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二拍 二拍的意思
èrpāi

二拍

简体二拍
繁体
拼音èr pāi
注音ㄦˋ ㄆㄞ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èr,(1) 数名。【例句】: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组词】:独一无二。(3) 两样,别的。【组词】:二话。不二价。

pāi,(1) 用手掌打。【组词】:拍击。拍掌。拍抚。拍案叫绝。(2) 浪涛冲击。【组词】:拍岸。(3) 拍打东西的用具。【例句】:拍子(亦是计算乐音长短的单位)。(4) 乐曲的节奏。【组词】:拍节。(5) 摄影。【组词】:拍摄。拍照。拍片子。(6) 发出。【组词】:拍发。拍电报。(7) 阿谀,巴结。【组词】:拍马屁。吹吹拍拍。

基本含义

形容节奏明快、韵律动听的音乐或诗歌。

二拍的意思

二拍 [èr pāi]

1. 《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二拍 引证解释

⒈ 《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一篇:“三《言》二《拍》,印本今颇难覯,可借此窥其大略也。”


二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言二拍释义:明末辑著的五种小说集的合称。 三言指《喻世明言》(《古今小说》)、《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明末冯梦龙纂辑,共收话本一百二十篇;二拍指《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明末凌濛初作,共收话本八十篇。
    • 2.
      中眼释义:戏曲名词。一小节音乐的第三个拍子。一板三眼的节拍为四拍,第一拍叫做“板”,第二拍叫做“头眼”,第三拍叫做“中眼”,第四拍叫做“末眼”。戏曲曲谱上,以“。”作为中眼的符号。
    • 3.
      古今谭概释义:又名《谈概》、《古今笑》。 明代文言小说集。冯梦龙编。分迂腐、怪诞等三十六门。多取材正史,又夹杂稗官野史、笔记丛谈。其中不少故事为后来“三言”、“二拍”所取材。
    • 4.
      拍子释义:音乐中小节时值的划分。以拍为单位,每小节有几拍,即称几拍子。如 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二拍。
    • 5.
      板眼释义:⒈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如一板三眼(四拍子)、一板一眼(二拍子)。⒉比喻条理和层次:他说话做事都很有板眼。⒊比喻办法、主意等:在我们班里,数他板眼多。
二拍是什么意思 二拍读音 怎么读 二拍,拼音是èr pāi,二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二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