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仗义 仗义的意思
zhàng

仗义

简体仗义
繁体仗義
拼音zhàng yì
注音ㄓㄤˋ 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àng,(1) 兵器。【组词】:仪仗。明火执仗。(2) 拿着兵器。【组词】:仗剑。(3) 战争。【组词】:打仗。胜仗。(4) 凭借,依靠。【组词】:倚仗。仰仗。仗恃。仗义执言(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yì,(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组词】: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3) 情谊。【组词】:义气。恩义。义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组词】: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5) 指认为亲属的。【组词】:义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组词】:义齿。义肢。(7) 姓。

基本含义

指站在正义一方,为了公正和道义而奋不顾身的行为。

仗义的意思

仗义 [zhàng yì]

1. 主持公道。

仗义直言。

[ from a sense of justice; ]

2. 重义气;守信用。

他们这么不仗义,我们也就别客气了。

[ be loyal (to friends); ]

仗义 引证解释

⒈ 主持正义。

《汉书·贾谊传》:“顾行而忘利,守节而仗义,故可以託不御之权,可以寄六尺之孤。”
唐 李德裕 《荐处士李源表》:“自 天寳 之后,俗尚浮华,士罕仗义,人怀苟免。”
《明史·程启充传》:“帝曰:‘ 守仁 一闻 宸濠 变,仗义兴兵,戡定大难,特加封爵,以酬大功,不必更议。’”

⒉ 谓讲义气。

沈从文 《泥涂》:“这个人做事真是特别仗义热心!”


国语词典

仗义 [zhàng yì]

⒈ 凭义理行事。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那人负气仗义,交游豪俊,却也在江湖上做大贾。」
《儒林外史·第三二回》:「像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


仗义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义气释义:⒈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讲义气。 义气凛然。⒉有这种气概或感情:你看他多么慷慨,多么义气。
    • 2.
      慷慨释义:⒈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慷慨陈词。 ⒉不吝惜:慷慨无私的援助。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 3.
      侠义释义:指讲义气,肯舍己助人的:侠义心肠。侠义行为。
    • 4.
      哥们释义:⒈弟兄们。老舍《二马》第一段一:“好像 伦敦 的巡警都是一母所生的哥儿们。”⒉男子之间的昵称。老舍《茶馆》第一幕:“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九:“咱穷哥们得抱个团体,斗争大肚子,就是 韩老六。”⒊用作男子自称。含自夸的口气。邓刚《阵痛》:“他们不要我更好,哥们早就不愿干了!”⒋指结成一伙搞不正当活动的男青年。刘宾雁《人妖之间》:“在哥儿们义气、感恩报德、亲友情谊等等温情的纱幕之下,掩盖着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花城》1981年第2期:“马长青 听说有人捣鬼,认真地询

