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擿伏 擿伏的意思

擿伏

简体擿伏
繁体
拼音tī fú
注音ㄊㄧ ㄈ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ī zhāi zhì,(1) 挑出。【例句】:“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2) 挑剔;指摘。【例句】:“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吹毛求瑕。”(3) 指使。【例句】:“卫将军(王)商密擿永令发去。”(4) 揭发。【例句】:发奸擿伏(揭露隐秘罪恶)。(5) 搜索。(6) 探。(7) 剖开;分。(8) 捶。(1) 搔,挠。(2) 搔头,即簪子。【例句】:“簪以玳瑁为擿。”(3) 古同“掷”,投掷。【例句】:“擿玉毁珠。” ◎ 古同“摘”。【例句】:“绿桑擿椹。”

fú,(1) 趴,脸向下,体前屈。【组词】:伏卧。伏案读书。(2) 低下去。【组词】:此起彼伏。(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组词】: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组词】:降伏。降龙伏虎。(5) 隐藏。【组词】:伏兵。埋伏。(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组词】:伏日。伏旱。伏暑。伏天。(7) 姓。

擿伏的意思

擿伏 [tī fú]

1. 揭露隐秘的坏事。

擿伏 引证解释

⒈ 揭露隐秘的坏事。参见“发姦擿伏”。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慕 张生 之擿伏,挹 边延 之励精。”
《南史·王籍传》:“仕 齐 为 餘杭 令,政化如神,善於擿伏,自下莫能欺也。”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服叛怀远,擒姦擿伏。”


国语词典

擿伏 [tī fú]

⒈ 举发隐匿的坏人坏事。

《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皆此类也。」


擿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发奸露覆释义:同“發姦擿伏”。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序》:“竊怪二千年來,通人大儒,肩背相望,而咸爲瞀惑,無一人焉發奸露覆,雪先聖之沈冤,出諸儒於雲霧者,豈聖制赫暗有所待邪?”
    • 2.
      发奸摘伏释义:同“發姦擿伏”。 《魏书·良吏传·宋世景》:“民間之事,巨細必知,發姦摘伏,有若神明。”《旧唐书·良吏传上·贾敦颐》:“又發姦摘伏,有若神明。”
    • 3.
      发奸摘覆释义:同“發姦擿伏”。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二》:“彼鋪張於條教號令之末,矜詡於發姦摘覆之神,曷足語知道?”
    • 4.
      发奸擿伏释义:揭发隐藏的坏 人坏事。 形容吏治精明。《汉书·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 擿(tī):揭发。伏:隐瞒的坏事。
    • 5.
      擒擿释义:见“擒奸擿伏”。
    • 6.
      擿伏发隐释义:擿:揭露。伏:隐藏。发:揭发。隐:隐蔽。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亦作“擿奸发伏”、“擿伏发奸”。
    • 7.
      理冤擿伏释义:理冤擿伏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伸雪冤屈,揭发隐秘的坏事
    • 8.
      遗慝释义:谓留下邪恶。明 文徵明《周康僖公传》:“在 山西 逾年,扶微兴怀,随事贯理,擿伏发蔽,不容遗慝。”

擿伏(zhi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擿伏是什么意思 擿伏读音 怎么读 擿伏,拼音是tī fú,擿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擿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