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国威 国威的意思
guówēi

国威

简体国威
繁体國威
拼音guó wēi
注音ㄍㄨㄛˊ ㄨㄟ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wēi,(1) 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组词】:威力。威风。权威。(2) 凭借力量或势力。【组词】:威胁。威慑。

基本含义

国家的威严和威力。

国威的意思

国威 [guó wēi]

1. 国家的名望声威。也指军力而言。

大振国威。

[national power and influence; national prestige;]

国威 引证解释

⒈ 国家的威势或威严。

《管子·法禁》:“同人心,一国威,齐士义。”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公为元帅,仗国威以讨之。”
《旧唐书·牛徽传》:“万一蹉跌,挫国威也。”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后序》:“苟自强之有策,和亦无损於国威。”


国语词典

国威 [guó wēi]

⒈ 国家的声威。


国威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威名释义:因有惊人的力量或武功而得到的很大的名望:威名远扬。

国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国威释义:国家的声威:大振国威。
    • 2.
      奕祀释义:亦作“奕禩”。世代,代代。清 胡鸣玉《订讹杂录·奕禩》:“禩同祀,商 谓年为祀。奕禩,犹奕世也。”清 曾国藩《送周荇农南归序》:“国家承平奕禩,列圣修礼右文。”清 林则徐《密陈夷务不能歇手片》:“仰见圣主内本外末,不言有无,诚足昭垂奕禩。”清 雷昭性《名说》:“旷观数千年歷史,横览五大洲人物,其中有享鸿名而喧传于奕祀者,必能宣扬其国威。”
    • 3.
      宦橐释义:犹宦囊。指因做官而得到的钱财。《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遐叔 ﹞对 白氏 道:‘我先人出仕三十餘年,何尝有此宦橐!我一来家世清白,二来又是儒素。只前次所赠,以足度日,何必又要许多!’”明 沉德符《野获编·府县·邑令轻重》:“就中邑令,尤为人所乐就。盖宦橐之入,可以结交要路,取誉上官。”清 赵翼《拟老杜诸将之作》诗:“时平宦橐穷民力,乱起兵尘费国威。”清 钱泳《履园丛话·报应·孽报》:“不数年太守死,而美人星散,宦橐萧然。”
    • 4.
      家备释义:臣下私家的军队。《左传·哀公十四年》:“宋 桓魋 ……请享公焉。以日中为期,家备尽往。”杨伯峻 注:“谓 魋 以其私家之兵甲尽往享所。”《汉书·毌将隆传》:“今 贤 等便僻弄臣,私恩微妾,而以天下公用给其私门,契国威器共其家备。”
    • 5.
      微妾释义:犹贱妾。《汉书·毋将隆传》:“今 贤 等便僻弄臣,私恩微妾,而以天下公用给其私门,契国威器共其家备,民力分於弄臣,武兵设於微妾,建立非宜,以广骄僭,非所以示四方也。”《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四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余谓 隆 引 孔子 之言,以谓武库兵器不当以共臣妾之家,犹歌《雍》不当在三家之堂也。”
    • 6.
      拾地芥释义:《汉书·夏侯胜传》:“胜 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青紫,古时公卿服色。借指高官显爵。后以“拾地芥”比喻取之极易。《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輜軿青紫,如拾地芥。”刘良 注:“取之易如拾地草也。”《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凭藉国威,取 王世充 如拾地芥耳!”胡三省 注引 颜师古 曰:“地芥,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俯而拾之,言易而必得也。”亦作“拾青”、“拾芥”。唐 薛逢《邻相反行》:“涉书猎史无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唐 柳宗元《为裴中丞伐黄
    • 7.
      挑取释义:⒈独取。《后汉书·陈龟传》:“大将军 梁冀 与 龟 素有隙,譖其沮毁国威,挑取功誉。”李贤 注:“挑取犹独取也。”⒉挑选。《清会典事例·宗人官·授官》:“康熙 三十年,奉旨挑取八旗十五善射人等。”
    • 8.
      政条释义:犹政令。 《元史·杨惟中传》:“﹝ 杨惟中 ﹞年二十,奉命使西域三十餘国,宣畅国威,敷布政条。”明 高启《送董湖州》诗:“政条民乍识,赋籍吏初呈。”
    • 9.
      朝化释义:朝廷的政教和风化。 《三国志·蜀志·马超传》:“其明宣朝化,怀保远邇,肃慎赏罚,以篤 汉 祜,以对于天下。”《晋书·四夷传序》:“既而 惠皇 失德,中宗 迁播,凶徒分据,天邑倾沦,朝化所覃,江 外而已。”《北史·韩禽传》:“申国威於万里,宣朝化於一隅,使东南之人俱出汤火,数百年贼旬日廓清,专是公之功也。”
    • 10.
      桡败释义:失败;挫败。《左传·成公二年》:“畏君之震,师徒橈败。”《新唐书·陆贽传》:“今财匱於中,人劳未瘳,而欲发师徒以犯猎寇境,復其侵疆,攻其坚城,前有胜负未必之虞,后有餽运不继之患,万一橈败,适所以启戎心,挫国威也。”
    • 11.
      武昭释义:⒈谓武功。《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功高而人乐其成,业广而敌怀其德。武昭既敷,文算又洽,推是道也,天下其孰能当之哉!”⒉汉武帝、汉昭帝 的并称。清 龚自珍《汉朝儒生行》:“武 昭 以还国威壮,狗监膺媒尽边将。”
    • 12.
      玻璃动物园释义:剧本。美国威廉斯作于1944年。制鞋工人汤姆的姐姐劳拉是瘸腿的残疾人,整日收集玩弄玻璃动物玩具。母亲要求汤姆为姐姐物色婚姻对象。汤姆带同事吉姆回家吃饭。吉姆唤醒了劳拉压抑的热情,然而吉姆却早已有了未婚妻。绝望的劳拉送给吉姆一只断了角的玻璃独角兽作为纪念。
    • 13.
      胙土释义:指帝王将土地赐封功臣宗室,以酬其勋劳。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孔颖达 疏:“胙,训报也。有德之人,必有美报。报之以土,谓封之以国。”南朝 宋 谢灵运《谢封康乐侯表》:“亡祖奉国威灵,董符戎重,尽心所事,尅黜祸乱,功参盘鼎,胙土南服。”明 张四维《双烈记·策封》:“更封妻荫子,加爵封王,分茅胙土。”
    • 14.
      衔奉释义:⒈奉行。《公羊传·文公十四年》“称行人而执者以其事执也”汉 何休 注:“以其所衔奉国事执之。”⒉秉承。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丞相衔奉国威,为人除害。”

国威(guow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国威是什么意思 国威读音 怎么读 国威,拼音是guó wēi,国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国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