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诛杀 诛杀的意思
zhūshā

诛杀

简体诛杀
繁体誅殺
拼音zhū shā
注音ㄓㄨ ㄕㄚ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ū,(1) 把罪人杀死。【组词】:害民者诛。诛灭。诛锄。诛戮。伏诛。(2) 责罚。【例句】:诛意(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讹定罪状)。口诛笔伐。(3) 责求。【例句】:诛求无已(一味索取,没有止境)。

shā,(1) 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组词】:杀生。杀敌。杀鸡取卵。杀一儆百。(2) 战斗,搏斗。【组词】:杀出重围。(3) 消减。【组词】:杀风景。(4) 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例句】:肥皂水杀了眼睛。(5) 收束。【组词】:杀价。杀尾。(6) 勒紧,扣紧。【组词】:杀车。(7)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组词】:笑杀人。恨杀。

诛杀的意思

诛杀 [zhū shā]

1. 杀戮。

[kill;]

诛杀 引证解释

⒈ 杀戮。

《管子·正世》:“今使人君行逆不修道,诛杀不以理,重赋敛,竭民财,急使令,罢民力。”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赵公墓志铭》:“不严击断,敢诛杀,岂为衰止哉!”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他假托年幼时,相面人 赵昭 曾秘密告诉他说:你将来该做皇帝,必须大诛杀才得稳定。”


国语词典

诛杀 [zhū shā]

⒈ 杀戮。

《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文礼妒忌赵旧将,多有无罪遭其诛杀的。」
《三国演义·第九回》:「布问起情由,从人出首:『胡赤儿谋杀牛辅,夺其金宝。』布怒,即将赤儿诛杀。」


诛杀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宰杀释义:杀(牲畜、家禽等):禁止随意宰杀耕牛。
    • 2.
      杀害释义:杀死;害死(多指为了不正当目的):惨遭杀害。 杀害野生动物。
    • 3.
      杀戮释义:杀害(多指大量地);屠杀:杀戮无辜。

诛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诛释义:不请命而诛杀。
    • 2.
      严急释义:⒈严厉躁急;严厉急迫。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听之不聪,是谓不谋’,言上偏听不聪,下情隔塞,则不能谋虑利害,失在严急,故其咎急也。”《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詔书督遣严急,所经之界停留五日者,二千石免官。”⒉犹严酷。《新五代史·杂传·李振》:“今主上严急,诛杀不辜。”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五篇:“斯 虽出 荀卿 之门,而不师儒者之道,治尚严急。”⒊犹危急,紧急。《魏书·萧宝夤传》:“﹝ 萧衍 ﹞将害 宝夤,以兵守之,未至严急,其家阉人 颜文智 与左右 麻拱、黄神 密计,穿墙夜出 宝夤。”
    • 3.
      使持节释义:魏 晋 南北朝 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的称号,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之权。次一等的称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再次称假节,得杀犯军令的人。至 隋 唐 刺史,例加使持节的虚衔,如某州刺史必带使持节某州诸军事。唐 永徽 以后,都督带使持节,则为节度使。《周书·王思政传》:“太祖 乃以所授 景 使持节、太傅、大将军、兼中书令、河 南大行臺、河 南诸军事,回授 思政。思政 竝让不受。”《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四年》:“太宰 恪 以 吴王 垂 为使持节,征南将军、都督 河 南诸军事、兗州 牧、荆州 刺史。”
    • 4.
      假节释义:⒈假以符节,持节。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故称。《汉书·平帝纪》:“遣太僕 王惲 等八人置副,假节,分行天下,览观风俗。”⒉汉 末与 魏 晋 南北朝 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后汉书·袁术传》:“李傕 入 长安,欲结 术 为援,乃授以左将军,假节,封 阳翟侯。”《晋书·职官志》:“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周书·泉企传》:“孝昌 初,又加龙驤将军、假节、
    • 5.
      党狱释义:⒈古代指监禁、诛杀党人。明 高启《咏隐逸·陈留老父》:“汉 衰党狱起,朝柄在刑餘。”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宋 曾以道学替 金 元 治心,明 曾以党狱替 满清 箝口。”⒉指逮捕、杀戮反对党成员。邹鲁《洪宪之役》:“溯自二年讨 袁 军失败,袁世凯 大兴党狱,党人死者甚多,非党员被诬者亦不少。”
    • 6.
      兵诛释义:谓用兵和诛杀。
    • 7.
      击刺释义:⒈用戈矛劈刺。《书·牧誓》“不愆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孔 传:“伐谓击刺。”孔颖达 疏:“戈,谓击兵;矛,谓刺兵。故云伐谓击刺。”唐 刘知几《史通·模拟》:“王劭《齐志》述 高季式 破敌於 韩陵,追奔逐北,而云‘夜半方归,槊血满袖’。夫不言奋槊深入,击刺甚多,而但称‘槊血满袖’,则不闻者亦知其义矣。”宋 叶适《上西府书》:“使其民便於击刺,狃於兵革,遂悍而不反,若 秦 人之末世,固为非也。”⒉引申为攻伐,诛杀。宋 曾巩《菊曩二右班殿直制》:“尔能击刺丑类,献其首级,宜升位序,以奬尔劳。”清 黄遵宪《纪事》诗
    • 8.
      刑诛释义:按律诛杀;刑杀。
    • 9.
      夷诛释义:诛杀。
    • 10.
      威戮释义:恃其威势以诛杀。
    • 11.
      封刀释义:⒈谓授予使者诛杀大权。犹如俗称“尚方宝剑”,常以黄绫封裹,故称。⒉将刀封裹,意谓停止杀戮。
    • 12.
      屠剿释义:同“屠勦”。诛杀剿灭。
    • 13.
      屠勦释义:诛杀剿灭。
    • 14.
      屠斩释义:诛杀。
    • 15.
      屠溃释义:谓因畏诛杀而溃逃。
    • 16.
      戮挫释义:诛杀折辱。
    • 17.
      抉目东门释义: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谗诛杀。同“抉目吴门”。
    • 18.
      抉目吴门释义: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谗诛杀。
    • 19.
      抉目悬门释义: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谗诛杀。同“抉目吴门”。
    • 20.
      抉目胥门释义:抉:剔出;目:眼睛。 指忠臣被谗诛杀。同“抉目吴门”。

诛杀(zhush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诛杀是什么意思 诛杀读音 怎么读 诛杀,拼音是zhū shā,诛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诛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