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制服 制服的意思
zhì

制服

简体制服
繁体
拼音zhì fú
注音ㄓˋ ㄈ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规定。【组词】: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2) 限定,约束,管束。【组词】: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3) 法规,制度。【例句】:民主集中制。公有制。(4) 造,作。【组词】: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 )制。(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例句】: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组词】:制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制。

fú fù,(1) 衣裳。【组词】:服装。制服。(2) 穿衣裳。【组词】: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3) 作,担任。【组词】:服务。服刑。服兵役。(4) 顺从。【组词】:信服。佩服。降(xiáng )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5) 习惯,适应。【组词】:不服水土。(6) 吃(药)。【组词】:内服。(7) 乘,用。【例句】:服牛乘(chéng )马。(8) 姓。 ◎ 量词,指中药(亦作“付”)。【组词】:两服药。

基本含义

指战胜、征服、克服对手或困难。

制服的意思

制服 [zhì fú]

1. 制伏。

被空袭所制服。

[ subdue; bring under control; ]

2. 军人、学生等穿的有规定式样的服装。

学生制服。

[ uniform; ]

制服 引证解释

⒈ 古时依社会地位的高低规定服饰样式。

《管子·立政》:“度爵而制服,量禄而用财。”
汉 贾谊 《新书·服疑》:“制服之道,取至适至和以予民,至美至神进之帝,奇服文章以等上下而差贵贱。”

⒉ 指丧服。

《后汉书·袁閎传》:“及母殁,不为制服设位,时莫能名,或以为狂生。”
《南史·张畅传》:“佩之 被诛, 畅 驰出奔赴,制服尽哀,为论者所美。”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既溺,里人大呼求救,得其尸已死,即号慟,为之制服如兄弟,厚为棺敛,送终之礼甚备。”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兄弟之妻无服》:“独兄弟之妻不为制服者,以其分亲而年相亚。”

⒊ 军人、干部、学生等穿着的有规定式样的服装。

沙汀 《凶手》:“傍晚时候,他看见他一个人从连长室里退出来,垂头丧气,胁下挟着一套制服。”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五章:“李风 先跳下车,接着从车里跳出三个人,一律穿着整洁的蓝制服, 中国 布鞋。”

⒋ 用强力使之驯服。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当是之时,诸侯相伐,兵刃交错,弓矢之威不能制服。”
宋 苏洵 《几策·审势》:“其上之人卒不悟区区守姑息之道,而望其能以制服强国,是谓以弱政济弱势。”
巴金 《家》九:“学生也不是容易被人制服的。”


国语词典

制服 [zhì fú]

⒈ 规定式样的服装。如学生制服、警察制服

礼服 号衣 军服 校服 克服 驯服 治服 制胜 征服

⒉ 制定服装。

《管子·立政》:「度爵而制服,量禄而用财。」

⒊ 在父母丧期中穿的丧服。

《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诏书所以为制服之科者,盖崇化厉俗,以弘孝道也。」

⒋ 用力量使人屈服。


制服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克服释义:⒈用坚强的意志和力量战胜(缺点、错误、坏现象、不利条件等):克服急躁情绪。克服不良习气。群策群力,克服重重困难。⒉克制;忍受(困难):这儿的生活条件不太好,请诸位克服一下。
    • 2.
      军服释义:军人穿的制服。
    • 3.
      制胜释义:取胜;战胜:出奇制胜。 制胜敌人。
    • 4.
      号衣释义:旧时兵士、差役等所穿的带有标记的衣服。
    • 5.
      征服释义:⒈用武力使(别的国家、民族)屈服。征服洪水。⒉(意志、感染力等)使人信服或折服: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征服了观众。
    • 6.
      校服释义:学校规定的统一式样的学生服装。
    • 7.
      治服释义:⒈办理丧事。⒉准备行装。⒊制服。
    • 8.
      礼服释义:在庄重的场合或举行仪式时穿的服装。
    • 9.
      驯服释义:⒈顺从:猫是很驯服的。⒉使顺从:这匹野马终于被他驯服了。

