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1) 装点得好看。【组词】:装饰。修饰。(2) 装饰用的东西。【组词】:首饰。银饰。(3) 装扮,扮演角色。【组词】:饰演。(4) 假托,遮掩。【组词】:饰辞。粉饰。掩饰。文过饰非。
fēi,(1) 不,不是。【组词】:非凡。非法。非分(fèn )。非礼。非但。非同小可。啼笑皆非。(2) 不对,过失。【组词】:痛改前非。文过饰非。习非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例句】:我非看这本书。(4) 责怪,反对。【例句】:非难(nàn )。非议。无可厚非。(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组词】:东非。西非。
1. 粉饰掩盖错误。
⒈ 粉饰掩盖错误。
引《庄子·盗跖》:“强足以拒敌,辩足以饰非。”
明 杨柔胜 《玉环记·范张别皋》:“官人不须强辨饰非。”
《清史稿·和珅传》:“故事,《实録》不载武试策问, 和珅 率对不以实,詔斥护过饰非,革职留任。”
⒈ 遮掩过错。
引《庄子·盗跖》:「强足以距敌,辩足以饰非。」
《史记·卷三·殷本纪》:「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
1.像他这样拒谏饰非,一意孤行,是非常危险的。
2.诚实为上策,我不愿强词夺理,掩过饰非。
3.专横跋扈,文过饰非的人到头来总是要吃亏的。
4.这篇社论有点在替报社文过饰非的味道,让人读了有些不快。
5.你明明做错事,还找这么多理由辩解,这样文过饰非,只会让大家更难原谅你。
6.我们做错事要勇敢地承认,不应该文过饰非。
7.文过饰非的现象应受到批判。
8.有时积小错会酿大祸,所以文过饰非的行为不可轻饶。
9.虎娃找出许多理由来证明花瓶不是自己打碎的,但妈妈却说他这是文过饰非。
10.张明并不是那种文过饰非,拒不接受别人批评的人。
11.闻过饰非的人,极易在改革的道路上趑趄不前。
12.对错误不能文过饰非,要认真检讨才对。
13.远远看见贾庄饰非遂过,迎而慢慢行来。
14.而反观中国古代的许多昏暴之君,之所以败国亡家,也往往与朝纲独断、拒谏饰非有一定关系。
15.看穿谎言的原理是:人们在掩过饰非时,大脑工作的要比他们说真话时更为卖力,而这份额外的思考负担就会反映在身体上。
16.老爱文过饰非的人,渐渐会失掉真实自我。
17.做个光明磊落的人,既不居功自傲,也绝不文过饰非。
18.犯了错误不改,反而文过饰非,就会犯更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