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争功 争功的意思
zhēnggōng

争功

简体争功
繁体爭功
拼音zhēng gōng
注音ㄓㄥ ㄍ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ēng,(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组词】:争夺。竞争。争长论短。(2) 力求实现。【组词】:争取。争气。争胜。(3) 方言,差,欠:总数还争多少?(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组词】:争不。争知。争奈。

gōng,(1)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组词】:功勋。功绩。论功行赏。徒劳无功。功德无量(liàng )。功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2) 成就,成效。【组词】:成功。功能。功亏一篑。事半功倍。急功近利。(3)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组词】:功率。(4) 本领,能耐。【组词】:功夫。功底。功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功到自然成。

基本含义

争夺功劳或荣誉。

争功的意思

争功 [zhēng gōng]

1. 争夺功利或功劳。

争功 引证解释

⒈ 争夺功利或功劳。

《书·大禹谟》:“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荀子·富国》:“事业,所恶也;功利,所好也。职业无分,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
《史记·萧相国世家》:“汉 五年,既杀 项羽 、定天下,论功行封;羣臣争功,岁餘功不决。”
宋 王谠 《唐语林·言语》:“将谓天下已定,不籍其力,復以万乘至尊,与臣下争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专管治河的都水外监官员冗多,遇事互相推托,否则就是争功邀赏。”


国语词典

争功 [zhēng gōng]

⒈ 争取功劳。

《薛仁贵征辽事略》:「恐众文武不伏之人,于教场中跃马横鎗搦三次,有争功者臣与比试,无争者恁时挂印未迟。」
《三国演义·第五九回》:「众将得令,各要争功,迤逦追袭。」


争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争功释义:争夺功利或功劳。《书·大禹谟》:“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荀子·富国》:“事业,所恶也;功利,所好也。职业无分,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史记·萧相国世家》:“汉 五年,既杀 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羣臣争功,岁餘功不决。”宋 王谠《唐语林·言语》:“将谓天下已定,不籍其力,復以万乘至尊,与臣下争功。”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专管治河的都水外监官员冗多,遇事互相推托,否则就是争功邀赏。”
    • 2.
      农祥释义:⒈星宿名。 即房宿。《国语·周语上》:“古者太史顺时覛土,阳癉愤盈,土气震发,农祥晨正。”韦昭 注:“农祥,房星也。农事之候,故曰农祥。”唐 温庭筠《会昌丙寅丰岁歌》:“喜气自能成岁丰,农祥尔物来争功。”宋 苏轼《元祐三年春贴子词皇帝阁》诗:“苍龙掛闕农祥正,父老相呼看藉田。”清 谢重辉《覛土》诗:“今日值农祥,荷鍤出吾庐。”⒉指农事。宋 王禹偁《贺圣驾还京表》:“出狩适当於冬隙,班师未废於农祥。”《宋史·乐志十二》:“土发而祭,农祥是祈。”
    • 3.
      冯异释义:(?-34)东汉大将。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从刘秀安定河北,为偏将军。性谦让,诸将争功时,常退避树下,军中号为“大树将军”。刘秀称帝后,被封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战败赤眉起义军。后病死军中。明帝时,被列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 4.
      猜克释义:⒈猜忌好胜。《新唐书·苏安恒传》:“武后 末年,太子虽还东宫,政事一不与,大臣畏祸无敢言。安恒 投匭上书……书奏,后虽猜克,不能无感,乃召见赐食,厚慰遣之。”⒉指猜忌而加以约束。《新唐书·李训传》:“初,注(郑注)先显,训 藉以进,及势相埒,赖宠争功,不两立……乃出 注 使镇 凤翔,外为助援,内实猜克,得逞,且杀之。”
    • 5.
      矜争释义:矜夸争功。
    • 6.
      违贰释义:⒈背离;有二心。《宋书·袁淑传》:“弊邑敬事是遑,无或违贰。”宋 陈彭年《江南别录·李璟》:“诸将争功,自相违贰,崇文 不能制。”⒉背叛者,有二心的人。《晋书·荀勖传》:“明公以至公宰天下,宜仗正义以伐违贰。”

争功(zhengg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争功是什么意思 争功读音 怎么读 争功,拼音是zhēng gōng,争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争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