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拱手 拱手的意思
gǒngshǒu

拱手

简体拱手
繁体
拼音gǒng shǒu
注音ㄍㄨㄥˇ ㄕ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ǒng,(1) 两手抱拳上举,以表敬意。【组词】:拱手。拱揖。(2) 两手合围。【组词】:拱抱。拱木。拱璧。(3) 环绕。【组词】:拱卫。拱护。拱北(众星环卫北极星)。(4) 耸起,隆起,弯曲成弧形。【组词】:拱肩缩背。拱顶。拱门。拱桥。(5) 向上或向前推,顶动。【组词】:拱芽。虫子拱土。(6) 姓。

shǒu,(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组词】: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2) 拿着。【组词】:人手一册。(3) 亲自动手。【组词】: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例句】: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组词】:国手。扒手。生产能手。(6) 小巧易拿的。【组词】:手枪。手册。

基本含义

拱手是指双手向外伸展,表示恭敬、敬礼或让出。在成语中,拱手常常表示对他人的尊敬、佩服或让与对方。

拱手的意思

拱手 [gǒng shǒu]

1. 两手抱拳,以示恭敬,服从。

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的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儒林外史》

[ make an obeisance by cupping one hand in the other before chest; ]

2. 妥协地;顺从地。

拱手相让。

[ submissively; ]

3. 容易,毫不费力地。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汉·贾谊《过秦论》

[ easy; easily; ]

拱手 引证解释

⒈ 两手相合以示敬意。

《礼记·曲礼上》:“遭先生於道,趋而进,正立拱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此神尝与 鲁班 语…… 班 于是拱手与言。”
宋 徐铉 《稽神录·姚氏》:“举身长毛,拱手而立。”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众人拱手听命。”
李栋 王端 《彩云归》:“魏芝圃 听了 圆觉 的话……拱手致谢。”

⒉ 谓无为而治。

《战国策·秦策一》:“大王拱手以须,天下徧随而伏,伯王之名可成也。”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拱手垂裳而天下嚮风,动容变色而海内震恐。”
亦谓帝王权力旁落。 《新唐书·上官仪传》:“由是天下之政归於后,而帝拱手矣。”
《三国志平话》卷下:“天下之权尽归 司马,少帝 拱手而已。”

⒊ 极言轻易。

《战国策·秦策四》:“齐 之右壤,可拱手而取也。”
汉 贾谊 《过秦论上》:“於是 秦 人拱手而取 西河 之外。”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六》:“令 延岑 出 汉中,定三辅, 天水、陇西 拱手自得。”
鲁迅 《二心集·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譬如在帝国主义的主宰之下,必不容训练大众个个有了‘人类之爱’,然后笑嘻嘻地拱手变为‘大同世界’一样。”

⒋ 犹束手。谓无能为力。

《魏书·天象志三》:“及 齐王 殂而 西昌侯 篡之, 高武 子孙所在棊布,皆拱手就戮。”
后蜀 何光远 《鉴戒录·诛利口》:“遂使贼将寒心,谋夫拱手。”
宋 苏洵 《上韩枢密书》:“若决 河 ……及其崩溃四出,放乎四百里之间,拱手而莫能救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发疹,徧身皆肿,头面如斗,诸医拱手。”


国语词典

拱手 [gǒng shǒu]

⒈ 两手合于胸前行礼。

《礼记·曲礼上》:「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
《文明小史》第一〇回:「当下一请便到,见了东翁,拱手坐下。」

⒉ 形容非常容易。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拱手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作揖释义: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向人敬礼:打躬作揖。给老人家作了个揖。

