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枲耳 枲耳的意思
ěr

枲耳

简体枲耳
繁体
拼音xǐ ěr
注音ㄒㄧˇ ㄦ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ǐ,(1) 大麻的雄株,只开雄花,不结果实,称“枲麻”。(2) 麻类植物的纤维。

ěr,(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例句】: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组词】:木耳。银耳。(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组词】:耳房。鼎耳。(4) 听说。【组词】: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组词】:想当然耳。(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例句】:“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枲耳的意思

枲耳 [xǐ ěr]

1. 草名。即卷耳。也称苍耳。

枲耳 引证解释

⒈ 草名。即卷耳。也称苍耳。

《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 宋 朱熹 集传:“卷耳,枲耳,叶如鼠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枲耳》﹝释名﹞引 苏颂 曰:“诗人谓之卷耳,《尔雅》谓之苍耳,《广雅》谓之枲耳。”


枲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宾祭释义:⒈谓招待贵宾和举行大祭。 《左传·襄公十年》:“鲁 有禘乐,宾祭用之。”杨伯峻 注:“鲁 用 周王 之禘乐,於享大宾及大祭时用之。”宋 张载《正蒙·乐器》:“采枲耳,议酒食,女子所以奉宾祭、厚君亲者足矣。”清 曾国藩《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勤其力以率其妯娌,与其子姓佣奴,各有专职,土无寸旷,人无晷暇,俛拾仰取,宾祭有经。”⒉设尸而祭。《逸周书·大匡》:“祈而不宾祭,服潄不制,车不雕饰。”朱右曾 校释:“宾,尸也。”
    • 2.
      枲茎释义:枲耳的茎。
    • 3.
      道人头释义:枲耳的别名。 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枲耳》。
    • 4.
      野茄释义:枲耳的别名。 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枲耳》。

枲耳(xier)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枲耳是什么意思 枲耳读音 怎么读 枲耳,拼音是xǐ ěr,枲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枲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