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言 [míng yán]
1. 明着之言;明白的话。
2. 犹明辩。明白辩说。
3. 明白说出来。
5. 明哲的话。如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又名《喻世明言》。
明言 引证解释
⒈ 明著之言;明白的话。
引《战国策·秦策一》:“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
吴师道 补正:“谓明著之言,章显之理。”
续范亭 《五百字诗》:“古人有明言,兵后成荒年。”
⒉ 犹明辩。明白辩说。
引《庄子·大宗师》:“汝必躬行仁义而明言是非。”
⒊ 明白说出来。
引《韩非子·说难》:“贵人有过端,而説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则身危。”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船上人多,切勿明言!”
⒋ 明哲的话。如 明 冯梦龙 《古今小说》又名《喻世明言》。
国语词典
明言 [míng yán]
⒈ 明白的说。
例如:「这类事件实已不算什么机密了,你大可明言无妨。」
反暗示
明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言二拍释义:明末辑著的五种小说集的合称。 三言指《喻世明言》(《古今小说》)、《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明末冯梦龙纂辑,共收话本一百二十篇;二拍指《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明末凌濛初作,共收话本八十篇。
- 2.
冯梦龙释义:(1574— 1646)明末小说家。字犹龙,号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所编短篇小说集《警世通 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又称《古今小说》),世称“三言”,对后来的短篇小说的发展起了 一定作用。另编有《古今谈概》《平妖传》《新列国志》等。
- 3.
厚报释义:⒈重重地酬答。《汉书·栾布传》:“於是尝有德,厚报之;有怨,必以法灭之。”唐 柳珵《上清传》:“竇 公下阶,大呼曰:‘树上君子,应是 陆贄 使来。能全老夫性命,敢不厚报。’”⒉优厚的酬劳。宋 鲁应龙《闲窗括异志》:“妾有墓在正南所开池处,君戒役夫勿伤吾墓,当有厚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船上人多,切勿明言!小弟当有厚报。”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登里可汗 助 唐 内战,有战胜的威名,得马市的厚报。”
- 4.
古今小说释义:白话短篇小说集。后改名为《喻世明言》,与《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明代冯梦龙编著。四十篇。其中多数是经过编者润色的宋元话本和明代文人的拟话本。所收作品对当时的社会,特别是市民的生活和价值观念有较细致的描写。
- 5.
墙茨释义:⒈《诗·鄘风·墻有茨》:“墙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毛传:“墙,所以防非常;茨,蒺藜也。欲埽去之,反伤墙也。”郑玄笺:“国君以礼防制一国,今其宫内有淫昬之行者,犹墙之生蒺藜。”据《诗序》并毛传,卫宣公卒,惠公庶兄公子顽与宣公夫人宣姜私通,国人疾之而不可明言,因作此诗以讥刺之。后遂以“墙茨”为宫廷淫乱之典实。⒉泛指闺门淫乱。
- 6.
平处释义:⒈平坦的地方,坦途。 唐 曹松《赠镜湖处士方干》诗:“世路不妨平处少,才人惟是屈声多。”⒉平常之处。《新唐书·孟郊传》:“李观 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 谢’云。”⒊平等相处。《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题了钦差出去,凭他巡抚、巡按都是平处。”⒋评判裁决。《汉书·杜周传》:“吏民上书言便宜,有异,輒下 延年 平处復奏。”颜师古 注:“先平处其可否,然后奏言。”《后汉书·史弼传》:“乞露臣奏,宣示百僚,使臣得於清朝明言其失,然后詔公卿平处其法。”
- 7.
心无所依释义:心没有地方依靠、凭借的地方,比喻一个人的心无依傍、无所适从、不知怎么办才好。 依本义:靠着。无所:没有地方;没有处所。或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
- 8.
斥言释义:⒈谓直言指责过失。《后汉书·蔡邕传赞》:“邕 实慕静,心静辞綺。斥言 金商,南徂北徙。”李贤 注:“指斥而言,无隐讳也。”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託讽。”⒉明言;指名而言。《左传·桓公六年》“周 人以讳事神”晋 杜预 注:“自父至高祖,皆不敢斥言。”唐 皇甫枚《飞烟传》:“其比邻,天水 赵氏 第也,亦衣缨之族,不能斥言。”《旧唐书·后妃传下·穆宗恭僖皇后王氏》:“稽诸前代,詔令所施,不斥言太后,以宫名为称。”清 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是犹隐约其词,而不忍斥言。
- 9.
无所释义:⒈没有地方;没有处所。⒉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
- 10.
明切释义:⒈明言切谏。⒉明白而深切。
- 11.
明言释义:⒈明著之言;明白的话。《战国策·秦策一》:“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吴师道 补正:“谓明著之言,章显之理。”续范亭《五百字诗》:“古人有明言,兵后成荒年。”⒉犹明辩。明白辩说。《庄子·大宗师》:“汝必躬行仁义而明言是非。”⒊明白说出来。《韩非子·说难》:“贵人有过端,而説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则身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船上人多,切勿明言!”⒋明哲的话。如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又名《喻世明言》。
- 12.
显言释义:明言。
- 13.
菊花之约释义:出自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范臣卿鸡黍生死交》,亦即鸡黍之交。 比喻坚守信约,同尾生抱柱。
- 14.
辛心释义:苦心。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四篇:“然 鶚(高鶚)所作序,仅言‘友人 程子 小泉 过予,以其所购全书见示,且曰,“此僕数年銖积寸累之辛心,将付剞劂,公同好。子闲且惫矣,盍分任之。”……’盖不欲明言己出,而寮友则颇有知之者。”
- 15.
过端释义:⒈过失。《韩非子·说难》:“贵人有过端,而説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身危。”清 陈确《近言集》:“仲木 曰:‘学者过端极多,不但过是过,即善亦是过也。’”⒉水 族节日,按水历是过年。在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各地按习惯顺序先后过节,人们互相往来庆贺,并举行赛马和文娱活动。
- 16.
那话儿释义:不便明言的事物的隐语。
- 17.
配社释义:配食于社庙。 《后汉书·儒林传上·宋登》:“﹝ 宋登 ﹞病免,卒于家,汝阴 人配社祠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土为社”唐 孔颖达 疏:“但 句龙 既为后土,又以配社,蔡墨 既答五祀,方答社稷,故明言后土为社也。”
- 18.
颂言释义:犹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