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飞甍 飞甍的意思
fēiméng

飞甍

简体飞甍
繁体飛甍
拼音fēi méng
注音ㄈㄟ ㄇ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ēi,(1)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例句】: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飞跃。飞鸟。(2) 在空中运动。【组词】:飞雪。火箭飞向太空。(3) 形容极快。【组词】:飞驶。飞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4) 极,特别地。【组词】:刀子飞快。(5)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组词】:流言飞语。(6)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组词】:飞桥。飞阁。(7)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组词】:飞眼。

méng, ◎ 屋脊。【例句】:“甍宇齐平”。

基本含义

指高墙上的斗拱。形容建筑物高大宏伟,气势非凡。也用来比喻文章或诗词的气势雄浑。

飞甍的意思

飞甍 [fēi méng]

1. 指飞檐。

3. 借指高楼。

飞甍 引证解释

⒈ 指飞檐。

唐 羊士谔 《息舟荆溪入阳羡南山游善权寺呈李功曹巨》诗:“层阁表精庐,飞甍切云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山市》:“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五:“高耸着的飞甍跃瓴的城楼。”

⒉ 借指高楼。

《文选·左思<吴都赋>》:“长干延属,飞甍舛互。”
吕向 注:“飞甍舛互,言栋宇相交互也。”
明 夏完淳 《咏怀》:“飞甍十二衢,徘徊明月皎。”


国语词典

飞甍 [fēi méng]

⒈ 甍,屋脊。飞甍比喻高大的屋宇。

《文选·鲍照·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文选·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飞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十二衢释义:《文选·张衡〈西京赋〉》:“徒观其城郭之制,则旁开三门,参涂夷庭,方轨十二,街衢相经。 ”李善 注:“方,言九轨之涂,凡有十二也。”本指古代 长安 城内通往十二门的十二条大道,后泛指城市中众多街道。南朝 宋 鲍照《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钱振伦 注:“《西都赋》曰:‘立十二之通门。’”唐 白居易《村居寄张殷衡》诗:“唯看《老子》五千字,不蹋 长安 十二衢。”明 何景明《大梁行》:“高楼歌舞三千户,夹道烟花十二衢。”参见“十二街”。
    • 2.
      宫树释义:帝王宫苑中的树木。 唐 王维《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小苑接侯家,飞甍暎宫树。”《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香烟靄靄旋为盖,宫树蒙蒙自变春。”宋 刘秉《戊申年七夕》诗:“红蕖烂漫碧池香,罗綺三千 侍 汉皇。阿母暂来成底事?茂陵 宫树已苍苍。”元 虞集《正月十一日朝回即事》诗:“宫树春阴合,霓旌拂曙来。”
    • 3.
      舛互释义:⒈交错。《文选·左思<吴都赋>》:“长干延属,飞甍舛互。”吕向 注:“飞甍舛互,言栋宇相交互也。”⒉抵牾。南朝 宋 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按 三国 虽歷年不远,而事关 汉 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分载,每多舛互。”《旧唐书·礼仪志二》:“诸儒持论,异端蜂起,是非舛互,靡所适从。”
    • 4.
      长干释义:⒈古 建康 里巷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南。《文选·左思<吴都赋>》:“ 长干 延属,飞甍舛互。” 刘逵 注:“ 江 东谓山冈閒为‘干’。 建鄴 之南有山,其閒平地,吏民居之,故号为‘干’。中有 大长干 、 小长干 ,皆相属。” 宋 王象之 《舆地纪胜》卷十七:“ 长干 是 秣陵县 东里巷名。 江 东谓山陇之间曰干。” 清 陈维崧 《醉太平·江口醉后作》词:“ 钟山 后湖, 长干 夜乌。”⒉借指 南京 。 清 戴名世 《道墟图诗序》:“今年夏,余读书 长干 。” 郑泽 《桃花》诗:“莫问 长干 旧时
    • 5.
      飞甍释义:⒈指飞檐。唐 羊士谔《息舟荆溪入阳羡南山游善权寺呈李功曹巨》诗:“层阁表精庐,飞甍切云翔。”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山市》:“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高耸着的飞甍跃瓴的城楼。”⒉借指高楼。《文选·左思<吴都赋>》:“长干延属,飞甍舛互。”吕向 注:“飞甍舛互,言栋宇相交互也。”明 夏完淳《咏怀》:“飞甍十二衢,徘徊明月皎。”
    • 6.
      黑瓮瓮释义:犹黑洞洞。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二篇一:“高耸着的飞甍跃瓴的城楼,黑瓮瓮的森严的城门洞口,这在自然中长成的乡下人是第一次看见的。”

飞甍(feim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飞甍是什么意思 飞甍读音 怎么读 飞甍,拼音是fēi méng,飞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飞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