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见 [chuàng jiàn]
1. 独到的见解。
英[original idea;]
创见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剏见”。亦作“剙见”。第一次出现。
引《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休烈浹洽,符瑞众变,期应绍至,不特创见。”
李善 注引 文颖 曰:“不独一物造见也。”
⒉ 亦作“剏见”。亦作“剙见”。
⒊ 少见;初见。
引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八》:“一日,父子东归,初无奇节,初非甚高难行之事,送者车数百两,至泣下咨嗟。至写为图画以传,岂出其剏见故耶!”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林·正统戊辰庶常》:“而用户部左侍郎 奈亨,係吏员,太常少卿 程南云,係习字人,俱为创见。”
《品花宝鉴》第五回:“子云、次贤 领着他到园内逛了一逛,这些房屋与那舖设古玩等物,都是平生创见,倒细细的游玩了一会。”
鲁迅 《<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评语》:“凡 欧美 四十七家著作,国别计十有四,其中 意、西、瑞典、荷兰、塞尔维亚,在 中国 皆属创见,所选亦多佳作。”
⒋ 独到的见解。
引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著述·季汉书》:“可见前人识见,高出后学,遇事便出手做成。盖不特 谢生 之书,非出剏见,即 吴 之旧本,亦徒自苦耳。”
艾芜 《对目前文艺的一点感想》:“一个文艺工作者,最怕没创见。”
国语词典
创见 [chuàng jiàn]
⒈ 前所未有的事。
引《品花宝鉴·第五回》:「这些房屋与那些铺设古玩等物,都是生平创见,倒细细的游玩了一会。」
⒉ 独创的见解。
例如:「论文最怕没有创见。」
创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创见释义:独到的见解:他对明清文学的研究很有创见。
- 2.
思想家释义: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有独创见解并能自成体系的人。
- 3.
戚继光释义:(1528—1588)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今蓬莱)人。1555年率领由农民和矿工组成的军队,转战于闽、浙、粤等地,抗击倭寇。在沿海人民的有力支持下,经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基本上扫平了倭寇之患。1567年调北方镇守蓟州。他对练兵、治械、阵图等都有创见。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
- 4.
拾人唾涕释义:比喻自己没有创见,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见解。同“拾人涕唾”。
- 5.
拾人涕唾释义:涕唾:鼻涕唾沫。比喻自己没有创见,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见解。
- 6.
标新取异释义:标:检举;异:特别的。 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有创见。
- 7.
童第周释义:(1902—1979)中国现代实验胚胎学家,实验胚胎学的开创者之一。浙江鄞县人。早期在脊索动物、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卵子发育能力的研究方面,有独创性发现。20世纪50年代系统研究文昌鱼的卵子发育规律,丰富了实验胚胎学理论。60年代后,研究细胞质与细胞核在鱼类个体发育、细胞分化和性状遗传中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独特创见。此外,在研究海洋有害生物的防治、经济水产动物的人工养殖、经济鱼类育种的新途径等方面也做出了贡献。
- 8.
衆变释义:⒈众多的变异。《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休烈液洽,符瑞众变,期应绍至,不特创见。”颜师古 注:“言符瑞众多,应期相续而至,不独初创而见也。”《后汉书·苏竟传》:“图讖之占,众变之验,皆君所明。”⒉多而有变化。南朝 宋 鲍照《舞鹤赋》:“众变繁姿,参差洊密。”
创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创见释义:独到的见解:他对明清文学的研究很有创见。
- 2.
思想家释义: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有独创见解并能自成体系的人。
- 3.
戚继光释义:(1528—1588)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今蓬莱)人。1555年率领由农民和矿工组成的军队,转战于闽、浙、粤等地,抗击倭寇。在沿海人民的有力支持下,经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基本上扫平了倭寇之患。1567年调北方镇守蓟州。他对练兵、治械、阵图等都有创见。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
- 4.
拾人唾涕释义:比喻自己没有创见,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见解。同“拾人涕唾”。
- 5.
拾人涕唾释义:涕唾:鼻涕唾沫。比喻自己没有创见,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见解。
- 6.
标新取异释义:标:检举;异:特别的。 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有创见。
- 7.
童第周释义:(1902—1979)中国现代实验胚胎学家,实验胚胎学的开创者之一。浙江鄞县人。早期在脊索动物、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卵子发育能力的研究方面,有独创性发现。20世纪50年代系统研究文昌鱼的卵子发育规律,丰富了实验胚胎学理论。60年代后,研究细胞质与细胞核在鱼类个体发育、细胞分化和性状遗传中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独特创见。此外,在研究海洋有害生物的防治、经济水产动物的人工养殖、经济鱼类育种的新途径等方面也做出了贡献。
- 8.
衆变释义:⒈众多的变异。《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休烈液洽,符瑞众变,期应绍至,不特创见。”颜师古 注:“言符瑞众多,应期相续而至,不独初创而见也。”《后汉书·苏竟传》:“图讖之占,众变之验,皆君所明。”⒉多而有变化。南朝 宋 鲍照《舞鹤赋》:“众变繁姿,参差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