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岁 [kāi suì]
1. 新的一年开始。
2. 特指正月。
4. 明年,明年初。
开岁 引证解释
⒈ 新的一年开始。
引汉 冯衍 《显志赋》:“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开岁倐五十,吾生行归休。”
宋 陆游 《幽居杂题》诗之一:“开岁频风雨,清明气始和。”
⒉ 特指正月。
引《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阳、孟陬……首岁、初岁、开岁。”
⒊ 明年,明年初。
引唐 卢照邻 《与洛阳名流朝士乞药直书》:“意者欲以开岁五月穀子熟时,试合此药,非天下名流贵族、王公卿士,於仁惻之心,达枯骨朽株者,孰能济之哉!”
宋 苏轼 《与孙志康书》之二:“示諭开岁来此相见,虽为厚幸,然窜逐中,惟欲亲故谢絶为孤寂可怜者,则孤危犹可粗安。”
《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一见我面,晓得我要募化他盖大殿,不等我开口,一捐就是一万;还约我开岁后再到 山东 走一趟。”
国语词典
开岁 [kāi suì]
⒈ 岁首、一年的起始。
引汉·冯衍〈显志赋〉:「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晋·陶渊明〈游斜川〉诗:「开岁倏五十,吾生行归休。」
开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年馎饦释义:过年时吃的一种面食。宋 陆游《自开岁阴雨连日未止》诗:“应时餺飥聊从俗,耐久 钟馗 儼在门。”原注:“俗有年餺飥之语。予贫甚,今岁遂不能易 钟馗。”
- 2.
开岁释义:⒈新的一年开始。汉 冯衍《显志赋》:“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晋 陶潜《游斜川》诗:“开岁倐五十,吾生行归休。”宋 陆游《幽居杂题》诗之一:“开岁频风雨,清明气始和。”⒉特指正月。《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阳、孟陬……首岁、初岁、开岁。”⒊明年,明年初。唐 卢照邻《与洛阳名流朝士乞药直书》:“意者欲以开岁五月穀子熟时,试合此药,非天下名流贵族、王公卿士,於仁惻之心,达枯骨朽株者,孰能济之哉!”宋 苏轼《与孙志康书》之二:“示諭开岁来此相见,虽为厚幸,然窜逐中,惟欲亲故谢絶
- 3.
浣花日释义:亦作“浣花天”。成都 旧时习俗,每年四月十九日,宴游于 浣花溪 畔,称“浣花日”。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四月十九日,成都 谓之浣花,遨头宴於 杜子美草堂 沧浪亭。倾城皆出,锦绣夹道。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故最盛於他时。予客 蜀 数年,屡赴此集,未尝不晴。蜀 人云:‘虽戴白之老,未尝见浣花日雨也。’”宋 陆游《初夏》诗:“已过浣花天,行开解粽筵。”亦省称“浣花”。宋 苏轼《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蓝尾忽惊新火后,遨头要及浣花前。”自注:“成都 太守自正月十日出游至四月十九日浣花乃止。”宋
- 4.
蚕市释义:亦作“蚕市”。 蜀 地旧俗,每年春时,州城及属县循环一十五处有蚕市,买卖蚕具兼及花木、果品、药材杂物,并供人游乐。唐 司空图《漫题》诗之二:“蜗庐经岁客,蚕市异乡人。”前蜀 韦庄《怨王孙》词:“锦里 蚕市,满街珠翠,千万红妆。”宋 邵雍《依韵寄成都李希淳屯田》诗:“花时难得会,蚕市易成欢。”宋 陆游《开岁》诗:“相寻蚕市人何在,烂醉 蟆津 事亦非。”清 褚人穫《坚瓠续集·成都十二月市》:“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参阅 宋 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蚕市》、宋 黄休复《茅亭客话·鬻龙骨》。
- 5.
蟆津释义:蟆颐津 的简称。在今 四川省 眉山县 东 蟆颐山 下,为 玻璃江 的津渡。唐僖宗 时,宦官 田令孜 沉左拾遗 孟昭图 于此。亦为当地人正月宴游之所。宋 陆游《开岁》诗:“相寻蚕市人何在,烂醉 蟆津 事亦非。”
- 6.
遨头释义:宋 代 成都 自正月至四月浣花,太守出游,士女纵观,称太守为“遨头”。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四月十九日 成都 谓之浣花,遨头宴於 杜子美草堂 沧浪亭,倾城皆出,锦绣夹道,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明 陶宗仪《辍耕录·真率会》:“虽云一餉之清懽,亦是百年之嘉话,敢烦同志,互作遨头。”清 赵翼《四月廿二日访王梦楼出家伎奏乐即席》诗之一:“软脚敢烦开近局,遨头不枉泛轻舠。”
- 7.
风花释义:⒈风中的花。 《南齐书·乐志》:“阳春白日风花香,趋步明月舞瑶堂。”唐 卢照邻《折杨柳》诗:“露叶疑啼脸,风花乱舞衣。”宋 陈师道《奏酬应物》诗:“生世如风花,高下亦偶然。”⒉指天空斑驳散乱的云气。宋 晁补之《祝家墩阻水旦起舟人云天上风花顺矣作一绝》:“明日扬颿应復驶,蒸云散乱作风花。”明 杨慎《田家喜晴谣》:“风花闪日日笑云,云气烘为雀头色。”自注:“俗以云气斑驳谓之风花。”⒊指起风前的大雾。宋 陆游《自开岁略无三日晴戏作长句》:“雨脚稍收初见日,风花忽起又遮山。”自注:“风欲作,则大雾充塞,谓之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