词典 蟠木 蟠木的意思
pán

蟠木

简体蟠木
繁体
拼音pán mù
注音ㄆㄢˊ ㄇ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án, ◎ 屈曲,环绕,盘伏。【组词】:蟠蜿。蟠萦。蟠结。蟠踞(亦作“蟠据”)。蟠道。蟠龙。蟠螭纹(中国春秋战国青铜器上纹饰之一,以盘曲的龙蛇组成)。蟠夔纹(中国殷和西周青铜器上纹饰之一,以盘曲的夔龙组成)。龙蟠虎踞。

mù,(1) 树类植物的通称。【组词】: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2) 木料、木制品。【组词】: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3) 棺材。【组词】:棺木。(4) 质朴。【例句】:木讷(朴实迟钝)。(5) 呆笨。【组词】: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组词】:麻木。(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基本含义

比喻人或事物的才能、品德等在某一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蟠木的意思

蟠木 [pán mù]

1. 指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

3. 传说中的山名。一说,即扶桑。

蟠木 引证解释

⒈ 指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唐 孟郊 《山老吟》:“蟠木为我身,始得全天年。”
宋 李纲 《谢除尚书右仆射表》:“顾臣何者,被遇若兹。蟠木轮囷,无左右先容之助;循墙傴僂,怀颠危非据之慙。”

⒉ 传说中的山名。一说,即 扶桑。参阅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史记一·五帝本纪》、 清 俞樾 《群经平议·大戴礼记二》。

《大戴礼记·五帝德》:“﹝ 顓頊 ﹞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 幽陵,南至于 交趾,西济于 流沙,东至于 蟠木。”
孔广森 补注:“《海外经》曰:东海 中有山焉,名曰 度索,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 裴駰 谓 蟠木 即此也。”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宫调曲四》:“阴陵 朝北附, 蟠木 引东臣。”
章炳麟 《封建考》:“昔在 顓頊,地东至 蟠木,南至 交趾。蟠木 者,一曰 榑木,则 扶桑 也。”


国语词典

蟠木 [pán mù]

⒈ 盘屈的大木。

唐·白居易〈答马侍御见赠〉诗:「蟠木讵堪明主用,笼禽徒与故人疏。」


蟠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谣释义:指 唐 白居易 所作的《朱藤谣》、《蟠木谣》、《素屏谣》。
    • 2.
      不材释义:⒈不成材;无用。《庄子·山木》:“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成玄英 疏:“不材无用,故终其天年。”唐 白居易《蟠木谣》:“尔既不材,吾亦不材,胡为乎人间徘徊?”清 赵翼《老柳枝叶特茂诗以张之》:“残躯漫此半死桐,寿相端推不材木。”⒉喻才能平庸。《国语·鲁语下》:“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嚮义,劳也。”韦昭 注:“不材,器能少也。”《汉书·张汤传》:“﹝ 霍光 ﹞由是贤 千秋,以 禹 为不材。”宋 秦观《人材策》:“寡闻见,暗机会,乖物理,昧人情,执百有司之事,无一施而可,此不材者也。”清 魏源《<
    • 3.
      蟠木释义:⒈指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汉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唐 孟郊《山老吟》:“蟠木为我身,始得全天年。”宋 李纲《谢除尚书右仆射表》:“顾臣何者,被遇若兹。蟠木轮囷,无左右先容之助;循墙傴僂,怀颠危非据之慙。”⒉传说中的山名。一说,即 扶桑。《大戴礼记·五帝德》:“﹝ 顓頊 ﹞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 幽陵,南至于 交趾,西济于 流沙,东至于 蟠木。”孔广森 补注:“《海外经》曰:东海 中有山焉,名曰 度索,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裴駰 谓 蟠木 即此
    • 4.
      蟠木朽株释义:盘曲之木,朽烂之根。比喻无用之材。株,树根。唐 骆宾王《上李少常伯启》:“賓王 蟠木朽株,散樗賤質,牆面難用,灰心易寒。”参见“蟠木”。
    • 5.
      走俗释义:⒈指为世俗名利奔走忙碌。语出 南朝 宋 孔稚珪《北山移文》:“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宋 范成大《次韵林子章阻浅留滞》:“我从走俗言无味,君已鸣文笔有神。”清 赵文哲《乞画一百二十四韵寄赠王犍为明府》诗:“抗尘復走俗,顾影中自憮。”清 董元度《夜雨读朱太史次筠李上舍蟠木联句》诗:“强踏京华尘,抗颜还走俗。”⒉追逐时尚。明 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五·巾诗》:“正德 中年,京都士人忽焉以巾易帽,四方效之。然巾本古冠服也,一时变更,自觉骇异。况贩夫走卒,亦有戴之者,以其价廉易办耳,殊可恶也。於时予有俚语

蟠木(panm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蟠木是什么意思 蟠木读音 怎么读 蟠木,拼音是pán mù,蟠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蟠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