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先主 先主的意思
xiānzhǔ

先主

简体先主
繁体
拼音xiān zhǔ
注音ㄒㄧㄢ ㄓ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ān,(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组词】:先前。先期。原先。先驱。先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先觉(jué)。先见之明。先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组词】:先人。先世(祖先)。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组词】:先祖。先父。先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先烈。先贤。(4) 姓。

zhǔ,(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组词】: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组词】:君主。主上。(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组词】: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组词】: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组词】: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 预示。【组词】:早霞主雨。(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组词】:木主。神主。(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 姓。

基本含义

指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时期中,处于主导地位、地位最高的人或事物。

先主的意思

先主 [xiān zhǔ]

1. 古代家臣称大夫的祖先为先主。

2. 大夫自称其亡父或祖先。

4. 开国君主。亦以称三国蜀刘备。

先主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家臣称大夫的祖先为先主

《国语·晋语九》:“昔先主 文子 少衅於难。”
韦昭 注:“文子,简子 之祖 赵武。”
《资治通鉴·威烈王二十三年》:“其 晋阳 乎,先主之所属也。”
胡三省 注:“古者诸侯之大夫,其家之臣子皆称之曰主,死则曰先主,考《左传》可见已。”

⒉ 大夫自称其亡父或祖先。 简子,赵孟 父。

《左传·哀公二十年》:“赵孟 曰:‘ 黄池 之役,先主与 吴王 有质。’”
杜预 注:“先主, 简子。”

⒊ 开国君主。亦以称 三国 蜀 刘备。

三国 魏 锺会 《檄蜀文》:“益州 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 新野。”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 姓 刘,讳 备,字 玄德。”


国语词典

先主 [xiān zhǔ]

