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叛徒 叛徒的意思
pàn

叛徒

简体叛徒
繁体
拼音pàn tú
注音ㄆㄢˋ ㄊ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àn, ◎ 违背自己所属方面的利益投到敌对方面去。【组词】:背叛。叛国。叛逃。叛徒。叛逆。叛变。

tú,(1) 步行。【组词】:徒步。徒涉。(2) 空。【组词】:徒手。(3) 白白地。【组词】:徒然。徒劳无益。(4) 只;仅仅。【组词】:家徒四壁。(5) 从事学习的人。【组词】:徒弟。徒工。学徒。师徒。(6)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组词】:信徒。教徒。党徒。(7) 人(多指坏人)。【组词】:匪徒。暴徒。赌徒。叛徒。(8)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组词】:徒刑。

基本含义

指背叛原本忠诚的人,对国家、组织或团体的背叛行为。

叛徒的意思

叛徒 [pàn tú]

1. 泛指有背叛行为的人。

[ traitor; renegade; ]

2. 今特指背叛祖国或背叛革命的人。

无耻的叛徒。

叛徒 引证解释

⒈ 泛指有背叛行为的人。

唐 李德裕 《武宗改名告天地文》:“北制强虏,东翦叛徒。”
宋 赞宁 《传载》:“﹝ 武肃王 ﹞誓之曰:‘我苟必破叛徒,天合助顺。’”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简直是先生的叛徒。”

⒉ 今特指背叛祖国或背叛革命的人。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第八节:“好象 小刘 是出卖了革命利益的叛徒似的。”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八章:“只有你们这些靠 美国 人升官发财的家伙,才是可耻的叛徒。”
杨沫 《我的生平》:“当时,因为和他住在一起的党员同志突然遇见叛徒而被捕,他就赶快逃离 北平。”


国语词典

叛徒 [pàn tú]

⒈ 对国家或团体有背叛行为的人。

如:「叛徒不可饶恕。」


叛徒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叛逆释义:⒈背叛:叛逆行为。 叛逆封建礼教。⒉有背叛行为的人:旧制度的叛逆。

叛徒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忠诚释义:(对国家、人民、事业、领导、朋友等)尽心尽力:忠诚老实。 对事业无限忠诚。

叛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絶叫释义:大声呼叫。 更多解释大声呼叫。《晋书·袁耽传》:“耽 投马絶叫。”马,指计数的筹码。宋 苏轼《百步洪》诗之一:“水师絶叫鳧雁起,乱石一綫争磋磨。”宋 杨万里《峡中得风挂帆》诗:“百夫絶叫椎大鼓,一夫飞上千尺桅。”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当鬼魂们又发一声反狱的绝叫时,即已成为人类的叛徒。”
    • 2.
      于无声处释义:话剧剧本。 宗福先作于1978年。梅林和儿子欧阳平途经上海,来到老战友何是非家中。何是非过去曾诬陷梅林为叛徒,这次又得知欧阳平因收集天安门诗抄而成为被追捕的反革命分子,即向“四人帮”分子告密。欧阳平遭逮捕后,何是非的妻子、女儿坚决与何决裂。
    • 3.
      卖国贼释义:勾结、投靠外国势力,出卖祖国的叛徒。
    • 4.
      反骨仔释义:代表吃里扒外的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叛徒。
    • 5.
      叛夫释义:犹叛徒。 《左传·昭公十四年》:“﹝ 南蒯 ﹞侍饮酒于 景公(齐景公)。公 曰:‘叛夫!’对曰:‘臣欲张公室也。’”
    • 6.
      叛人释义:犹叛徒,背叛者。 《左传·襄公元年》:“己亥,围 宋 彭城。非 宋 地,追书也。於是为 宋 讨 鱼石,故称 宋,且不登叛人也。”《北齐书·文襄帝纪》:“况闻负杖行歌,便以狼顾反噬,不蹈忠臣之路,便陷叛人之地。”明 张敬修《张文忠公行实》:“朝议纷纷,皆以为不宜纳叛人。”
    • 7.
      怒斥释义:愤怒地斥责:怒斥叛徒。
    • 8.
      方志敏释义:(1899— 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建者。江西弋阳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农运部长。1927年11月发动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革命 根据地,后开辟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曾任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闽浙赣 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政治委员等职。在党的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34年率领抗日先 遣队北上,1935年1月在与国民党军队作战中因叛徒告密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8月在南昌英勇就义。著有《可爱的中
    • 9.
      犹大释义:据基督教《新约·马太福音》的记载,是受了三十块银币出卖自己老师耶稣的叛徒,一般用作叛徒的代称。[希腊’Ioúdas]
    • 10.
      狼外婆释义:童话中乔装为慈祥外婆的狼。 借指善于伪装的恶人。秦牧《说狼》:“正因为豺狼是这样的狡猾,那个‘狼外婆敲门’的故事才会传遍了 欧洲 和 亚洲。”《诗刊》1978年第6期:“叛徒 江青 就像童话里那个狼外婆一样,打着关心少年儿童和儿歌创作的幌子,招摇撞骗,毒害儿童,扼杀革命儿歌。”
    • 11.
      红顶子释义:⒈红色的帽顶子。清 代官服,礼帽上用不同质料和颜色的顶子以区别官阶,一、二品官员戴红色珊瑚珠的顶子。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四:“严复 用古文译书,正如前 清 官僚戴着红顶子演说,很能抬高译书的身价,故能使当日的古文大家认为‘骎骎与晚 周 诸子不相上下’。”⒉借指高官。《中国民间故事选·叛徒李四一》:“僧王 笑笑:‘哼,李四一 能悔过就好,只要今后能为朝廷出力,少不了你的红顶子。’”李劼人《死水微澜》第四部分五:“嫂子,你就别难过了!愿你称心如意地直到你 金娃 戴红顶子!”
    • 12.
      臭老九释义:“文化大革命”期间对知识分子的蔑称。 有极左思想的人把知识分子排在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分子、特务、叛徒、走资派的后面,名列第九,故名。
    • 13.
      营军释义:构筑营垒;驻扎军队。 《左传·庄公四年》:“令尹 鬭祁、莫敖 屈重 除道梁 溠,营军临 随。随 人惧,行成。”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雄牝城》:“营军趣舍,毋回名水,伤气弱志,可击也。”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驱緑林之散卒,拒 驪山 之叛徒,营军梁 溠,蒐乘 巴渝。”唐 韩愈《唐银青光禄大夫襄阳郡王平阳路公神道碑铭》:“作 响山亭,营军于左右。”
    • 14.
      贼囮释义:指为敌人做诱降工作的叛徒、逆贼。
    • 15.
      青年近卫军释义:长篇小说。苏联法捷耶夫作于1945年。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次年占领顿巴斯。当地共青团员们成立地下组织“青年近卫军”,奥列格任政委,邬丽娅、万尼亚、谢辽沙、刘芭等为委员。他们展开城市游击战,给入侵者以沉重打击。后因叛徒出卖,多数成员被捕牺牲。
    • 16.
      黄天霸释义:清 代武侠小说《施公案》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本为绿林好汉,后投靠封建统治者。今多借指卖身投靠、充当反动统治阶级帮凶、爪牙的叛徒。