仗义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背弃释义:违背和抛弃:背弃盟约。

仗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介义释义:耿介仗义。
    • 2.
      仗义释义:⒈主持正义:仗义执言。⒉讲义气:为人仗义。
    • 3.
      伉侠释义:刚直仗义。
    • 4.
      侠士释义:旧指行侠仗义的人;侠客。
    • 5.
      侠女释义:行侠仗义的女子。
    • 6.
      同泽释义:《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脩我矛戟。”郑玄 笺:“泽,褻衣近污垢。”后以“同泽”用于军人相称或借指军中共事。清 孙枝蔚《北山》诗:“山中还仗义,同泽见斯人……战士从来苦,谁曾达紫宸!”中国近代史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我辈同泽有年,敢不忠告?”
    • 7.
      天祚释义:⒈上天赐福。《左传·宣公三年》:“天祚明德,有所厎止。”唐 元稹《青云驿》诗:“天祚乐未极,溟波浩无堤。”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刘恭甫司马文》:“谓三世传经,域声家衖,天祚硕儒,必於其后。”⒉皇位,国统。《宣和遗事》前集:“近闻天祚復振,若明公仗义,首图兴復,先责 企弓 等罪而杀之。”元 独乐园主《咏史》:“秦王 神武不可及,遂承天祚传 高玄。”⒊指天子。《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梁小贵人 宜配天祚,正位坤极。”
    • 8.
      局器释义:北京方言,是用来形容为人仗义,讲义气,大方。
    • 9.
      惜客好义释义:指好客仗义。
    • 10.
      慷慨仗义释义:仗义:讲义气。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 11.
      扶义释义:犹仗义。 《史记·太史公自序》:“秦 既暴虐,楚 人发难,项氏 遂乱,汉 乃扶义征伐。”《隋书·经籍志二》:“司马迁、班固,撰而成之,股肱辅弼之臣,扶义俶儻之士,皆有记録。”《资治通鉴·秦二世皇帝二年》:“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諭 秦 父兄。”胡三省 注:“余谓扶义,犹言杖义也。”元 柳贯《宗忠简公画像作》诗:“扶义亟西征,敌愾为小却。”
    • 12.
      攧脣簸嘴释义:犹言说长道短。《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像这班邻里,都是鬚眉男子,自己不肯施仁仗义,及见他人做了好事,反又攧脣簸嘴。”
    • 13.
      明慎释义:明察审慎。《易·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宋 曾巩《胡援杜紘刑部郎中制》:“尚思明慎,以称厥官。”清 钱泳《履园丛话·旧闻·独立捐办御道》:“楫 字 济川,诸 蒋 中家最饶,性慷慨,仗义疎财。官刑部十年,明慎练达,囹圄有颂声焉。”
    • 14.
      果侠释义:果敢仗义。
    • 15.
      武侠小说释义:主要写侠客、义士行侠仗义故事的小说。
    • 16.
      疏财仗义释义:见〖仗义疏财〗。
    • 17.
      疏财重义释义: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遭难的人。同“疏财仗义”。
    • 18.
      英侠释义:⒈英勇仗义。《北齐书·敬显儁传》:“敬显儁,字 孝英,平阳 人,少英侠有节操,交结豪杰。”⒉豪侠。唐 骆宾王《畴昔篇》:“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 19.
      负义释义:⒈背弃恩义。《后汉书·冯衍传上》:“若夫知其不可而必行之,破军残众,无补於主,身死之日,负义於时,智者不为,勇者不行。”李贤 注:“负,犹失也。”前蜀 杜光庭《贺收陇州表》:“自 岐 郊负义,关 外隳盟,深辜敦好之仪,遽絶睦邻之分。”清 徐士銮《宋艳·果报》:“魁 竟渝盟,桂英 忿 魁 负义。”《花城》1981年第5期:“她在责骂我不告而别,负义薄情!”⒉仗义;讲义气。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六:“至 师鲁 卒,丧归 洛,义琛 哭柩前,纳其券於 师鲁 家。师鲁 素贫,子孙赖此以生。乌乎!在 仁宗 朝,一
    • 20.
      赴义释义:⒈犹仗义。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卓 遣执金吾 胡母班”裴松之 注引《汉末名士录》:“班 字 季皮,太山 人,少与 山阳 度尚、东平 张邈 等八人并轻财赴义,振济人士,世谓之八厨。”清 姚清华《石门马氏蠲粟赈饥纪事》诗:“当其举念初,赴义如箭疾。”⒉参加义举;参加义师。《宋书·武帝纪上》:“於是大开赏募,投身赴义者,一同登京城之科。”《北齐书·薛嘉族传》:“属 高祖 在 信都,嘉族 闻而赴义。”《南史·刘锺传》:“及义旗建,帝拔 钟 为郡主簿,曰:‘豫是 彭城 乡人赴义者,并可依 刘主簿。’”⒊就义

