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 [zhèng gōng]
1. 指皇后。
英[ empress; ]
2. 皇后居住的宫室。
英[ palace of empress; ]
正宫 引证解释
⒈ 皇后的俗称。别于东宫、西宫而言。
引《前汉书评话》卷下:“今有 惠帝 正宫有孕。”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张百万 问怎么贵法。他道:‘是一位正宫娘娘的命!’”
胡适 《北京的平民文学》:“树叶青, 齐王 选他作正宫。树叶黄, 齐王 选他作娘娘。”
国语词典
正宫 [zhèng gōng]
⒈ 词曲宫调名,六宫之一。
⒉ 俗称皇后为正宫娘娘,别于东宫西宫而言。
引《三国演义·第六六回》:「臣女已与陛下为贵人,大贤大孝,宜居正宫。」
正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宫十三调释义:南曲宫调诸调式的总称。 正宫、中吕、南吕、黄钟、仙吕、越调、商调、双调、仙吕入双调为九宫,加上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羽调、合为九宫十三调。
- 2.
借宫释义:北曲的套数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按一定规则联缀而成的。 在杂剧的套数中有时借用相近宫调的曲子入套,称为借宫。散曲的套数不借宫。如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套数的曲调是正宫,但其所用曲子中属于正宫的只是前面的《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等几支;后面的《上小楼》《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四边静》等属于中吕宫,《耍孩儿》《煞》(包括《五煞》《四煞》《三煞》《二煞》《一煞》)等属于般涉调。这种现象,即称借宫。参阅 元 周德清《中原音韵》、涂宗涛《诗词曲格律纲要》第三章第三节。
- 3.
十三调释义:南曲十三种乐调的合称。南曲曲牌分属仙吕宫、羽调、黄钟宫、商调、正宫、大石调、中吕宫、般涉调、道宫、南吕宫、越调、小石调、双调十三个宫调。其中有九个宫调为戏曲常用。
- 4.
十二调释义:北曲所用的宫调共有十二个,通称为“十二调”。即: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仙吕宫、中吕宫、南吕宫、双调、越调、商调、商角调、般涉调。但戏曲里实际常用的只有九个宫调。参见“九宫”。
- 5.
喜迁莺释义:⒈词牌名。有小令、长调两体。小令起于 唐,长调起于 宋。又名《早梅芳》、《春光好》、《烘春桃李》、《喜迁莺令》、《万年枝》、《燕归来》、《鹤冲天》等。见《词谱》卷六。⒉曲牌名。南曲正宫、黄钟宫,北曲黄钟宫均有同名曲牌。
- 6.
娘娘释义:⒈指皇后或贵妃:正宫娘娘。 ⒉信神的人称呼女神:娘娘庙。
- 7.
安公子释义:⒈隋宫中乐曲名,唐教坊曲名。见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唐崔令钦《教坊记》。⒉词牌名。双调,有八十字、一○六字等六体。见《词谱》卷十九。⒊曲牌名。南曲入正宫正曲,北曲入中吕调只曲。
- 8.
宫衣释义:⒈宫人所制之衣。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仇兆鳌 注引 邵宝 曰:“宫衣,宫人所製之衣。”唐 曹唐《三年冬大礼》诗之四:“禁火曙燃烟焰褭,宫衣寒拂雪花轻。”清 查慎行《次答廖若村同年赠别原韵》之一:“感深紈扇秋风篋,梦散宫衣旧日香。”⒉宫中女子所穿之衣。亦指仿照宫样所制女子之衣。唐 李贺《追赋画江潭苑》诗之一:“吴 苑晓苍苍,宫衣水溅黄。小鬟红粉薄,骑马珮珠长。”金 蔡松年《声声慢·凉陉寄内》词:“梨花泪,正宫衣春瘦,晓红无力。”
- 9.
宫调释义:我国古乐曲的调式。 唐代规定二十八调,即琵琶的四根弦上每根七调。最低的一根弦(宫弦)上的调式叫宫,其余的叫调。后来宫调的数目逐渐减少。元代杂剧,一般只用五个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和四个别的弦上的调(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这是后世所谓九宫。
- 10.
履年释义:谓经历的年数。《魏书·世宗纪》:“朕秉历承天,履年将纪,徙正宫极,岁浹归餘。”
- 11.
柳青娘释义:曲牌名。属北曲中吕宫。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四、六、四、六、七、七、七、六、六(九句)。一般用在中吕或正宫套曲内。或加以变化,作为乐队使用的唢呐或胡琴伴奏乐曲。
- 12.
梁州令释义:⒈词牌名。⒉曲牌名。南北曲均有,皆属正宫,字句格律相近,而与词牌不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仅见于诸宫调。
- 13.
沈颠颠释义:同“沉甸甸”。亦作“沉颠颠”。《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这里头沉颠颠的又是甚么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便听老爷拿着条沉颠颠的正宫调嗓子,叫了声:‘长姐儿 呢?’”沉,一本作“沉”。
- 14.
洞仙歌释义: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洞仙词》、《洞中仙》、《羽仙歌》等。⒉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较常见,属正宫,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 15.
满庭芳释义:⒈词牌名。有平韵、仄韵二体。平韵的,又有《满庭霜》《锁阳台》等别名。双调九十五字。仄韵的,《乐府雅词》名《转调满庭芳》,双调,自九十三字至九十六字,共有七体。⒉曲牌名。南曲中吕宫、正宫,北曲中吕宫均有同名曲牌,常见者有二:一属南曲中吕宫,字数与词牌同,用作引子。一属北曲中吕宫,字数与词牌前半阕略异,用作小令,也可用在套曲中。
- 16.
燕归梁释义:⒈词牌名。调见宋晏殊《珠玉词》,因词有“双燕归飞遶画堂,似留恋虹梁”句,故名。双调,五十一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⒉曲牌名。南曲入正宫引。
- 17.
瑞鹤仙释义:⒈词牌名。又名《一捻红》。双调,仄韵。有一○二字、一○三字、一百字、九十字等多种,常见为一○二字,上阙五十二字,下阙五十字。⒉曲牌名。南曲正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数与词牌前半阙略异,用作引子。
- 18.
离宫别馆释义: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
- 19.
窥恣释义:谓伺机恣意行事。明 归有光《隆庆元年浙江程策》之一:“正宫无自纵之权,妃嬪无窥恣之事。”
- 20.
菩萨蛮释义:⒈唐教坊曲名。 后用为词牌。又名《子夜歌》、《重迭金》。小令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转两平韵。⒉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数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⒊宋代称伊斯兰教徒为菩萨蛮,阿拉伯文的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