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提携 提携的意思
xié

提携

简体提携
繁体提攜
拼音tí xié
注音ㄊㄧˊ ㄒㄧ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í dī dǐ,(1) 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组词】:提壶。提灯。提篮。提包。提盒。提纲挈领。(2) 引领(向上或向前等)。【组词】:提心吊胆。提升。提挈。提携。(3) 说起,举出。【组词】: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议。提名。提案。提要。(4) 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组词】:提审。提犯人。(5) 率领,调遣。【组词】:提兵。(6) 取出。【组词】:提取。提货。(7) 汉字笔形之一,即挑。(8) 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组词】:油提。酒提。(9) 古代鼓名。【例句】:“师帅执提”。(10) 姓。 ◎ 〔提防〕小心防备。 ◎ 投掷。【例句】:“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xié,(1) 带。【组词】:携手。携带。扶老携幼。(2) 离,叛离。【组词】:携离。携贰。

基本含义

提携指的是给予帮助、支持和培养,使他人得以发展、进步。

提携的意思

提携 [tí xié]

1. 牵扶;携带。

长者与之提携。——《礼记·曲礼》
及其堤决也,哭声盈耳,凫水走避,家人提携什器,相与掩面泪下,呼天而詈之。——康有为《大同书》

[ lead by the hand; ]

2. 照顾;扶植。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白居易《伤友》
七爷若有心提携她,我敢赌一个手指,说她会成当代女诗人!——沈从文《王谢子弟》

[ look after; foster; ]

3. 提拔。

荷蒙提携。

[ promote; ]

4. 携手;合作。

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联遗书》

[ cooperate; ]

5. 指代小孩。

伛偻提携。——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 child; ]

提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提擕”。

⒉ 牵扶;携带。

宋 陆游 《小市》诗:“暂憩轩窗仍汛扫,远游书剑亦提携。”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及其隄决也,哭声盈耳,鳧水走避,家人提携什器,相与掩面泪下,呼天而詈之。”

⒊ 指可供悬持的容器。

唐 杜甫 《石龛》诗:“苦云直簳尽,无以充提携。”

⒋ 照顾;扶植。

《南齐书·萧景先传》:“景先 少遭父丧,有至性, 太祖 嘉之。及从官京邑,常相提携。”
唐 刘得仁 《山中抒怀寄上丁学士》诗:“幽拙欣殊幸,提携更不疑。”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知县唤过 刘 家儿子来看了,对 直生 道:‘如此孩子,正好提携。’”
沈从文 《王谢子弟》:“七爷若有心提携她,我敢赌一个手指,说她会成当代女诗人!”

⒌ 提拔。

《三国志·魏志·牵招传》“嘉 与 晋 司徒 李胤 同母,早卒” 裴松之 注引 晋 荀绰 《冀州记》:“﹝ 牵秀 ﹞ 太康 中,为 卫瓘、崔洪、石崇 等所提携。”
《封神演义》第三一回:“黄将军 昔在都城,我在他麾下,荷蒙提携,奬荐陞用将职。”

⒍ 携手;合作。见“提携”。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众真千万辈,柔颜尽如荑……云韶互鏗戞,霞服相提携。”
宋 苏轼 《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诗:“与君聚散若云雨,共惜此日相提携。”
孙中山 《致苏联遗书》:“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国语词典

提携 [tí xié]

⒈ 由人扶持带领而行。

《礼记·曲礼上》:「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

扶携 提拔

⒉ 对晚辈照顾与栽培。

《三国演义·第六九回》:「吾闻魏王早晚受禅,将登大宝,公与王长史必高迁。望不相弃,曲赐提携,感德非浅!」


提携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扶携释义:⒈提携,扶植。 ⒉搀扶。
    • 2.
      提拔释义:挑选人员使担任更高的职务:提拔干部。

提携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贬低释义:故意降低对人或事物的评价:贬低人格。对这部电影任意贬低或拔高都是不客观的。