制服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便服释义:⒈日常穿的服装(区别于“礼服、制服”等)。⒉专指中式服装。

制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物一制释义: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
    • 2.
      三道头释义:指旧 上海 租界里的外国警察头目,因制服臂章上有三条横的标记,故称。
    • 3.
      两道头释义:旧时指低级警官。因其制服袖口有两道色杠,故称。
    • 4.
      以华制华释义:旧指外国侵略者利用 中国 人来制服 中国 人的政策。
    • 5.
      以弱制强释义: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6.
      以弱毙强释义:用弱小的力量制服强大的力量。
    • 7.
      以柔制刚释义:以:用。柔:柔和。制:制服。刚:刚强。用柔和的办法去制服刚强的。
    • 8.
      伏龙观释义:古建筑名。在 四川省 灌县 城西 都江堰 离堆 北端。相传 战国 秦 蜀郡 守 李冰 父子治水,曾制服 岷江 孽龙,锁于 离堆 下 伏龙潭 中。后人立祠祭祀。北宋 初改为 伏龙观。现有殿宇三重,为 清 代重修。大殿内有 李冰 石像,造于 东汉 灵帝 建宁 元年。
    • 9.
      便服释义:⒈日常穿的服装(区别于“礼服、制服”等)。⒉专指中式服装。
    • 10.
      便衣释义:⒈平常人的服装(区别于军警制服)。 ⒉(便衣儿)身着便衣执行任务的军人、警察等。
    • 11.
      公服释义:旧时官吏的制服。 《左传·闵公二年》“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晋 杜预 注:“偏衣,左右异色,其半似公服。”《北史·魏纪三》:“﹝ 太和 十年﹞夏四月辛酉朔,始制五等公服。”《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四年》载此事,胡三省 注云:“公服,朝廷之服;五等,朱,紫,緋,緑,青。”《水浒传》第九十回:“宋江、卢俊义 俱各公服,都在待漏院伺候早朝,随班行礼。”许地山《女儿心》一:“﹝两夫妇﹞表告了 满洲 诸帝之灵,才退入内堂,把公服换下来。”
    • 12.
      六丁六甲释义:道教神名。 道教认为六丁(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是阴(女)神,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是阳(男)神,为天帝所役使,能制服鬼神。
    • 13.
      军服释义:军人穿的制服。
    • 14.
      制伏释义:用强力压制使驯服。 也作制服。
    • 15.
      制服呢释义:用粗毛纱织成的呢子。多半是斜纹的,质地紧密,两面都有绒毛,主要用来做秋冬季制服。
    • 16.
      劫制天下释义:劫:强迫;制:制服。以武力制服天下。
    • 17.
      口袋释义:⒈用布、皮等做成的装东西的用具:面口袋。纸口袋儿。⒉衣兜:这件制服上有四个口袋儿。
    • 18.
      后发制人释义:指先让一步,等对方动手暴露了弱点,再加以反击,制服对方。制:制服,控制。
    • 19.
      呢子释义:一种较厚较密的毛织品,多用来做制服、大衣等。
    • 20.
      呪厌释义:古代僧、道、方士以念咒语制服人或物的法术。