叛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絶叫释义:大声呼叫。 更多解释大声呼叫。《晋书·袁耽传》:“耽 投马絶叫。”马,指计数的筹码。宋 苏轼《百步洪》诗之一:“水师絶叫鳧雁起,乱石一綫争磋磨。”宋 杨万里《峡中得风挂帆》诗:“百夫絶叫椎大鼓,一夫飞上千尺桅。”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当鬼魂们又发一声反狱的绝叫时,即已成为人类的叛徒。”
    • 2.
      于无声处释义:话剧剧本。 宗福先作于1978年。梅林和儿子欧阳平途经上海,来到老战友何是非家中。何是非过去曾诬陷梅林为叛徒,这次又得知欧阳平因收集天安门诗抄而成为被追捕的反革命分子,即向“四人帮”分子告密。欧阳平遭逮捕后,何是非的妻子、女儿坚决与何决裂。
    • 3.
      卖国贼释义:勾结、投靠外国势力,出卖祖国的叛徒。
    • 4.
      反骨仔释义:代表吃里扒外的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叛徒。
    • 5.
      叛夫释义:犹叛徒。 《左传·昭公十四年》:“﹝ 南蒯 ﹞侍饮酒于 景公(齐景公)。公 曰:‘叛夫!’对曰:‘臣欲张公室也。’”
    • 6.
      叛人释义:犹叛徒,背叛者。 《左传·襄公元年》:“己亥,围 宋 彭城。非 宋 地,追书也。於是为 宋 讨 鱼石,故称 宋,且不登叛人也。”《北齐书·文襄帝纪》:“况闻负杖行歌,便以狼顾反噬,不蹈忠臣之路,便陷叛人之地。”明 张敬修《张文忠公行实》:“朝议纷纷,皆以为不宜纳叛人。”
    • 7.
      怒斥释义:愤怒地斥责:怒斥叛徒。
    • 8.
      方志敏释义:(1899— 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建者。江西弋阳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农运部长。1927年11月发动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革命 根据地,后开辟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曾任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闽浙赣 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政治委员等职。在党的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34年率领抗日先 遣队北上,1935年1月在与国民党军队作战中因叛徒告密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8月在南昌英勇就义。著有《可爱的中
    • 9.
      犹大释义:据基督教《新约·马太福音》的记载,是受了三十块银币出卖自己老师耶稣的叛徒,一般用作叛徒的代称。[希腊’Ioúdas]
    • 10.
      狼外婆释义:童话中乔装为慈祥外婆的狼。 借指善于伪装的恶人。秦牧《说狼》:“正因为豺狼是这样的狡猾,那个‘狼外婆敲门’的故事才会传遍了 欧洲 和 亚洲。”《诗刊》1978年第6期:“叛徒 江青 就像童话里那个狼外婆一样,打着关心少年儿童和儿歌创作的幌子,招摇撞骗,毒害儿童,扼杀革命儿歌。”
    • 11.
      红顶子释义:⒈红色的帽顶子。清 代官服,礼帽上用不同质料和颜色的顶子以区别官阶,一、二品官员戴红色珊瑚珠的顶子。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四:“严复 用古文译书,正如前 清 官僚戴着红顶子演说,很能抬高译书的身价,故能使当日的古文大家认为‘骎骎与晚 周 诸子不相上下’。”⒉借指高官。《中国民间故事选·叛徒李四一》:“僧王 笑笑:‘哼,李四一 能悔过就好,只要今后能为朝廷出力,少不了你的红顶子。’”李劼人《死水微澜》第四部分五:“嫂子,你就别难过了!愿你称心如意地直到你 金娃 戴红顶子!”
    • 12.
      臭老九释义:“文化大革命”期间对知识分子的蔑称。 有极左思想的人把知识分子排在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分子、特务、叛徒、走资派的后面,名列第九,故名。
    • 13.
      营军释义:构筑营垒;驻扎军队。 《左传·庄公四年》:“令尹 鬭祁、莫敖 屈重 除道梁 溠,营军临 随。随 人惧,行成。”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雄牝城》:“营军趣舍,毋回名水,伤气弱志,可击也。”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驱緑林之散卒,拒 驪山 之叛徒,营军梁 溠,蒐乘 巴渝。”唐 韩愈《唐银青光禄大夫襄阳郡王平阳路公神道碑铭》:“作 响山亭,营军于左右。”
    • 14.
      贼囮释义:指为敌人做诱降工作的叛徒、逆贼。
    • 15.
      青年近卫军释义:长篇小说。苏联法捷耶夫作于1945年。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次年占领顿巴斯。当地共青团员们成立地下组织“青年近卫军”,奥列格任政委,邬丽娅、万尼亚、谢辽沙、刘芭等为委员。他们展开城市游击战,给入侵者以沉重打击。后因叛徒出卖,多数成员被捕牺牲。
    • 16.
      黄天霸释义:清 代武侠小说《施公案》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本为绿林好汉,后投靠封建统治者。今多借指卖身投靠、充当反动统治阶级帮凶、爪牙的叛徒。