提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顾释义:⒈一看。⒉《战国策·燕策二》有经伯乐一顾而马价十倍之说。后以“一顾”喻受人引举称扬或提携知遇。⒊谓顾瞻偏重于某一边。
    • 2.
      三熏三沐释义:⒈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⒉表示虔敬。⒊比喻栽培,提携。
    • 3.
      三薰三沐释义:⒈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⒉表示虔敬。⒊比喻栽培,提携。
    • 4.
      丘山释义:⒈山丘;山岳。《庄子·则阳》:“丘山积卑而为高,江 河 合水而为大。”《荀子·修身》:“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唐 黄滔《以不贪为宝赋》:“提携而日月耀手,跪拜而丘山属意。”⒉指山林。汉 蔡邕《陈太丘碑文》:“时年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晋 陶潜《归田园居》诗之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⒊坟墓。《文选·张载<七哀>》:“昔为万乘君,今为丘山土。”李善 注:“《方言》曰:冢大者为丘。”⒋比喻重、大或多。《汉书·王莽传上》:“及至 青戎 摽末之功,一言之劳,然犹皆蒙丘山之赏。”此言重赏。汉 陈琳
    • 5.
      体练释义:谓体恤并加以提携。
    • 6.
      冠弁释义:⒈天子田猎时的装束。 在玄冠之上加以皮帽。《周礼·春官·司服》:“凡甸,冠弁服。”孙诒让 正义:“此王四时常田之服,盖玄冠而加弁也。”弁,皮帽。⒉古代礼帽的总称。《荀子·君道》:“修冠弁衣裳,黼黻文章,琱琢刻鏤皆有等差,是所以藩饰之也。”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倭缎》:“其帛最易朽污;冠弁之上,顷刻集灰;衣领之间,旬日损坏。”⒊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以指成年。宋 司马光《祭庞颖公文》:“越自童齔,得侍坐偶,抚首提携,爱均子姓;甫胜冠弁,遽丧所天,孤苦憃愚,不能自立。”⒋指官员。宋 梅尧臣《丞相》诗之一
    • 7.
      后进释义:⒈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提携后进。 ⒉属性词。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的:后进班组。⒊指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的人或集体:学先进,帮后进。
    • 8.
      和协释义:⒈亦作“和叶”。 和睦相处。《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於四方。”唐 康骈《剧谈录·含元殿》:“君臣和叶,四表靖謐。”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民报·烈士吴樾君意见书》:“民族间之利害衝突,势所不免。惟势力平均者,始有和协提携之希望。”⒉谓使之和睦相处。《三国志·吴志·胡综传》:“其和协彼此,使之无隙,综 有力焉。”宋 苏辙《龙川别志》卷上:“﹝ 张安道 ﹞奉勅撰《许公神道碑》,其家欲言和协二宫事……上不喜。”⒊同心协力。《逸周书·允文》:“人知不弃,爱守正户,上下和协,靡
    • 9.
      宠携释义:称人提携的敬辞。
    • 10.
      带契释义:带契有提携的意思。
    • 11.
      延挹释义:提携。
    • 12.
      开口笑释义:⒈欢乐貌。语出《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瘐)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唐 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语尽还成开口笑,提携别扫清谿曲。”宋 王禹偁《赠密直张谏议与子结婚》诗:“且喜相逢开口笑。甘 陈 功业不须论。”《诗刊》1978年第10期:“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⒉一种油炸面食。其中部开裂,如开口而笑,故名。
    • 13.
      扶携释义:⒈提携,扶植。 ⒉搀扶。
    • 14.
      扶挈释义:搀扶提携。
    • 15.
      抚按释义:⒈安抚。⒉爱护提携。⒊按摩。⒋明清巡抚和巡按的合称。
    • 16.
      拉巴释义:⒈方言。拉;拖。《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童奶奶 笑道:‘你可也忒刁钻!但是听他姑夫的口气,还像似没帐的一般,半夜三更,你只管打他待怎么?’再三拉巴着,寄姐 才放了手没打。”《醒世姻缘传》第八十回:“这吊杀丫头,也是人间常事,唬答得这们等的!拿领席来捲上,铺里叫两个花子来拉巴出去就是了,不消摇旗打鼓的。”⒉方言。提携;扶助。如:我也是条汉子,喜欢英雄,爱交朋友,所以说,我特别愿意把你拉巴一下。⒊方言。辛勤抚养。李準《李双双小传》一:“她年纪轻轻的就拉巴了两三个孩子。”王安友《李二嫂改嫁》:“我自她三岁她
    • 17.
      拉把释义:提携;抚养。
    • 18.
      拉拔释义:⒈提携;照顾。 《燕市春光》第一回:“你的乡亲作了大官,你找了去,求他赏碗饭吃。只要他些须拉拔一把儿,还不立刻发大财!”⒉辛勤扶养。骆宾基《父女俩》:“一个女人还不是像依持树木的藤子呀,再丧失周围的尊重,就是一阵小风自己也抵挡不住呀,还拉拔着孩子呢,关于这些,她是清楚的。”
    • 19.
      招提释义:⒈梵语。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⒉招引提携。
    • 20.
      挈携释义:提携;携带。

提携(tix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提携是什么意思 提携读音 怎么读 提携,拼音是tí xié,提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提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