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六畜 六畜的意思
liùchù

六畜

简体六畜
繁体
拼音liù chù
注音ㄌ一ㄡˋ ㄔ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ù lù,(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例句】: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1) 〔六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2) 〔六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chù xù,(1) 养禽兽。【组词】:畜产。畜牧。畜养。(1) 禽兽,有时专指家养的禽兽。【组词】:畜肥。畜力。畜疫。幼畜。牲畜。家畜。畜生。六畜兴旺。

基本含义

六种家畜,指牛、马、羊、鸡、狗、猪。

六畜的意思

六畜 [liù chù]

1. 猪、牛、羊、马、鸡、狗六种禽畜;泛指家畜。

六畜会聚图。

[six domestic animals: pig、ox、goat, horse, fowl and dog;]

六畜 引证解释

⒈ 指马、牛、羊、鸡、狗、猪。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
杜预 注:“马、牛、羊、鸡、犬、豕。”
《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
郑玄 注:“六畜,六牲也。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

⒉ 泛指各种牲畜。

《淮南子·墬形训》:“其地宜禾,多牛羊及六畜。”
唐 拾得 《诗》之三:“昨日设箇斋,今朝宰六畜。”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六畜充庖,常理也;然杀之过当,则为恶业。”

⒊ 方言。詈词。畜生之意。

康濯 《灾难的明天》:“你个六畜!天老爷不下雨,也会打干雷劈死你的!”


国语词典

六畜 [liù chù]

⒈ 马、牛、羊、鸡、犬、猪六种牲畜。

《周礼·天官·庖人》:「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
汉·郑玄·注:「六畜,六牲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六畜充庖,常理也。然杀之过当,则为恶业。」

家畜


六畜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家畜释义: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兽类,如猪、牛、羊、马、骆驼、家兔、猫、狗等。广义的家畜也包括家禽。

六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牺释义:⒈三只纯色的牛。 《左传·僖公二十九年》:“介葛卢 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⒉指祭祀用的雁、鹜、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孔颖达 疏引 服虔 云:“三牺,鴈、鶩、雉。”一说指牛羊豕。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下》:“今案五牲,牛羊豕犬鸡也;三牺,牛羊豕也。”汉 班固《东都赋》:“於是荐三牺,效五牲;礼神祇,怀百灵。”
    • 2.
      五牲释义:⒈古代用作祭品的五种动物。即牛、羊、豕、犬、鸡。《左传·昭公十一年》:“五牲不相为用。”杜预 注:“五牲:牛、羊、豕、犬、鸡。”《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成五穀之名,序五牲之先后贵贱。”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洛水》:“帝游 洛水 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⒉指麋、鹿、麏、狼、兔。《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杜预 注:“麋、鹿、麏、狼、兔。”
    • 3.
      五道释义:⒈五路、五个方面。《南史·吕僧珍传》:“建武 二年,魏 军南攻,五道并进。”唐 王昌龄《塞上曲》:“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塲。”⒉五种方法。《吕氏春秋·孝行》:“养有五道:脩宫室,安牀笫,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龢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熟五穀,烹六畜,龢煎调,养口之道也;龢颜色,説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此五者,代进而厚用之,可谓善养矣。”⒊佛教谓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五处轮迴之所。见《菩萨处胎经》。道教亦承袭此说。见《云笈七籤》卷十。南朝 宋 鲍照《佛影颂
    • 4.
      人痾释义:旧谓生理变态或人事灾异。古称妖异影响六畜者为祸,影响人者为痾。见《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 5.
      优孟马谏释义:庄王说:“我的过失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吗!这该怎么办呢?”优孟说:“让我替大王用对待六畜的办法来安葬它。
    • 6.
      六扰释义:指六畜。
    • 7.
      六牲释义:即六畜:马、牛、羊、豕、犬、鸡。
    • 8.
      六畜不安释义:六畜:牛、马、羊、猪、鸡、狗。牲畜也不得安宁。形容骚扰得很厉害。
    • 9.
      六畜兴旺释义:六畜:牛、马、羊、猪、鸡、狗。指各种牲畜、家禽繁衍兴旺。
    • 10.
      六畜释义:指猪、牛、羊、马、鸡、狗,也泛指各种家畜、家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 11.
      兴旺释义:兴盛;旺盛:事业兴旺。六畜兴旺。
    • 12.
      博硕肥腯释义: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
    • 13.
      县师释义:⒈县军。《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年》:“议郎 曹纯 曰:‘今县师深入,难以持久。’”参见“县军”。⒉周 官名。地官之属。《周礼·地官·县师》:“县师,掌邦国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而辨其夫家人民田莱之数,及其六畜车輦之稽。”《墨子·迎敌祠》:“凡守城之法,县师受事。”
    • 14.
      善物释义:⒈谓能使兽畜繁盛、器具精良。《周礼·天官·宰夫》:“其足用长财善物者赏之。”郑玄 注:“物,畜兽也。”孙诒让 正义:“云‘物,畜兽也’者,谓庖人六畜六兽之属,若牛马之等,亦动物之种别也……当通晐动植器械之属,凡周於民之食用者皆是,不徒畜兽也。”⒉犹善事。好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
    • 15.
      垄竈释义:亦作“壠灶”。土灶,就地砌起的灶。《史记·滑稽列传》:“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壠灶为椁,铜歷为棺……衣以火光,葬之於人腹肠。”
    • 16.
      天产释义:⒈指动物,如六畜之类。⒉天然出产;天然产物。
    • 17.
      夭厉释义:亦作“夭癘”。因遭疾疫而早死。《管子·侈靡》:“人君寿以政年,百姓不夭厉。”尹知章 注:“厉,发疾也。”《汉书·严安传》:“草木畅茂,五穀蕃孰,六畜遂字,民不夭厉,和之至也。”颜师古 注:“厉,病也。”晋 挚虞《贤良对策》:“日月失行,夭癘不戒,此则阴阳之事,非吉凶所在也。”
    • 18.
      射天释义:史传某些暴君常用革囊盛血,悬而仰射,以示威武,与天争衡。《史记·殷本纪》:“帝 武乙 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又《龟策列传》:“﹝ 紂 ﹞杀人六畜,以韦为囊。囊盛其血,与人县而射之,与天帝争彊。”又《宋微子世家》:“君偃(康王)十一年,自立为王……盛血以韦囊,县而射之,命曰‘射天’。”后借以指暴虐和叛乱行为。《梁书·武帝纪上》:“至于悖礼违教,伤化虐人,射天弹路,比之犹善。”唐 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巴州严八使君五十韵》:“浪作禽填
    • 19.
      屠儿释义:对屠户的蔑称。《汉书·酷吏传·严延年》:“河南 号曰‘屠伯’”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邓展 曰:“延年 杀人如屠儿之杀六畜。”《法华经·安乐行品》:“莫亲近屠儿魁膾。”
    • 20.
      屠肆释义:⒈屠宰场;肉市。 汉 王充《论衡·讥日》:“海内屠肆,六畜死者日数千头。”唐 元结《哀丘表》:“街郭乱骨如古屠肆。”宋 王楙《野客丛书·杨胡有后》:“王莽 居摄,刚 解衣冠悬府门而去,遂亡命 交阯,隐於屠肆之间。”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梦道士》:“道遇市侩驱牛三头……问之,则将入屠肆矣。”⒉古星名。共二星,在天市垣内。

六畜(liux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六畜是什么意思 六畜读音 怎么读 六畜,拼音是liù chù,六畜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六畜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