拱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举手加额释义:拱手与额相齐,是古人表示欢庆的意思。
    • 2.
      低敛释义:低头拱手。 恭敬貌。
    • 3.
      作别释义:分别;分手:拱手作别。
    • 4.
      作辑释义:作抱拳、拱手之意。
    • 5.
      共手释义:犹拱手。 两手在胸前相迭合,表示恭敬。共,通“拱”。
    • 6.
      共默释义:拱手而默无所言。 共,通“拱”。
    • 7.
      卧揖释义:唐 代大臣入朝前在“待漏院”休息偃卧,见人则拱手为礼,谓之“卧揖”。
    • 8.
      叉手笛释义:古乐器名。 又称叉手管。因演奏者执笛状如拱手,故名。
    • 9.
      唯唯释义:⒈恭敬的应答声。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序》:“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 曰:‘唯唯。’”《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齐王 曰:‘虽然,略以子之所闻见言之。’僕对曰:‘唯唯。’”颜师古 注:“唯唯,恭应之辞也。”《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老泉 纳於袖中,唯唯而出。”梁斌《播火记》四七:“刘老万、刘老士、严老松 皆拱手唯唯称是。”⒉引申为恭顺谨慎之义。《新唐书·牛仙客传》:“为相谨身无它,与时沉浮,唯唯恭愿。”⒊应而不置可否貌。《战国策·秦策三》:“秦王 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 曰
    • 10.
      国成释义:犹国均。国家政务的权柄。《诗·小雅·节南山》:“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毛 传:“成,平也。”郑玄 笺:“观此君臣,谁能持国之平乎,言无有也。”孔颖达 疏:“谁秉国成,言君臣不能持国平也。”陈奂 传疏:“秉国成,犹云秉国均也。”宋 曾巩《蒲宗孟制妻陈氏封河东郡夫人》:“惟时哲辅进秉国成。”清 黄宗羲《董公墓志铭》:“孙 熊 二公皆书生,不知兵,迎 方 王 二师,拱手而授之国成,凡原设营兵卫军,俱隶 方 王。”《明史·刘宗周传》:“呜呼,八年之间,谁秉国成,而至於是!”
    • 11.
      垂拱释义:垂衣拱手,古时多指统治者以无所作为,顺其自然的方式统治天下:垂拱而治。
    • 12.
      垂拱之化释义:垂拱:垂衣拱手,比喻无所事事,不费力气。旧时形容无为而治,天下太平。
    • 13.
      垂拱仰成释义:垂:衣服下垂;拱:拱手;仰:脸向上。指垂衣、拱手、仰首,等待成功。比喻坐享其成。
    • 14.
      垂拱而治释义: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却能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 15.
      声喏释义:唱喏。指古代下属进见上级,一面拱手作揖,一面出声致敬。
    • 16.
      天揖释义:一种拱手礼。
    • 17.
      媚竈释义:比喻阿附权贵。 汉 崔寔《政论》:“长吏或实清廉,心平行洁,内省不疚,不肯媚灶。”《隶释·汉太尉陈球碑》洪适 释:“东汉 閽寺之盛,人主拱手,君子丧气,然刚毅之士寧接踵以赴死,不詘身以媚灶。”明 陈汝元《金莲记·构衅》:“念吾儕势焰倾朝,那个不脂韦媚灶?”参见“媚奥”。
    • 18.
      对揖释义:互相拱手致礼。
    • 19.
      小哥释义:⒈对少年或年轻男子的客气称呼。 元 乔吉《失题》曲:“问小哥,你省么?拍手笑呵呵。”《儒林外史》第一回:“秦老 留着他母子两个吃了早饭,牵出一条水牛交与 王冕,指着门外道:‘……小哥,你只在这一带顽耍,不必远去。’”《镜花缘》第二十回:“只见有个牧童,身穿白衣,手拿器械,从路旁走来。唐敖 上前拱手道:‘请问小哥,此处是何地名?’”林海音《城南旧事·兰姨娘》:“‘嘿’的一声,吓我一跳,原来是 施 家的小哥。”⒉对年轻的官僚子弟的尊称。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他老子在那里做官来?他也是小哥?”《红楼梦》
    • 20.
      平揖释义:本谓双方地位相等,各拱手而不拜。 引申为平等;相平。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皇甫冉》:“可以雄视 潘 张,平揖 沉 谢。”金 王若虚《鄜州龙兴寺明极轩记》:“深静而明,夏凉而冬燠,高纔丈许而平揖前山。”

