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手迹 手迹的意思
shǒu

手迹

简体手迹
繁体手跡
拼音shǒu jì
注音ㄕㄡˇ ㄐ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ǒu,(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组词】: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2) 拿着。【组词】:人手一册。(3) 亲自动手。【组词】: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例句】: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组词】:国手。扒手。生产能手。(6) 小巧易拿的。【组词】:手枪。手册。

jì,(1) 脚印。【组词】:踪迹。足迹。血迹。笔迹。(2)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组词】:印迹。(3)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组词】:古迹。实迹。(4) 追寻踪迹。【例句】:“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5) 据实迹考知。【例句】:“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基本含义

手写的字迹。

手迹的意思

手迹 [shǒu jì]

1. 亲手写的字、画的画。

作者手迹。

[sb.’s original handwriting or painting;]

手迹 引证解释

⒈ 见“手迹”。亦作“手跡”。亦作“手蹟”。

⒉ 亲手写的墨迹。

《后汉书·循吏传序》:“﹝ 光武 ﹞其以手迹赐方国者,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
汉 马融 《与窦伯尚书》:“孟陵 奴来,赐书,见手跡,欢喜何量,见於面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门有车马客行》:“手迹可传心,愿尔篤行李。”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按,此跋乃先世父手蹟。”
袁鹰 《不灭的诗魂》:“两天后,小报登了这首诗,把手迹也制了版。”

⒊ 亲自从事;亲手去做。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私事,不辞剧易,所作必成,手迹整理,是谓执勤也。”

⒋ 手印在物体上的痕迹。


国语词典

手迹 [shǒu jì]

⒈ 手写的墨迹或所画的图画。也作「手迹」。

如:「这幅山水画是张大千的手迹。」


手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拓释义:谓一经触按。 传说 唐 大历 四年,回纥 请婚,崇徽 公主 赴可汗廷,道经 汾州,以手掌托石壁,遂留有痕迹。后因以入诗。唐 李山甫《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诗:“一拓纤痕更不收,翠微苍蘚几经秋。”
    • 2.
      亲迹释义:亲笔,手迹。
    • 3.
      冰解释义:⒈冰融化为水。 《汉书·赵充国传》:“﹝ 赵充国 遂上屯田奏曰:﹞分屯要害处,冰解漕下,缮乡亭,浚沟渠……益积畜,省大费。”明 黄省曾《鱼经·法》:“惟银鱼、鱠、残鱼啸子于冰,冰解三日乃生也。”⒉比喻消失、消除。宋 苏轼《书·<楞伽经>后》:“开卷未终,夙障冰解。细视笔画,手迹宛然。”明 唐顺之《万古斋公传》:“以公之坚志励行,虚心从善……正使晚年所遇不至如余之迂駑,而得一豪杰之士,其感孚契合洒然冰解,又不知何如。”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二》:“捷悟者可以思而及,博识者不可以强而致也。至於 郑钦悦 辨
    • 4.
      十行释义:《后汉书·循吏传序》:“其(光武帝)以手迹赐方国者,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 ”后因以“十行”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诏书。
    • 5.
      名迹释义:⒈著名的古迹。⒉名家的手迹。⒊声誉功业。
    • 6.
      圣教序释义:唐 碑名。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 玄奘法师 至 印度 取经,回 长安 后,译经、论一千余卷。贞观 二二年,太宗 作此序表彰其事。时 高宗 为太子,又作《述三藏圣教序记》。至 高宗 朝,多处将序、记刻石立碑。其中后世最有名者,为 咸亨 三年由 弘福寺 僧 怀 仁 集 晋 王羲之 字迹刻成,后附 玄奘 所译《心经》。碑在 西安 学宫,世称《集王圣教序》。清 赵翼《金二雅绘禊游图集兰亭字为序长卷索题戏书其后》诗:“李唐 御製《圣教序》,亦掇墨寳刊穹碑,遂令 右军 好手迹,几遭寸磔无完肌。”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 7.
      女校书释义:⒈唐 成都 名妓 薛涛 有文才,时人呼为女校书。唐 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 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后世因以称妓女而能文者。清 全祖望《钱尚书牧斋手迹跋》:“黄忠烈公 见诸弟子有与女校书诗者,輒戒之。”⒉喻女才子。明 汤显祖《牡丹亭·训女》:“不枉了银娘玉姐只做个纺砖儿,谢 女 班姬 女校书。”明 商景兰《赠闺塾师黄媛介》诗:“才华直接 班姬 后,风雅平欺 左氏 餘……今朝把臂怜同调,始信当年女校书。”
    • 8.
      宝翰释义:皇帝的手迹。
    • 9.
      宝踪释义:称皇帝的手迹。
    • 10.
      手泽释义:先人的遗物或手迹。
    • 11.
      手痕释义:⒈手迹,笔迹。 ⒉手印在物体上的痕迹。
    • 12.
      手迹释义:亲手写的字或画的画:这是鲁迅先生的手迹。
    • 13.
      款伏释义:⒈亦作“款服”。亦作“欵服”。诚心归附。《魏书·神元帝纪》:“始祖召杀之,尽并其众,诸部大人,悉皆欵服。”《旧唐书·任瓌传》:“瓌 在 冯翊 积年,人情諳练,愿为一介之使,衔命之关,同州 已东,必当款伏。”宋 陆游《上殿札子》:“范仲淹 气压 灵夏,故西讨而 元昊 款伏。”⒉服罪;招认。《南史·范晔传》:“徐湛之 上表告状,於是悉出檄书选事及同恶人名手迹,詔收 综 等,并皆款服,唯 曄 不首。”《太平广记》卷一二一引 唐 张鷟《朝野佥载》:“﹝ 来俊臣 ﹞起谓 兴 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兴 惶
    • 14.
      灵踪释义:⒈指佛的庄严妙相。⒉指神灵。⒊指僧道的足迹。⒋借指僧道足迹所履之处。⒌犹墨宝。宝贵的墨迹。⒍敬称道士的手迹。
    • 15.
      诗翰释义:诗文手迹。

手迹(shou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手迹是什么意思 手迹读音 怎么读 手迹,拼音是shǒu jì,手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手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