⒈ 祖先的牌位。

清·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世父将鬻其宅,先主无所置。」

⒉ 古代家臣称大夫的祖先。

《国语·晋语九》:「昔先主文子少衅于难,从姬氏于公宫,有 孝德以出在公族。」

⒊ 开国国君。

《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吴之先主,起自荆州,遭时扰攘,播潜江表。」
唐·杜甫〈古柏行〉:「忆昨路遶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先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杰释义:⒈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汉 代的 张良、韩信、萧何。《三国志·吴志·步骘传》:“近 汉高祖 擥三杰以兴帝业,西楚 失雄俊以丧成功。”宋 陈善《扪虱新话·汉高祖项羽机会得失》:“汉高帝 尝与诸将论 汉 所以得天下,与 项羽 所以失天下,帝自谓能用三杰,而 项羽 不能用 范增,故得失异。”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周 有十乱而国以兴,汉 有三杰而基业以立。”⒉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三国 蜀 的 诸葛亮、关羽、张飞。《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进围 成都 数十日,璋 出降”裴松之 注引《傅子》:“刘备 宽仁有度,能
    • 2.
      不融释义:不长久。《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文>》:“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二。”李善 注:“毛萇《诗传》曰:融,长也。”《三国志·蜀志·先主甘皇后传》:“大行皇帝昔在上将,嬪妃作合,载育圣躬,大命不融。”
    • 3.
      两手加额释义:双手放在前额上。 古人表示庆幸的一种手势。宋 苏轼《辨谤札子》:“见百姓父老数十人,相与道傍语笑。其间一人以两手加额云:‘见説好箇少年官家。’”《三国演义》第八三回:“先主两手加额曰:‘此天之所赐,亦由三弟之灵也。’”
    • 4.
      中主释义:⒈中等才德的君主。 ⒉中心,主宰。⒊南唐立国,凡历三世,宋马令《南唐书》仿《三国志·蜀志》之例,称之为先主,嗣主,后主。嗣主李璟,又称“中主”。如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所选李澋之词,即标为“李中主”。
    • 5.
      举用释义:选拔任用。 《史记·五帝本纪》:“禹、皋陶、契、后稷 ……自 尧 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史记·蒙恬列传》:“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三国志·魏志·毛玠传》:“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
    • 6.
      众学释义:⒈各个流派的学说。 《三国志·蜀志·许慈传》:“先主 定 蜀,承丧乱歷纪,学业衰废,乃鳩合典籍,沙汰众学。”⒉指村塾。唐 孙棨《北里志·张住住》:“邻有 庞佛奴,与之同岁,亦聪警,甚相悦慕,年六七岁,随师於众学中,归则转教 住住,私有结髮之契。”
    • 7.
      做好事释义:⒈谓请僧道举行斋醮之事以超度亡灵。元 无名氏《度翠柳》楔子:“今年是 老柳 十周年,请十众僧做好事。”《三国志平话》卷下:“先主与 关公 做好事月餘。”⒉做有益于人的事。
    • 8.
      先主释义:古代家臣称大夫的祖先为先主。
    • 9.
      先帝遗诏释义: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先帝,已故的君主。 此指刘备)。见《三国志.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10.
      先意承旨释义:不待别人明说,就揣摩他的心意,迎合奉承。《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 11.
      入山释义:⒈进入山里。《史记·外戚世家》:“少君 年四五岁时,家贫……为其主人入山作炭。”宋 苏轼《与林天和长官》之二十:“知入山未还,即日想已还治。起居佳否?往来衝冒,然胜游计不为劳也。”《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又大兴土木,作 昭明宫,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⒉指隐居。《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迁 观 为别驾从事”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袁暐《献帝春秋》:“汝欲取 蜀,吾当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唐 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十四:“入山烧黄白,一旦化为灰。”许杰《<文艺批评与人生>自序》:“我既然还生活在人类社
    • 12.
      关通释义:⒈贯通;连通。汉 王充《论衡·感虚》:“夫 雍门子 能动 孟尝 之心,不能感 孟尝 衣者,衣不知惻怛,不以人心相关通也。”清 刘大櫆《游黄山记》:“踰庵以西,有大石当溪中,嵌空如室,激水横行,声若雷轰,而室下石窍关通,积水澄碧,题之曰 龙渊。”⒉禀报,传达。《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璋(刘璋)敕关戍诸将文书勿復关通 先主。”⒊勾结;串通。《梁书·谢览传》:“览 未到郡,睦之 子弟来迎,览 逐去其船,杖吏为通者。自是 睦之 家杜门不出,不敢与公私关通。”元 张光祖《言行龟鉴·德行》:“籍其家,得士大夫书
    • 13.
      刘郎释义:⒈指 南朝 宋武帝 刘裕。 《宋书·符瑞志上》:“逆旅嫗曰:‘刘郎 在室内,可入共饮酒。’”⒉指 汉武帝 刘彻。唐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 刘郎 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⒊指 汉高祖 刘邦。宋 辛弃疾《六幺令》词:“长喜 刘郎 马上,肯听诗书説。”⒋指 三国 蜀 先主刘备。宋 王千秋《贺新郎·石城吊古》词:“要约 刘郎 铜雀醉,底事遽争 荆 楚。”⒌指 东汉 刘晨。相传 刘晨 和 阮肇 入 天台山 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唐 司空图《游仙》诗之二:“刘郎 相约事难谐
    • 14.
      劳剧释义:繁重。亦指繁重的事务。《三国志·蜀志·杨仪传》:“初,仪 为先主尚书,琬 为尚书郎,后虽俱为丞相参军长史,仪 每从行,当其劳剧。”《周书·晋荡公护传》:“每思施宽惠下,輒抑而不行。遂使户口凋残,征赋劳剧,家无日给,民不聊生。”宋 王安石《乞解机务札子》:“徒以今年以来,疾病浸加,不任劳剧。”
    • 15.
      募召释义:招募。《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后为 高唐 尉,迁为令”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英雄记》:“灵帝 末年,备 尝在京师,后与 曹公 俱还 沛国,募召合众。”《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坚 以郡司马募召精勇,得千餘人,与州郡合讨破之。”
    • 16.
      博望烧屯释义:三国 时,刘备 依于 刘表,在 博望坡 与 夏侯惇 对敌,暗设伏兵,自烧屯伪遁,夏侯惇 追来中计,损兵十万,被称为 诸葛亮 初出茅庐第一功。事见《三国志·蜀志·先主刘备纪》。后演为 诸葛亮 火攻 夏侯惇,如 元 杂剧《诸葛亮博望烧屯》、《三国演义》第三九回所写。
    • 17.
      善谈释义:⒈亦作“善谭”。犹言详谈。《三国志·蜀志·彭羕传》:“羕 欲纳説 先主,乃往见 庞统。统 与 羕 非故人,又适有宾客,羕 径上 统 床卧,谓 统 曰:‘须客罢当与卿善谈。’”《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备 见 统,与善谭,大器之。”⒉健谈。《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褚大娘子 虽是善谈,看了看今日这局面……只説了句:‘妹妹,先不要着急。’”邓友梅《在悬崖上》:“睡在最东面的,是设计院下来的一位技术员,是个挺善谈的人。”
    • 18.
      嗣子释义:⒈帝王或诸侯的承嗣子(多为嫡长子)。 《左传·哀公二十年》:“赵孟 曰:‘黄池 之役,先主与 吴王 有质,曰:“好恶同之。”今 越 围 吴,嗣子不废旧业而敌之。’”杜预 注:“嗣子,襄子 自谓。”《史记·五帝本纪》:“尧 曰:‘谁可顺此事?’放齐 曰:‘嗣子 丹朱 开明。’尧 曰:‘吁!顽凶,不用。’”《汉书·高后纪》:“今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臧于高庙,世世勿絶,嗣子各袭其功位。”清 侯方域《云起楼记》:“昭烈 谓 诸葛亮 曰:‘嗣子如不可辅,君自取之。’”⒉旧时称嫡长子。唐 韩愈《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
    • 19.
      坐帐无鹤释义:晋 葛洪《神仙传》载:介象 字 元则,会稽 人。吴 主征至 武昌,供帐皆是绮绣。遗黄金千镒,从 象 学隐形之术,后告言病,帝遣左右姬侍,以美梨一奁赐 象。象 食之,须臾便死。帝埋葬之。以日中时死,晡时已至 建业,所赐梨付苑吏种之。吏后以表闻,先主即发棺而视,唯存一符。帝思之,与立庙,时躬往祭祀,常有白鹤来集座上,迟回复去。又传说 汉 丁令威 成仙后化鹤飞回故乡 辽东,飞鸣作人言:“有鹤有鹤 丁令威,化鹤千年今始归。”见旧题 晋 陶潜《搜神后记》。后遂以“坐帐无鹤”为思念故土的典实。北周 庾信《小园赋》:“
    • 20.
      坐髀释义:指臀部与股部的肌肉。宋 孔平仲《送朱君贶德安宰罢任还》诗:“江边钟官老铸钱,坐髀已消穷且暝。”按,《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表 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 注引《九州春秋》:“备 住 荆州 数年,尝於 表 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 怪问 备,备 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此诗即用“髀肉復生”之典,谓屈沉下僚,专司铸造,未得返京。

先主(xianz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先主是什么意思 先主读音 怎么读 先主,拼音是xiān zhǔ,先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先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