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手 [gōng shǒu]
1. 宋代吏役名目的一种。又称弓箭手。宋初多差富户充当,为县尉所属武负责巡逻、缉捕之事。神宗时由差役改为雇役,空际已成募兵。元明因之。
3. 古时丈量地亩持步弓的人。
弓手 引证解释
⒈ 宋 代吏役名目的一种。又称弓箭手。 宋 初多差富户充当,为县尉所属武装,负责巡逻、缉捕之事。 神宗 时由差役改为雇役,空际已成募兵。 元 明 因之。参阅 王曾瑜 《宋朝兵制初探》三。
引宋 梅尧臣 《汝坟贫女》诗序:“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餘人。”
宋 洪迈 《夷坚己志·长垣妇人》:“开封 长垣县 两弓手适村野巡逴。”
《宋史·食货志上五》:“宋 因前代之制……以耆长、弓手、壮丁逐捕盗贼。”
《元史·兵志四》:“元 制,郡邑设弓手,以防盗也。”
《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杨温 打一看时,却是县司弓手五十来人,出巡到此。”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宋 曰衙前,督官物;曰耆长、曰壮丁,捕盗贼;曰散从、曰承符、曰弓手,任驱使,则役之而且虐用之矣。”
⒉ 古时丈量地亩持步弓的人。
引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清丈·责经手》:“丈地弓步不真,责之弓手。”
国语词典
弓手 [gōng shǒu]
⒈ 善于射箭的人。
近射手
⒉ 宋代由县尉统属,专门负责缉捕的士兵。
引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二·李元礼》:「李命弓手冥搜一民以充数,皆以赃满论死。」
《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董平取弓手回县,离不得遭断吃棒。」
弓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习以成性释义:⒈原谓养成习惯即成本性。北齐 刘昼《新论·风俗》:“人居此地,習以成性,謂之俗焉。”唐 白居易《策项》:“臣聞人無常心,習以成性;國無常俗,教則移風。”⒉一般用以指坏习惯不易改变。宋 司马光《乞罢保甲招置长名弓手札子》:“鄉村無賴子弟……飲博遊蕩,習以成性。”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由是而之習以成性,居官則不畏三尺,任職則不畏簡書,攫金則不畏市人。”
- 2.
巡盐释义:⒈巡查盐务。 《金史·食货志四》:“各路巡盐弓手不得自专巡捕,庶革诬罔之弊。”《元典章·户部八·盐课》:“今差巡盐官賷擎圣旨,前去开读。”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三·会场搜检》:“僕巡盐两 浙,曾试此生,拔为案首。”⒉御史职名之一。负责巡查盐务。《明史·职官志四》:“景泰 三年罢 长芦、两淮 巡盐御史,命抚、按官兼理。”《金瓶梅词话》第四八回:“蔡状元 见朝,又点了 两淮 巡盐。”
- 3.
巡绰释义:亦作“巡逴”。巡察警戒。宋 欧阳修《论麟州事宜札子》:“逐案不过三五十骑巡绰伏路,其餘坐无所为。”宋 洪迈《夷坚己志·长垣妇人》:“宣和 中,开封 长垣县 两弓手适村野巡逴,遇妇人携一猪蹄独行,为三狼所逐,叫呼求救。”元 曾瑞《留鞋记》第三折:“小僧当夜在寺中巡绰灯火,到 观音 殿内,见箇秀才睡在地下。”《通俗编·政治》引 明 杨慎《丹铅录》:“今之塲屋有巡绰官……则巡绰字非,当作巡逴。《乐府·伏知道<五更转>》:‘一更刁斗鸣,校尉逴连城。’正是巡警之义,此一大证也。”《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
- 4.
户长释义:宋 代负责督催赋税的乡官。 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四:“有一村,多豪户,税不可督,所差户长輒逃去。”《宋史·食货志上五》:“役法:役出於民,州县皆有常数。宋 因前代之制,以衙前主官物,以里正、户长、乡书手课督赋税,以耆长、弓手、壮丁逐捕盗贼…… 淳化 五年,始令诸县以第一等户为里正,第二等户为户长。”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少吏论》:“韩淲《涧泉日记》云:‘罢里正,而以催科之事委之户长。至有逃亡,使之偿补。为户长者,诚为可悯。’案,‘户长’,今改‘里书’、‘图差’。”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
- 5.
火里赤释义:蒙古语的译音。 意为弓手;带弓箭的人。
- 6.
耆长释义:亦称“耆户长”。古代差役名,职司逐捕盗贼。《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庚子,詔诸州併乡村率以百户为团,团置耆长三人。”胡三省 注:“耆,老也,每团以老者三人为之长。”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绍圣 元年,耆户长、壮丁復雇募法,不许以保正长、保丁充代。”《宋史·食货志上五》:“以里正,户长、乡书手课督赋税,以耆长、弓手、壮丁逐捕盗贼。”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胥吏》:“耆长、弓手、壮丁以逐捕盗贼,今弓兵捕盗之类。”
- 7.
职役释义:⒈犹职事。 多指较为低贱的职务。唐 白居易《首夏病间》诗:“内无忧患迫,外无职役羈。”《水浒传》第一一八回:“汝是 宋江 手下甚人?有何职役?今番为甚来献粮投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不懂得跑街是个甚么职役,先要问明。”⒉古代官府分派民户充当官差并供应财物的徭役。唐 大中 九年(公元855年)令州县作差科簿,按户等轮差。宋 职役分四类:(1)供应官物的,如衙前;(2)督课赋税的,如里正、户长、乡书手等;(3)逐捕盗贼的,如耆长、弓手、壮丁等;(4)供官府使唤的,如承符、人力、手力、散从等。熙
- 8.
虐用释义:犹虐待。过度地役使。《左传·隐公四年》:“夫 州吁 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蜀,蕞尔小国,土狭民寡,而 姜维 虐用其众。”《旧唐书·褚遂良传》:“高丽 莫离支贼杀其王,虐用其人。”清 恽敬《三代因革论七》:“﹝ 三代 之乡官、遂官﹞ 宋 曰衙前,督官物;曰耆长……曰弓手,任驱使。则役之且虐用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