叛徒造句

1.湛湛青天作证,他是个为革命事业流血牺牲的英雄,不是叛徒

2.这些叛徒目无法纪,草菅人命,真是令人痛恨!

3.你这个叛徒,竟然作出出卖组织和同志这般背恩忘义的事来,真是无耻到了极点。

4.这个叛徒,竟和敌人里勾外连,企图破坏地下党组织,幸而我们识破得早,才避免了一次大的损失。

5.这个叛徒,在敌人严刑拷打面前吓破了胆,向敌人卑躬屈膝,背叛了革命,出卖了同志,成了千古罪人。

6.叛徒还恬不知耻地向特务头子邀功请赏,反而被痛骂了一顿。

7.另一个方式是招降纳叛,尤以共产党的叛徒为主。

8.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由于叛徒的出卖,这个党的地下组织遭到了破坏。

9.他们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的叛徒

10.你这个叛徒,狼心狗肺,竟然出卖了培养你多年的同志。

11.甫志高这个叛徒在人们的心目中遗臭万年。

12.由于叛徒的告密,她不幸被捕了。

13.小说充分暴露了叛徒的丑恶嘴脸。

14.我对我的情人投入她丈夫的怀抱感到吃惊,这个叛徒

15.游击队把这个向敌人告密的叛徒处决了。

16.共产党员陈刚虽因被叛徒出卖而身陷囹圄,但对共产主义理想的雄心未死。

17.有人曾把叛徒投降敌人,出卖革命说成是一念之差,以此来掩盖灵魂的卑鄙和丑恶。

18.看到叛徒在敌人面前那奴颜婢膝的样子,真令人怒不可遏。

19.面对叛徒的无耻行径,李刚怒目而视,愤怒斥责。

20.战士们对出卖同志的叛徒恨之入骨,纷纷要求去除掉他。

叛徒(pant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叛徒是什么意思 叛徒读音 怎么读 叛徒,拼音是pàn tú,叛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叛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