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出剩 出剩的意思
chūshèng

出剩

简体出剩
繁体
拼音chū shèng
注音ㄔㄨ ㄕ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ū,(1) 从里面到外面。【组词】:出访。初出茅庐。出笼。(2) 往外拿,支付。【组词】: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3) 离开。【组词】:出发。出轨。出嫁。(4) 产生,生长。【组词】:出产。出品。出人才。(5) 发生。【组词】:出事。(6) 显露。【组词】:出现。出名。(7) 超过。【组词】: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组词】:出席。出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例句】:出处(chù)。语出《孟子》。(10) 显得量多。【组词】:这米出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组词】:提出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shèng, ◎ 多余,余留下来的。【组词】:剩余。剩菜。剩货。剩勇(余勇,如“宜将剩剩追穷寇”)。剩水残山。所剩无几。就剩他一个人。

基本含义

剩余的东西被取出来或露出来。形容剩余的数量很少或已经没有了。

出剩的意思

出剩 [chū shèng]

1. 亦作“出剩”。

3. 旧时百姓向官府纳粮,超出规定多交一定数量,称为出剩。名为防备损耗,实是加重剥削。

出剩 引证解释

⒈ 见“出剩”。亦作“出賸”。旧时百姓向官府纳粮,超出规定多交一定数量,称为出剩。名为防备损耗,实是加重剥削。

《宣和遗事》后集:“比来州县受纳租税,务加概量,以规出剩,可令禁止。”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七年》:“江西 诸路州军体例,百姓纳米一石,出剩一斗,往往有聚歛之臣,加耗之外,更要一斗。”
清 姚莹 《寸阴丛录·赋税加耗》:“国家钱粮加耗,其来已久,往时谓之出賸,犹今关榷之称盈餘也。”


出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出剩释义:⒈见“出剩”。 ⒉亦作“出賸”。旧时百姓向官府纳粮,超出规定多交一定数量,称为出剩。名为防备损耗,实是加重剥削。《宣和遗事》后集:“比来州县受纳租税,务加概量,以规出剩,可令禁止。”《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七年》:“江西 诸路州军体例,百姓纳米一石,出剩一斗,往往有聚歛之臣,加耗之外,更要一斗。”清 姚莹《寸阴丛录·赋税加耗》:“国家钱粮加耗,其来已久,往时谓之出賸,犹今关榷之称盈餘也。”
    • 2.
      揽户释义:⒈宋 代以后专以承揽他人税赋输纳从中取利者。宋 俞文豹《吹剑录外集》:“至有经营差委者,百端巧取,先献出剩,然后累其赢餘,印打虚钞,与胥吏及揽户通同分受。”明 何景明《赠胡君宗器序》:“听役之者:有仓吏,有塲吏,有吏胥,有兵隶,有车人,有揽户。”⒉宋 代 解州 解县、安邑 两盐池为朝廷制盐的民户称“揽户”。又称畦户。朝廷每年向每户供给一定数量的粮和钱,而每户则向国家交一定数量的盐。见《宋史·食货志下三》。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解州 盐池……中随两邑之境分之,曰 解池、安邑,其雇於官而种盐者曰揽户。
    • 3.
      概量释义:⒈概和斗斛等量器。《新唐书·叛臣传上·梁崇义》:“﹝ 梁崇义 ﹞以概量业於市,力能舒鉤。”《宋史·理宗纪二》:“诸路和糴给时直,平概量,毋科抑,申严收租苛取之禁。”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富人﹞徵集僕隶,陈设概量……今拟以歷年积粟,尽贷乡邻。”⒉比喻衡量事物的标准。汉 荀悦《申鉴·时事》:“谁毁谁誉,誉其有试者,万事之概量也。”黄省曾 注:“言考试品贤能之虚实,犹概量较米粟之多寡也。”⒊用量器来确定谷物的多少。《宣和遗事》后集:“比来州县受纳租税,务加概量,以规出剩,可令禁止。”
    • 4.
      盘量释义:计算;盘点。宋 苏轼《与朱鄂州书》:“軾 向在 密州,遇饥年,民多弃子,因盘量劝诱米,得出剩数百石,别储之,专以收养弃儿。”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仓》:“亦请前任各官着仓书将仓内所存米穀照数盘量。”赵树理《三里湾·治病竞赛》:“场的正中间,竖着一个石磙,原是 玉生 早已盘量好了的‘中心’的记号。”

出剩(chus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出剩是什么意思 出剩读音 怎么读 出剩,拼音是chū shèng,出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出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