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荆 [mǔ jīng]
1. 植物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果实和叶皆可入药。茎干坚劲,古以为刑杖。
牡荆 引证解释
⒈ 植物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布于我国 长江 以南各省。果实和叶皆可入药。茎干坚劲,古以为刑杖。
引《史记·孝武本纪》:“其秋,为伐 南越,告祷 泰一,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欒﹞丛生,可为杖棰者,谓之‘牡欒’,又名‘黄荆’,即《本草》‘牡荆’是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牡荆》:“古者刑杖以荆,故字从刑。其生成丛而疏爽,故又谓之楚…… 荆楚 之地,因多产此而名也。”
牡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大荆释义:⒈植物名,即牡荆。 《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东昏侯 自为市録事,小有得失,妃则予杖;乃敕虎賁不得进大荆、实中荻。”胡三省 注:“大荆,牡荆也,俗谓之黄荆,以为箠杖。”⒉指今 陕西 富平县 境内的 荆山。在 甘泉山(今 陕西 淳化 境)之南。汉 王褒《甘泉宫颂》:“甘泉山,天下显敞之名处也,前接 大荆,后临北极。”
- 2.
楚豆释义:牡荆果实。一般供药用,亦可食用。
- 3.
登龙释义:⒈登天的龙。《史记·孝武本纪》:“其秋,为伐 南越,告祷泰一,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天一三星,为泰一锋,名曰‘灵旗’。”⒉乘龙。唐 李白《箜篌谣》:“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⒊同“登龙门”。唐 王季友《酬李十六岐》诗:“于何车马日憧憧,李膺 门馆争登龙。”宋 苏辙《欧阳太师挽词》:“推轂诚多士,登龙盛一时。”清 孔尚任《桃花扇·媚座》:“这恩荣锡衮封圭,不比那登龙御 李。”鲁迅《花边文学·小品文的生机》:“其中固然有虽曾附骥,终未登龙的‘名人’,或扮作黑头,而实是真正的丑脚的打诨,但也有热心人的
- 4.
白荆释义:灌木名。牡荆的一种。
- 5.
锋旗释义:亦作“鏠旗”。灵旗上有太一、招摇、天蜂三星。古代用以敬神,使进军讨伐取胜。《汉书·郊祀志上》:“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太一三星,为泰一鏠旗。”宋 岳珂《桯史·开禧北伐》:“时鏠旗深入,未有所底。”明 刘基《处州石末公德政碑颂》:“鏠旗所指,百怪走藏。”章炳麟《春秋左传读·哀公篇·获其蠭旗》:“哀 二年:‘获其蠭旗。’案:《天文志》云:‘杓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摇;一外为盾,天蠭。’(《天官书》作锋,锋本字,蠭借字。)‘矛、盾动摇,角大,兵起。’《上曲礼》:‘“招摇”在上,急缮其怒。’注:‘画招摇星於
- 6.
黄荆释义:木名。 牡荆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