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yǎn,(1) 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组词】:眼睛。眼底。眼力。眼色。眼神。眼帘。眼目。眼疾手快。(2) 见识,对事物的看法。【组词】:眼光远大。眼界开阔。(3) 孔洞,窟窿。【组词】:炮眼。针眼儿。泉眼。(4) 关节,要点。【组词】:节骨眼儿。字眼儿。(5) 戏曲中的节拍。【组词】:一板三眼。(6) 当前。【组词】:眼前利益。眼下。(7) 量词。【组词】:一眼井。(8) 围棋术语,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
1. 使眼睛明亮。
2. 比喻对事物观察得很清楚;有见识。
4. 清明节以柳条插门的习俗。
⒈ 使眼睛明亮。
引唐 韩鄂 《岁华纪丽·八月》:“採柏露以明眼,用朱墨以点头。”
⒉ 比喻对事物观察得很清楚;有见识。
引宋 苏轼 《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诗之二:“乘轩故自非明眼,终日僛僛舞爨薪。”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上:“表而出之,以俟明眼君子云。”
清 黄宗羲 《论不宜立理学传书》:“而诸儒之著譔,传之天下后世,明眼深造,岂繄无人!”
⒊ 清明节以柳条插门的习俗。
引宋 吴自牧 《梦粱录·清明节》:“家家以柳条插於门上,名曰明眼。”
⒈ 清明节日,将柳条插在门上的习俗。
引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清明节》:「家家以柳条插于门,名之曰明眼。」
1.听了他的分析,我们立即心明眼亮,工作顺利多了。
2.小胖捏手捏脚地走到小明背后,蒙住小明眼晴,让他猜是谁。
3.李明眼明手快地抓住了快掉下去的书。
4.听了他的情况分析,使我们心明眼亮,处理工作顺利多了。
5.他是个头脑机敏,心明眼亮的好同志。
6.不懂法律害处大,如同盲人骑瞎马。人人学法长知识,心明眼亮走天下。
7.别看是个中学生,她可是心明眼亮,是非分明。
8.爸爸,你是我迷茫时一盏航灯,当我不知所措时,清晰的光芒让我心明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