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手鼓 手鼓的意思
shǒu

手鼓

简体手鼓
繁体
拼音shǒu gǔ
注音ㄕㄡˇ ㄍ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ǒu,(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组词】: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2) 拿着。【组词】:人手一册。(3) 亲自动手。【组词】: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例句】: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组词】:国手。扒手。生产能手。(6) 小巧易拿的。【组词】:手枪。手册。

gǔ,(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例句】: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组词】:耳鼓。石鼓。(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组词】:鼓吹。鼓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组词】: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5) 高起,凸出。【组词】:鼓包。鼓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基本含义

形容人们互相勉励、鼓舞,共同努力。

手鼓的意思

手鼓 [shǒu gǔ]

1. 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打击乐器,一面蒙皮,周围有金属片或环能够相击发声。

[a small drum similar to the tambourine, used by the Uygur and other nationalities; tambourine;]

手鼓 引证解释

⒈ 维吾尔、哈萨克 等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器,扁圆形,一面蒙皮,周围有金属片或环,常用做舞蹈的伴奏乐器。

曹禺 《王昭君》第五幕:“苦伶仃 跪在中间,手持带铜环的手鼓,用手拍打,开始唱着。”


国语词典

手鼓 [shǒu gǔ]

⒈ 乐器名。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呈扁圆形,一面蒙皮,周围有金属片或环。流行于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常用做舞蹈的伴奏乐器。


手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卜浪鼓释义:带把的手鼓,鼓身两旁有短绳系槌,来回转动时,鼓槌击鼓作声。陈伯吹《小珍看蛟去》:“卖货郎一边揩着头上的汗,一边还摇着卜浪鼓。”杜鹏程《记一位年轻的朋友》:“王军 头摆得象摇卜浪鼓似的,很不满意自己。”
    • 2.
      手鼓舞释义:维吾尔族 民间舞蹈。 流行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多为女子独舞,用手鼓伴奏,舞者能随鼓点的变化舞出不同的姿态。表情丰富细腻,动作柔软灵活。主要表现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欢快情绪。
    • 3.
      拍手打掌释义:拍手鼓掌。极言兴奋、激动。
    • 4.
      膜鸣乐器释义:乐器类别之一。以膜的振动发声,如堂鼓、手鼓、渔鼓、定音鼓等。

手鼓(shoug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手鼓是什么意思 手鼓读音 怎么读 手鼓,拼音是shǒu gǔ,手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手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