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明义 明义的意思
míng

明义

简体明义
繁体明義
拼音míng yì
注音ㄇㄧㄥˊ 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yì,(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组词】: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3) 情谊。【组词】:义气。恩义。义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组词】: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5) 指认为亲属的。【组词】:义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组词】:义齿。义肢。(7) 姓。

基本含义

明确的意思或含义。

明义的意思

明义 [míng yì]

1. 显示忠义。圣明的道义。阐明义理。犹要旨。

明义 引证解释

⒈ 显示忠义。

《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

⒉ 圣明的道义。

汉 贾谊 《新书·匈奴》:“宜以厚德怀服四夷,举明义博示远方。”

⒊ 犹要旨。

《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 鲁隐 观鱼,《春秋》讥之,此 周 孔 之格言,二经之明义。”

⒋ 阐明义理。

明 何镗 《重刻<诚意伯刘公文集>序》:“一曰穷经以明义,二曰寓言以徵用。”


明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义例释义:⒈阐明义理的事例。⒉著书的主旨和体例。
    • 2.
      开宗明义释义:原为《孝经》第一章名。后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点明主要的意思。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义。
    • 3.
      惇明释义:劝勉昌明。语本《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明 李东阳《送宪副李君提学浙江序》:“伦理名教欲其惇明,风气习尚欲其陶铸。”
    • 4.
      明义释义:⒈显示忠义。⒉圣明的道义。⒊犹要旨。⒋阐明义理。
    • 5.
      汝帖释义:法帖名。宋 大观 中,汝州 守 王寀 采择 潭、绛、泉 帖中之最优者,荟萃成文,分为十二卷,刻石置于 汝州 望嵩楼 中。明 末兵乱,楼焚碑残。清 顺治 七年(1650年)巡道 范承祖 重新修葺,并加诗跋二刻,共十四刻,置于州署西园古轩壁中。道光 十八年(1838年)州守 白明义 见所存文漫漶不复识,自 洛阳 贴得 汝 帖原拓一部,重摹诸石,仍藏左轩壁中。此帖计有金石文八种,秦、汉、三国 字体五种,六朝帝王书三十引,魏 晋 九人书以及 王羲之 十帖、南唐 十臣、唐 三朝帝后四书和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
    • 6.
      疏理释义:⒈阐明义理,分辨事理。⒉整理;清理。
    • 7.
      竖义释义:立义;阐明义理。 《南史·袁宪传》:“会 弘正 将升讲坐,弟子毕集,乃延 宪 入室,授以麈尾,令 宪 竖义。”唐 道宣《续高僧传·义解四·慧远》:“但闻法集鐘声,不问旦夕,覆讲竖义,皆入堂伏听。”清 申涵光《与朱锡鬯书》:“近尝把玩 宋 儒语録,聊以检点身心,为晚年寡过之计,非敢标理学之名,聚徒竖义,如昔人角立门户为也。”
    • 8.
      胆义释义:有胆识而明义理。
    • 9.
      至德要道释义:最美好的道德和最精要的道理。《孝经·开宗明义》:“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唐玄宗 注:“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邢昺 疏:“言先代聖帝明王皆行至美之德,要約之道,以順天下人心而教化之。”《新五代史·南平世家·高从诲》:“敏(田敏)以印本五經遺 從誨,從誨 謝曰:‘予之所識不過《孝經》十八章爾。’敏 曰:‘至德要道,於此足矣。’”章炳麟《检论·商鞅》:“昔者,蜀 相行 鞅 術,至德要道弗踣焉。”
    • 10.
      诠义释义:阐明义理。
    • 11.
      金刚密迹释义:“能啖鬼”、“捷疾鬼”、“勇健”是印度神话中一种半神的小神灵。 《大日疏经》卷一说:“西方谓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旧翻或为密迹。若浅略明义,秘密主即是夜叉王也。

明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义例释义:⒈阐明义理的事例。⒉著书的主旨和体例。
    • 2.
      开宗明义释义:原为《孝经》第一章名。后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点明主要的意思。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义。
    • 3.
      惇明释义:劝勉昌明。语本《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明 李东阳《送宪副李君提学浙江序》:“伦理名教欲其惇明,风气习尚欲其陶铸。”
    • 4.
      明义释义:⒈显示忠义。⒉圣明的道义。⒊犹要旨。⒋阐明义理。
    • 5.
      汝帖释义:法帖名。宋 大观 中,汝州 守 王寀 采择 潭、绛、泉 帖中之最优者,荟萃成文,分为十二卷,刻石置于 汝州 望嵩楼 中。明 末兵乱,楼焚碑残。清 顺治 七年(1650年)巡道 范承祖 重新修葺,并加诗跋二刻,共十四刻,置于州署西园古轩壁中。道光 十八年(1838年)州守 白明义 见所存文漫漶不复识,自 洛阳 贴得 汝 帖原拓一部,重摹诸石,仍藏左轩壁中。此帖计有金石文八种,秦、汉、三国 字体五种,六朝帝王书三十引,魏 晋 九人书以及 王羲之 十帖、南唐 十臣、唐 三朝帝后四书和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
    • 6.
      疏理释义:⒈阐明义理,分辨事理。⒉整理;清理。
    • 7.
      竖义释义:立义;阐明义理。 《南史·袁宪传》:“会 弘正 将升讲坐,弟子毕集,乃延 宪 入室,授以麈尾,令 宪 竖义。”唐 道宣《续高僧传·义解四·慧远》:“但闻法集鐘声,不问旦夕,覆讲竖义,皆入堂伏听。”清 申涵光《与朱锡鬯书》:“近尝把玩 宋 儒语録,聊以检点身心,为晚年寡过之计,非敢标理学之名,聚徒竖义,如昔人角立门户为也。”
    • 8.
      胆义释义:有胆识而明义理。
    • 9.
      至德要道释义:最美好的道德和最精要的道理。《孝经·开宗明义》:“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唐玄宗 注:“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邢昺 疏:“言先代聖帝明王皆行至美之德,要約之道,以順天下人心而教化之。”《新五代史·南平世家·高从诲》:“敏(田敏)以印本五經遺 從誨,從誨 謝曰:‘予之所識不過《孝經》十八章爾。’敏 曰:‘至德要道,於此足矣。’”章炳麟《检论·商鞅》:“昔者,蜀 相行 鞅 術,至德要道弗踣焉。”
    • 10.
      诠义释义:阐明义理。
    • 11.
      金刚密迹释义:“能啖鬼”、“捷疾鬼”、“勇健”是印度神话中一种半神的小神灵。 《大日疏经》卷一说:“西方谓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旧翻或为密迹。若浅略明义,秘密主即是夜叉王也。

明义造句

1.设厂开宗明义,你将永远感激有人想出赐。

2.文章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指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危害。

3.文章开宗明义,指出了问题的关键。

4.在导语中,作者首先开宗明义,简要叙述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5.文章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指出了问题的症结。

6.在这本书的首章,作者开宗明义地说明了他的创作旨意。

7.该条开宗明义的说明了美国总统的行政大权。

8.如果不赋予爱情以忠诚感的明义,它就像初春的雨滴,只能湿润干涸的土地,而不洗尽心灵的尘埃。

9.战士们开宗明义归来。

明义(ming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明义是什么意思 明义读音 怎么读 明义,拼音是míng yì,明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明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