拱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举手加额释义:拱手与额相齐,是古人表示欢庆的意思。
    • 2.
      低敛释义:低头拱手。 恭敬貌。
    • 3.
      作别释义:分别;分手:拱手作别。
    • 4.
      作辑释义:作抱拳、拱手之意。
    • 5.
      共手释义:犹拱手。 两手在胸前相迭合,表示恭敬。共,通“拱”。
    • 6.
      共默释义:拱手而默无所言。 共,通“拱”。
    • 7.
      卧揖释义:唐 代大臣入朝前在“待漏院”休息偃卧,见人则拱手为礼,谓之“卧揖”。
    • 8.
      叉手笛释义:古乐器名。 又称叉手管。因演奏者执笛状如拱手,故名。
    • 9.
      唯唯释义:⒈恭敬的应答声。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序》:“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 曰:‘唯唯。’”《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齐王 曰:‘虽然,略以子之所闻见言之。’僕对曰:‘唯唯。’”颜师古 注:“唯唯,恭应之辞也。”《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老泉 纳於袖中,唯唯而出。”梁斌《播火记》四七:“刘老万、刘老士、严老松 皆拱手唯唯称是。”⒉引申为恭顺谨慎之义。《新唐书·牛仙客传》:“为相谨身无它,与时沉浮,唯唯恭愿。”⒊应而不置可否貌。《战国策·秦策三》:“秦王 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 曰
    • 10.
      国成释义:犹国均。国家政务的权柄。《诗·小雅·节南山》:“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毛 传:“成,平也。”郑玄 笺:“观此君臣,谁能持国之平乎,言无有也。”孔颖达 疏:“谁秉国成,言君臣不能持国平也。”陈奂 传疏:“秉国成,犹云秉国均也。”宋 曾巩《蒲宗孟制妻陈氏封河东郡夫人》:“惟时哲辅进秉国成。”清 黄宗羲《董公墓志铭》:“孙 熊 二公皆书生,不知兵,迎 方 王 二师,拱手而授之国成,凡原设营兵卫军,俱隶 方 王。”《明史·刘宗周传》:“呜呼,八年之间,谁秉国成,而至於是!”
    • 11.
      垂拱释义:垂衣拱手,古时多指统治者以无所作为,顺其自然的方式统治天下:垂拱而治。
    • 12.
      垂拱之化释义:垂拱:垂衣拱手,比喻无所事事,不费力气。旧时形容无为而治,天下太平。
    • 13.
      垂拱仰成释义:垂:衣服下垂;拱:拱手;仰:脸向上。指垂衣、拱手、仰首,等待成功。比喻坐享其成。
    • 14.
      垂拱而治释义: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却能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 15.
      声喏释义:唱喏。指古代下属进见上级,一面拱手作揖,一面出声致敬。
    • 16.
      天揖释义:一种拱手礼。
    • 17.
      媚竈释义:比喻阿附权贵。 汉 崔寔《政论》:“长吏或实清廉,心平行洁,内省不疚,不肯媚灶。”《隶释·汉太尉陈球碑》洪适 释:“东汉 閽寺之盛,人主拱手,君子丧气,然刚毅之士寧接踵以赴死,不詘身以媚灶。”明 陈汝元《金莲记·构衅》:“念吾儕势焰倾朝,那个不脂韦媚灶?”参见“媚奥”。
    • 18.
      对揖释义:互相拱手致礼。
    • 19.
      小哥释义:⒈对少年或年轻男子的客气称呼。 元 乔吉《失题》曲:“问小哥,你省么?拍手笑呵呵。”《儒林外史》第一回:“秦老 留着他母子两个吃了早饭,牵出一条水牛交与 王冕,指着门外道:‘……小哥,你只在这一带顽耍,不必远去。’”《镜花缘》第二十回:“只见有个牧童,身穿白衣,手拿器械,从路旁走来。唐敖 上前拱手道:‘请问小哥,此处是何地名?’”林海音《城南旧事·兰姨娘》:“‘嘿’的一声,吓我一跳,原来是 施 家的小哥。”⒉对年轻的官僚子弟的尊称。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他老子在那里做官来?他也是小哥?”《红楼梦》
    • 20.
      平揖释义:本谓双方地位相等,各拱手而不拜。 引申为平等;相平。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皇甫冉》:“可以雄视 潘 张,平揖 沉 谢。”金 王若虚《鄜州龙兴寺明极轩记》:“深静而明,夏凉而冬燠,高纔丈许而平揖前山。”

拱手造句

1.腐败的清朝政府,把大片河山拱手相让,危害万民,贻害子孙。

2.一块红垫子,供拜寿者跪拜时用,平辈以上者拱手,以下者叩头。

3.我用了十年的时间去等待一个爱我的男子出现。然而当他来临的时候,我拱手相让。

4.你把自己的幸福拱手相让,去追求一些根本不会让你幸福的东西。

5.如果你经济上完全依赖别人,那么你就拱手放弃了你的力量。

6.那是怎样一种无助而绝望的感觉,你离他很近,但你却爱而不得,愿意把他拱手让人,只为了让他幸福。

7.国内的企业非正当的商业竞争,只会把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让外资品牌乘机而入、坐收渔利。

拱手(gongsh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拱手是什么意思 拱手读音 怎么读 拱手,拼音是gǒng shǒu,拱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拱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