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膜拜 膜拜的意思
bài

膜拜

简体膜拜
繁体
拼音mó bài
注音ㄇㄛˊ ㄅㄞ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ó,(1) 动植物体内像薄皮的组织。【组词】:肋膜。耳膜。黏膜。苇膜。(2) 〔膜拜〕跪在地上高举双手虔诚地行礼。(3) 像膜的薄皮。【例句】:牛奶表面结了一层薄膜。

bài bái,(1) 表示敬意的礼节。【例句】: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拜忏。礼拜。回拜。(2) 恭敬地。【组词】:拜托。拜谢。拜读。拜别。拜谒(❶拜见;❷瞻仰陵墓、碑碣)。(3) 行礼祝贺。【组词】:拜年。拜寿。(4) 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例句】:拜将(jiàng)。拜相(xiàng )。拜师。拜把子。(5) 姓。

基本含义

表示极度敬仰、崇拜、佩服。

膜拜的意思

膜拜 [mó bài]

1. 合掌加额,长跪而拜。表示尊敬或畏服的礼式。

顶礼膜拜。

[worship; prostrate oneself before;]


国语词典

膜拜 [mó bài]

⒈ 跪在地上举两手伏地敬拜。

唐·白居易〈和微之诗·和送刘道士游天台〉诗:「斋心谒西母,膜拜朝东君。」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老和尚只得向前膜拜了九拜,说道:『且辞别了恩人,不死,当以厚报!』」

跪拜 敬拜


膜拜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敬拜释义:是指从思想、感觉、行为上对人、天使或神灵的尊崇、敬畏与钦服;用于对自己所尊敬的同辈人。
    • 2.
      跪拜释义:旧时一种礼节,跪在地上磕头。

膜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岳独尊释义:五岳独尊是泰山的称号,历来被视为显示泰山崇高地位的标志性赞语。历史上历代皇帝对泰山的顶礼膜拜,泰山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它是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是东方文明的代表,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
    • 2.
      教主释义:⒈泛指一个宗教的开创者或宗教领袖。⒉指一些宗教团体、膜拜组织的首领或头目。
    • 3.
      文昌寺释义:位于四川省安岳县周礼镇,座东向西,距县城四十五公里,距内江四十公里,初名文昌宫,供奉文昌帝君,为学子祈祷膜拜之所。
    • 4.
      日食传说释义:作为自然界最壮观的1之一,日全食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好奇、恐惧甚至是膜拜的对象。
    • 5.
      膜呗释义:边膜拜边歌颂佛的功德。
    • 6.
      膜拜大神释义:膜拜古代的拜礼。 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膜拜大神”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 7.
      膜拜释义:宗教活动中的一种顶礼形式,表示极端恭敬、虔诚。参见〔顶礼膜拜〕
    • 8.
      跪膜释义:下跪膜拜。
    • 9.
      金狄释义:⒈金人。铜铸的人像。《文选·张衡<西京赋>》:“高门有閌,列坐金狄。”李善 注:“金狄,金人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按 秦始皇 二十六年,长狄十二,见於 临洮,长五丈餘,以为善祥,铸金人十二以象之,各重二十四万斤,坐之宫门之前,谓之金狄。”唐 李商隐《石城》诗:“玉童收夜钥,金狄守更筹。”清 孙中岳《大侄书金陵回即走西安怅然念之》诗:“故宫荒草埋金狄,客路秋风动石鲸。”⒉借指佛或佛教。《旧唐书·武宗纪》:“一朝隳残金狄,燔弃胡书,结怨於膜拜之流,犯怒於鄙夫之口。”宋 苏轼《赠梁道人》诗:“
    • 10.
      顶手释义:⒈犹言顶礼膜拜。唐 黄滔《题宣一僧正院》诗:“吾曹来顶手,不合不题诗。”⒉指代理人。廖仲恺《广东都市土地税条例草案·总则》:“铺底权利人,即铺底顶手所有人。”廖仲恺《广东都市土地税条例草案·总则》:“有铺底关係宅地之普通地税,其土地所有人应照年租十二倍缴纳。其铺底权利人应照铺底顶手金额缴纳。”
    • 11.
      顶礼释义:跪下,两手伏在地上,用头顶着所尊敬的人的脚,是佛教徒最高的敬礼:顶礼膜拜(比喻对人特别崇敬,今多用于贬义)。