仗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介义释义:耿介仗义。
    • 2.
      仗义释义:⒈主持正义:仗义执言。⒉讲义气:为人仗义。
    • 3.
      伉侠释义:刚直仗义。
    • 4.
      侠士释义:旧指行侠仗义的人;侠客。
    • 5.
      侠女释义:行侠仗义的女子。
    • 6.
      同泽释义:《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脩我矛戟。”郑玄 笺:“泽,褻衣近污垢。”后以“同泽”用于军人相称或借指军中共事。清 孙枝蔚《北山》诗:“山中还仗义,同泽见斯人……战士从来苦,谁曾达紫宸!”中国近代史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我辈同泽有年,敢不忠告?”
    • 7.
      天祚释义:⒈上天赐福。《左传·宣公三年》:“天祚明德,有所厎止。”唐 元稹《青云驿》诗:“天祚乐未极,溟波浩无堤。”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刘恭甫司马文》:“谓三世传经,域声家衖,天祚硕儒,必於其后。”⒉皇位,国统。《宣和遗事》前集:“近闻天祚復振,若明公仗义,首图兴復,先责 企弓 等罪而杀之。”元 独乐园主《咏史》:“秦王 神武不可及,遂承天祚传 高玄。”⒊指天子。《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梁小贵人 宜配天祚,正位坤极。”
    • 8.
      局器释义:北京方言,是用来形容为人仗义,讲义气,大方。
    • 9.
      惜客好义释义:指好客仗义。
    • 10.
      慷慨仗义释义:仗义:讲义气。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 11.
      扶义释义:犹仗义。 《史记·太史公自序》:“秦 既暴虐,楚 人发难,项氏 遂乱,汉 乃扶义征伐。”《隋书·经籍志二》:“司马迁、班固,撰而成之,股肱辅弼之臣,扶义俶儻之士,皆有记録。”《资治通鉴·秦二世皇帝二年》:“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諭 秦 父兄。”胡三省 注:“余谓扶义,犹言杖义也。”元 柳贯《宗忠简公画像作》诗:“扶义亟西征,敌愾为小却。”
    • 12.
      攧脣簸嘴释义:犹言说长道短。《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像这班邻里,都是鬚眉男子,自己不肯施仁仗义,及见他人做了好事,反又攧脣簸嘴。”
    • 13.
      明慎释义:明察审慎。《易·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宋 曾巩《胡援杜紘刑部郎中制》:“尚思明慎,以称厥官。”清 钱泳《履园丛话·旧闻·独立捐办御道》:“楫 字 济川,诸 蒋 中家最饶,性慷慨,仗义疎财。官刑部十年,明慎练达,囹圄有颂声焉。”
    • 14.
      果侠释义:果敢仗义。
    • 15.
      武侠小说释义:主要写侠客、义士行侠仗义故事的小说。
    • 16.
      疏财仗义释义:见〖仗义疏财〗。
    • 17.
      疏财重义释义: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遭难的人。同“疏财仗义”。
    • 18.
      英侠释义:⒈英勇仗义。《北齐书·敬显儁传》:“敬显儁,字 孝英,平阳 人,少英侠有节操,交结豪杰。”⒉豪侠。唐 骆宾王《畴昔篇》:“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 19.
      负义释义:⒈背弃恩义。《后汉书·冯衍传上》:“若夫知其不可而必行之,破军残众,无补於主,身死之日,负义於时,智者不为,勇者不行。”李贤 注:“负,犹失也。”前蜀 杜光庭《贺收陇州表》:“自 岐 郊负义,关 外隳盟,深辜敦好之仪,遽絶睦邻之分。”清 徐士銮《宋艳·果报》:“魁 竟渝盟,桂英 忿 魁 负义。”《花城》1981年第5期:“她在责骂我不告而别,负义薄情!”⒉仗义;讲义气。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六:“至 师鲁 卒,丧归 洛,义琛 哭柩前,纳其券於 师鲁 家。师鲁 素贫,子孙赖此以生。乌乎!在 仁宗 朝,一
    • 20.
      赴义释义:⒈犹仗义。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卓 遣执金吾 胡母班”裴松之 注引《汉末名士录》:“班 字 季皮,太山 人,少与 山阳 度尚、东平 张邈 等八人并轻财赴义,振济人士,世谓之八厨。”清 姚清华《石门马氏蠲粟赈饥纪事》诗:“当其举念初,赴义如箭疾。”⒉参加义举;参加义师。《宋书·武帝纪上》:“於是大开赏募,投身赴义者,一同登京城之科。”《北齐书·薛嘉族传》:“属 高祖 在 信都,嘉族 闻而赴义。”《南史·刘锺传》:“及义旗建,帝拔 钟 为郡主簿,曰:‘豫是 彭城 乡人赴义者,并可依 刘主簿。’”⒊就义

仗义造句

1.你也是堂堂七尺之躯,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不敢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呢?

2.亦且仗义疏财,偷来的东西,随手散与贫穷负极之人。

3.他这个人有个最大特点就是慷慨仗义,所以人们都很敬重他。

4.他一向轻财仗义,家中经常高朋满座。

5.李老师是个仗义执言的好人。

6.小文的爸爸是县上的书记,为人正直,敢于仗义执言。

7.张师傅为人公道,能仗义执言,敢打抱不平。

8.他信守诺言,仗义疏财,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侠。

9.仗义疏财,为人敬重。

10.自己只是在家中广行善事,仗义疏财。

11.这次我能摆脱困境,全靠张先生仗义疏财,鼎力帮助。

12.实际上,我们似乎更希望那些真正富有的人能仗义疏财。

13.这是仗义疏财,其成因与前人的思想与实践相关联。

14.梁山好汉喜欢仗义疏财。

15.仗义疏财,受人敬重。

16.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描绘古侠士行侠仗义的常用辞句。

17.因为他居然还笑得出来,所以真不仗义

18.天下为公,以天下事为已任,行侠仗义,替天行道,惩恶扬善,爱人如爱己。

19.鲁智深嫉恶如仇,是位行侠仗义的大英雄。

20.储安平这种不顾私人恩怨的仗义执言的风格让人敬佩。

仗义(zhang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仗义是什么意思 仗义读音 怎么读 仗义,拼音是zhàng yì,仗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仗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