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忽若 忽若的意思
ruò

忽若

简体忽若
繁体
拼音hū ruò
注音ㄏㄨ ㄖㄨㄛ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ū,(1) 粗心,不注意。【组词】:忽视。疏忽。忽略。玩忽职守。(2) 迅速,突然。【组词】:忽而。忽然。忽地。忽高忽低。(3) 长度和重量单位(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例句】:忽微(极言细微)。微忽其微。

ruò rě,(1) 如果,假如。【组词】: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2) 如,像。【组词】: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3) 你,汝。【组词】: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4) 约计。【例句】:若干(gān )。若许。(5) 此,如此。【例句】:“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 顺从。【例句】:“曾孙是若。”(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例句】:“望洋向若而叹。”(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例句】:“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例句】:“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例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般若〕见“般3”。

基本含义

突然,忽然

忽若的意思

忽若 [hū ruò]

1. 恍若,好像。

3. 倘或,假使。

忽若 引证解释

⒈ 恍若,好像。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於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於是逍遥暇豫,忽若忘归。”

⒉ 倘或,假使。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冥迹》:“其子听之感慟,因自誓:忽若作人,当再为 顾 家子。”
《敦煌变文集·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可中修善到诸天,居处生涯一切全……忽若共君生那里,寻常自在免忧煎。”
蒋礼鸿 通释:“这段文章,‘可中’和‘忽若’并用,都是‘倘或’的意思。”
《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伏愿世尊慈悲,少借威光,忽若得见慈亲,生死不辜恩德。”


忽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孔圣释义:⒈非常圣明、英明。《诗·小雅·十月之交》:“皇父孔圣,作都于 向。”朱熹 集传:“孔,甚也;圣,通明也。”⒉对 孔子 的尊称。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三二:“孔圣 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唐 皇甫冉《送孔党赴举》诗:“家承 孔圣 后,身有 鲁 儒名。”唐 陆龟蒙《奉和袭美酬前进士崔潞盛制见寄》:“孔圣 铸 颜 事,垂之千载餘。”亦称“孔圣人”。浩然《石山柏》:“千百年留下来的穷山沟嘛,不是一天两早晨能变富的;亘古没有人拜过 孔圣人,乍开始搞文化事业,哪能没有困难呢?”⒊指孔子的学说、思想。唐 张说《孔子堂
    • 2.
      惨蹙释义:犹惨戚。《太平广记》卷三○八引 唐 薛用弱《集异记·马总》:“总 凭几忽若假寐,而神色惨蹙,不类於常。”宋 苏辙《入峡》诗:“缅怀洚水年,惨蹙病 有尧。”参见“惨戚”。
    • 3.
      欻忽释义:亦作“歘忽”。忽然;迅疾貌。宋 黄伯思《东观馀论·论张长史书》:“始见 张旭 所书《千字文》……犹纵风鳶者翔戾於空,随风上下,而纶常在手;击剑者交光飞刃,欻忽若神,而器不离身。”明 李寅《恒雨叹》诗:“崩墙倒屋坏城郭,歘忽似有蛟龙争。”清 李良年《官马行》:“锦衣使者来如云,駊騀歘忽数十羣,老农哀呼马不闻。”
    • 4.
      篲泛画涂释义:用帚扫洒水之地,用刀划泥路。极言其易。《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水斷蛟龍,陸剸犀革,忽若篲氾畫塗。”李善 注引 如淳 曰:“若以篲掃於氾灑之處也……塗,路也。”
    • 5.
      讙言释义:谓众口嘈杂地传说。 《汉书·霍光传》:“又闻民间讙言 霍氏 毒杀 许皇后。”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建炎 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民间讙言天子航海东来。”宋 郭彖《睽车志》卷二:“婢辈忽若惊魘,讙言暗中若有人手,丛杂捫索之状。”
    • 6.
      超忽释义:⒈遥远貌。 《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东望平皋,千里超忽。”吕向 注:“超忽,远貌。”唐 李白《送杨山人归天台》诗:“客有思 天台,东行路超忽。”明 许承钦《报国寺双松歌》:“求之骨貌意已失,尚想天外超忽双云峰。”⒉引申为精神高逸貌。唐 皮日休《太湖诗·桃花坞》:“穷深到兹坞,逸兴转超忽。”⒊迅速貌。唐 韦应物《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诗:“新正加我年,故岁去超忽。”明 唐顺之《从军行送吕兵曹募兵辽海》:“虏气凭凌恒候月,汉 兵超忽若乘风。”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
    • 7.
      过隟释义:同“过隙”。《孔子家语·致思》:“二亲之寿,忽若过隟。”晋 葛洪《抱朴子·勖学》:“鉴逝川之勉志,悼过隟之电速。”唐 权德舆《祭李祭酒文》:“如何奄忽,过隟生悲。”
    • 8.
      陵波释义:⒈起伏飘浮于波涛之上。南朝 陈 徐陵《移齐文》:“巴 汉 楼船,陵波无际。”《南史·隐逸传上·渔父》:“落日逍遥渚际,见一轻舟陵波隐显。”《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愿陛下许 高丽 自新,焚陵波之船,罢应募之众,自然华夷庆赖,远肃邇安。”⒉形容女子步履轻盈。《文选·曹植<洛神赋>》:“体迅飞鳧,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韤生尘。”李善 注:“《淮南子》曰:‘圣人行於水,无跡也,众生行於霜,有跡也。’”
    • 9.
      风瞀释义:指昏厥。《云笈七籤》卷一二二:“太尉 燉煌公 好奇尚异,多得古物,命工人所取支机一片,欲为器用,以表奇异。工人鐫刻之际,忽若风瞀,坠於石侧,如此者三。公知其灵物,不復敢取。”
忽若是什么意思 忽若读音 怎么读 忽若,拼音是hū ruò,忽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忽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