制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物一制释义: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
    • 2.
      三道头释义:指旧 上海 租界里的外国警察头目,因制服臂章上有三条横的标记,故称。
    • 3.
      两道头释义:旧时指低级警官。因其制服袖口有两道色杠,故称。
    • 4.
      以华制华释义:旧指外国侵略者利用 中国 人来制服 中国 人的政策。
    • 5.
      以弱制强释义: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6.
      以弱毙强释义:用弱小的力量制服强大的力量。
    • 7.
      以柔制刚释义:以:用。柔:柔和。制:制服。刚:刚强。用柔和的办法去制服刚强的。
    • 8.
      伏龙观释义:古建筑名。在 四川省 灌县 城西 都江堰 离堆 北端。相传 战国 秦 蜀郡 守 李冰 父子治水,曾制服 岷江 孽龙,锁于 离堆 下 伏龙潭 中。后人立祠祭祀。北宋 初改为 伏龙观。现有殿宇三重,为 清 代重修。大殿内有 李冰 石像,造于 东汉 灵帝 建宁 元年。
    • 9.
      便服释义:⒈日常穿的服装(区别于“礼服、制服”等)。⒉专指中式服装。
    • 10.
      便衣释义:⒈平常人的服装(区别于军警制服)。 ⒉(便衣儿)身着便衣执行任务的军人、警察等。
    • 11.
      公服释义:旧时官吏的制服。 《左传·闵公二年》“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晋 杜预 注:“偏衣,左右异色,其半似公服。”《北史·魏纪三》:“﹝ 太和 十年﹞夏四月辛酉朔,始制五等公服。”《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四年》载此事,胡三省 注云:“公服,朝廷之服;五等,朱,紫,緋,緑,青。”《水浒传》第九十回:“宋江、卢俊义 俱各公服,都在待漏院伺候早朝,随班行礼。”许地山《女儿心》一:“﹝两夫妇﹞表告了 满洲 诸帝之灵,才退入内堂,把公服换下来。”
    • 12.
      六丁六甲释义:道教神名。 道教认为六丁(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是阴(女)神,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是阳(男)神,为天帝所役使,能制服鬼神。
    • 13.
      军服释义:军人穿的制服。
    • 14.
      制伏释义:用强力压制使驯服。 也作制服。
    • 15.
      制服呢释义:用粗毛纱织成的呢子。多半是斜纹的,质地紧密,两面都有绒毛,主要用来做秋冬季制服。
    • 16.
      劫制天下释义:劫:强迫;制:制服。以武力制服天下。
    • 17.
      口袋释义:⒈用布、皮等做成的装东西的用具:面口袋。纸口袋儿。⒉衣兜:这件制服上有四个口袋儿。
    • 18.
      后发制人释义:指先让一步,等对方动手暴露了弱点,再加以反击,制服对方。制:制服,控制。
    • 19.
      呢子释义:一种较厚较密的毛织品,多用来做制服、大衣等。
    • 20.
      呪厌释义:古代僧、道、方士以念咒语制服人或物的法术。

制服造句

1.王警官赤手空拳就制服了歹徒,真是了不起。

2.占据高地,以逸待劳,主动回击,以制服来犯之敌。

3.这伙歹徒利令智昏,竟然在光天化日下公然抢劫,当场被制服送警法办。

4.各航空公司的机组制服各有千秋。

5.警方用声东击西的方法,将匪首制服

6.歹徒持枪对准了人群,在这性命交关的时刻,警察叔叔制服了他。

7.如果想要制服对方,我们可以先投其所好,再窥其弱点。

8.他个子不高,身上穿着制服,头发梳得很柔顺,说起话来油腔滑调。

9.我知道我们没有掌握他什么犯罪的真凭实据来制服他。

10.铁人王进喜表示,“干”,就是破釜沉舟也要制服井喷,保证油井安全出油。

11.他穿制服真显得英姿焕发。

12.见义勇为的小华徒手制服了持刀的歹徒,将赃物还给了受害人。

13.这位青年赤手空拳制服了歹徒,本领真是高强!

14.小王是个优秀的警员,曾经赤手空拳地制服三个暴徒。

15.王警官与歹徒展开了殊死搏斗,在众人的帮助下,制服了歹徒。

16.穿着美国军官制服而脑子却不用在这上面,你们就会迷失自我。

17.他个子不高,身上穿着制服,头发梳得很柔顺,说起话来其应若响。

18.哥哥身穿藏蓝色的制服,焦急地等着我和妈妈。

19.警察徒手与歹徒搏斗,终于将他制服

20.我们不能让这家伙继续为非作歹,要想法制服他。

制服(zhi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制服是什么意思 制服读音 怎么读 制服,拼音是zhì fú,制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制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