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谋 [qí móu]
1. 奇妙的计谋。
英[surprising stratagem;]
奇谋 引证解释
⒈ 犹阴谋。
引《史记·夏本纪》:“毋教邪淫奇谋。非其人居其官,是谓乱天事。”
⒉ 非凡的谋略。
引《北史·独孤信传》:“信 美风度,雅有奇谋大略。”
明 杨守陈 《重锓<诚意伯文集>序》:“伟略奇谋,指授羣帅者,鼎彝勒之,汗青书之,四方尚能道之。”
国语词典
奇谋 [qí móu]
⒈ 神奇巧妙无法预知的计谋。
引《北史·卷六一·独孤信传》:「信美风度,雅有奇谋大略。」
《薛仁贵征辽事略》:「乞问仁贵,必有奇谋。」
奇谋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妙算释义:妙计策;神奇的计谋。
- 2.
神算释义:⒈准确的推测。⒉神妙的计谋。
奇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伟略释义:宏伟的谋略。明 杨守陈《重锓诚意伯文集序》:“其讜言谹议,牖道天衷;伟略奇谋,指授羣帅者,鼎彝勒之,汗青书之,四方尚能道之。”清 叶廷琯《吹网录·石林奏议宋本》:“自 建炎 绍兴 以后,出入中外二十年间,伟略英謨,已灿然具备於是集。”欧阳山《三家巷》八:“我看还是大家努力仕途,发抒伟略,凭着咱们的才干,掌握着政府的实权,把 中国 造成世界一等强国,恐怕容易得多。”
- 2.
吐奇释义:⒈出奇谋。晋 夏侯湛《三国名臣赞》:“昂昂 子敬,拔跡草莱,荷担吐奇,乃构 云臺。”晋 葛洪《抱朴子·嘉遯》:“故藏器者珍於变通随时,英逸者贵於吐奇拨乱。”《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临危吐决”元 胡三省 注:“吐决,谓吐奇决策也。”⒉发出异采。刘师培《文说·耀采》:“赵至《入关》之作,鲍照《大雷》之篇,叔庠 擢秀於 桐庐,士龙 吐奇於 鄮县,游记之正宗也。”
- 3.
奇画释义:⒈犹奇谋。⒉珍奇的画。
- 4.
奇略释义:奇谋,奇策。
- 5.
奇谟释义:奇谋。
- 6.
王良释义:⒈春秋时之善驭马者。⒉喻识才者。⒊东汉人,一次受朝廷征召,行至荥阳,因病不能前进,乃往访其友,友人不肯见,曰:“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何其往来屑屑不惮烦也?”遂拒之。事见《后汉书·王良传》。后用为因汲汲于仕宦而受友人讥笑的典实。⒋星座名。
- 7.
设奇释义:⒈设置奇兵。 ⒉施展奇技,用奇谋。
- 8.
诡妙释义:谓奇谋妙计。
- 9.
运奇释义:运用奇谋、奇兵。
- 10.
问路斩樵释义:第七十二签 古人韩信问路斩樵夫白日雨如注,行人已自栖,闻道天衢泰;还有不宁居,何必向前进,危且殆乎?解:楚汉相争之际,韩信协助汉王刘邦与楚兵相战。韩信为出奇谋袭楚,绕道而行。
- 11.
除目释义:除授官吏的文书。唐 姚合《武功县中作》诗之八:“一日看除目,终年损道心。”《新五代史·唐臣传·刘延朗》:“乃令 文遇 手书除目,夜半下学士院草制。”《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元年》:“先是术者言国家今年应得贤佐,出奇谋,定天下,帝意 文遇 当之,闻其言,大喜,曰:‘卿言殊豁吾意,成败吾决行之。’即为除目。付学士院使草制。”胡三省 注:“御笔亲除付外行者谓之除目。其经宰相奏拟而行者,亦谓之除目。”清 吴伟业《送湘阴沉旭轮谪判深州》诗之二:“故旧怜除目,妻孥笑俸钱。”
- 12.
韫奇释义:藏起奇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