膜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岳独尊释义:五岳独尊是泰山的称号,历来被视为显示泰山崇高地位的标志性赞语。历史上历代皇帝对泰山的顶礼膜拜,泰山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它是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是东方文明的代表,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
    • 2.
      教主释义:⒈泛指一个宗教的开创者或宗教领袖。⒉指一些宗教团体、膜拜组织的首领或头目。
    • 3.
      文昌寺释义:位于四川省安岳县周礼镇,座东向西,距县城四十五公里,距内江四十公里,初名文昌宫,供奉文昌帝君,为学子祈祷膜拜之所。
    • 4.
      日食传说释义:作为自然界最壮观的1之一,日全食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好奇、恐惧甚至是膜拜的对象。
    • 5.
      膜呗释义:边膜拜边歌颂佛的功德。
    • 6.
      膜拜大神释义:膜拜古代的拜礼。 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膜拜大神”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 7.
      膜拜释义:宗教活动中的一种顶礼形式,表示极端恭敬、虔诚。参见〔顶礼膜拜〕
    • 8.
      跪膜释义:下跪膜拜。
    • 9.
      金狄释义:⒈金人。铜铸的人像。《文选·张衡<西京赋>》:“高门有閌,列坐金狄。”李善 注:“金狄,金人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按 秦始皇 二十六年,长狄十二,见於 临洮,长五丈餘,以为善祥,铸金人十二以象之,各重二十四万斤,坐之宫门之前,谓之金狄。”唐 李商隐《石城》诗:“玉童收夜钥,金狄守更筹。”清 孙中岳《大侄书金陵回即走西安怅然念之》诗:“故宫荒草埋金狄,客路秋风动石鲸。”⒉借指佛或佛教。《旧唐书·武宗纪》:“一朝隳残金狄,燔弃胡书,结怨於膜拜之流,犯怒於鄙夫之口。”宋 苏轼《赠梁道人》诗:“
    • 10.
      顶手释义:⒈犹言顶礼膜拜。唐 黄滔《题宣一僧正院》诗:“吾曹来顶手,不合不题诗。”⒉指代理人。廖仲恺《广东都市土地税条例草案·总则》:“铺底权利人,即铺底顶手所有人。”廖仲恺《广东都市土地税条例草案·总则》:“有铺底关係宅地之普通地税,其土地所有人应照年租十二倍缴纳。其铺底权利人应照铺底顶手金额缴纳。”
    • 11.
      顶礼释义:跪下,两手伏在地上,用头顶着所尊敬的人的脚,是佛教徒最高的敬礼:顶礼膜拜(比喻对人特别崇敬,今多用于贬义)。

膜拜造句

1.忠肝义胆关云长,让我如何不膜拜

2.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对于他们心中所信仰的东西都顶礼膜拜

3.让我所有的诗歌,聚集起不同的调子,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成为一股洪流,倾注入静寂的大海。

4.像七月的湿云,带着未落的雨点沉沉下垂,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让我的全副心灵在你的门前俯伏。

5.杰出是幸福,被人推崇被人膜拜,体味掌控生活的快感。

6.希望膜拜日本的朋友们能够更爱自己的国家和同胞。

7.又一个青年女子,顶礼膜拜,行状举止,仿佛悲娘。

8.见到您,我顿时感到自惭幸亏,有种向您顶礼膜拜的冲动,虽然我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但请允许我对您俯首称臣。

9.关公的忠义仁勇,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

膜拜(mob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膜拜是什么意思 膜拜读音 怎么读 膜拜,拼音是mó bài,膜拜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膜拜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