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例 [nián lì]
1. 谓历年如此的常例。
2. 明正统以后,政府补给各边郡的年度费用。见《明史·食货志六》。
4. 年终按例发给的赏钱。
年例 引证解释
⒈ 谓历年如此的常例。
引唐 孟浩然 《早梅》诗:“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宋 范成大 《新岁书怀》诗:“岁华书户笔,年例探梅诗。”
《水浒传》第三二回:“时当腊月初旬, 山东 人年例,腊日上坟。”
⒉ 明 正统 以后,政府补给各边郡的年度费用。见《明史·食货志六》。
⒊ 年终按例发给的赏钱。
引《红楼梦》第四九回:“那边 凤姐 打发 平儿 回覆不来,为发放年例正忙着呢。”
国语词典
年例 [nián lì]
⒈ 年年如此的常例。
引唐·孟浩然〈早梅〉诗:「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年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白之贡释义:清 代 外蒙古 每年例贡朝廷白色驼、马共九匹,称为“九白之贡”。 《清文献通考·舆地二四》:“﹝ 喀尔喀 ﹞为西北强国,共为七部,有三汗:中曰 土谢图汗 ,东曰 车臣汗 ,西曰 扎萨克图汗 …… 崇德 三年,三汗并遣使入朝,定各贡白马八,白驼一,谓之九白之贡,岁以为常。”
- 2.
句决释义:⒈汉 代 乌桓 妇女的首饰。《后汉书·乌桓传》:“妇人至嫁时乃养髮,分为髻,著句决,饰以金碧,犹中国有簂步摇。”⒉旧时执行死刑的司法程序之一。清 制,各地判处死刑的案件,须申报刑部转奏皇帝决定,凡经皇帝朱笔画钩者,即照原拟罪名处决,谓之句决。《清史稿·穆宗纪一》:“今年例停句决,何桂清 统兵失律,仅予斩候,已属法外之仁。”
- 3.
岁饫释义:古代王侯每年例行的宴会。 《国语·周语中》:“飫以显物,宴以合好,故岁飫不倦,时宴不淫。”韦昭 注:“岁行飫礼,不至於懈倦也。”
- 4.
年例释义:⒈谓历年如此的常例。唐 孟浩然《早梅》诗:“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宋 范成大《新岁书怀》诗:“岁华书户笔,年例探梅诗。”《水浒传》第三二回:“时当腊月初旬,山东 人年例,腊日上坟。”⒉明 正统 以后,政府补给各边郡的年度费用。见《明史·食货志六》。⒊年终按例发给的赏钱。《红楼梦》第四九回:“那边 凤姐 打发 平儿 回覆不来,为发放年例正忙着呢。”
- 5.
年疏释义:旧俗年节时僧尼道士送给施主为其祈福的祝告文。 《红楼梦》第五十回:“我正疑惑,忽然又来了两个姑子,我心里才明白了:那姑子必是来送年疏或要年例香例银子。”又称“交年疏”。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徵·岁时》引《京都风俗志》:“僧道作交年疏,异品素食,以送施主。医家制益人药物,以送常所往来者。”
- 6.
揽头释义:⒈包揽某项事务的头目。《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揽头 李智、黄四,派了年例,三万香蜡等料钱粮下来。”《儒林外史》第四回:“託他仍旧到集上庵里请平日相与的和尚做揽头,请大寺八众僧人来念经。”《清史稿·食货志一》:“吉林 放有揽头包领,虽荒疃緜袤,輒刻期集事。”⒉接受。《二刻拍案惊奇》卷七:“青年少寡,那里熬得?待要嫁人,那边厢人闻得他妖淫之名,没人敢揽头。”
- 7.
桩配释义:⒈附加摊派,额外摊派。 《元典章·兵部三·禁止骚扰站赤》:“燕 南 河 北车站人户远年逃窜,有司不肯诣实申报,止是桩配见户包当。”《元典章·新集·户部·职田》:“各处官司往往不似旧例,却将公田桩配百姓。”⒉指额外增收赋税。《元典章·户部八·办理合行事理》:“民间若有门摊课程,止依 至元 十九年例徵收,不得分毫添答,非理桩配。”
- 8.
添答释义:添加。 《元典章·户部八·办课合行事理》:“民间若有门摊课程,止依 至元 十九年例徵收,不得分毫添答,非理桩配。”
- 9.
献新释义:⒈以新收获的谷物、果品等先祭神灵,后自享用的一种风俗。 唐 卢纶《送马尚书郎君侍从归觐太原》诗:“从赏野邮静,献新秋果鲜。”《清史稿·礼志四》:“依 明 洪武 三年例,朝夕焚香,朔望瞻拜,时节献新。”洪深《香稻米》第一幕:“阴历的十月初一,黄二官 家里,正忙着‘献新’。所谓献新--献新谷斋祭了天神,自己才敢享用--倒是一个旧风俗,不但 江 南,就是别处地方都有。”⒉指劳动者将新鲜的收获物献给统治者。明 无名氏《草庐记》第四五折:“我是江下渔翁献新。”
- 10.
直隶总督释义:直隶总督,驻地为省城保定。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直隶(今天津,河北大部与河南、山东小部)的军民政务。而由于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雍正二年例授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
- 11.
虞卒释义:古代帝王狩猎时,担任围合禽兽的士兵。 《清史稿·礼志九》:“凡秋獮,先期各驻防长官选材官赴京肄习。年例,蒙 藩选千二百五十人为虞卒,谓之‘围墙’,以供合围役。”
- 12.
计置释义:筹画措办。宋 尹洙《乞计置边事特出睿断札子》:“方今虏气骄盛,虽未来寇境,料其侵軼之势,不越秋冬,正是朝廷计置之时。”宋 刘挚《论陕西河东储籴奏》:“伏乞速降指挥,逐路转运司广作计置,乘时贮糴。”元 王恽《中堂事记》卷中:“据年例合用藤花,仰所属地面官司,从长计置,趁时採摘,依数送纳。”
- 13.
越明年释义:越明年例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 14.
郊庙释义:⒈古代天子祭天地与祖先。《书·舜典》“汝作秩宗”孔 传:“秩,序;宗,尊也。主郊庙之官。”孔颖达 疏:“郊谓祭天南郊,祭地北郊;庙谓祭先祖,即《周礼》所谓天神人鬼地祇之礼是也。”《清史稿·礼志十一》:“高宗 母 崇庆皇太后 钮祜禄氏,四十二年正月崩……礼臣上丧仪,援 雍正 九年例,二十七日内遇郊庙大事,素服致祭,乐设不作。”⒉古帝王祭天地的郊宫和祭祖先的宗庙。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使从事中郎 徐勛,就发遣 操,使缮脩郊庙,翊卫幼主。”章炳麟《訄书·述图》:“汉 建昭 四年春正月,以诛 郅支 单于告祠
- 15.
镇遏释义:⒈平定;制止。《宋书·刘锺传》:“冶亭 羣盗数百夜袭 钟 垒,距击破之。时大军外讨,京邑扰惧,钟 以不能镇遏,降号龙威将军。”唐 颜真卿《蒲州刺史谢上表》:“将以镇遏艰虞,导扬德泽,拜命之日,以荣为忧。”宋 欧阳修《乞出第二札子》:“不能建明大义,镇遏羣言。”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其大要在镇遏戎狄,使声息相近,动不得逞。”⒉谓押运护送,防止抢劫。《元史·兵志二》:“﹝ 延祐 元年﹞枢密院官奏:‘中书省言,江 浙 春运粮八十三万六千二百六十石,取日开洋,前来 直沽,请预差军人镇遏。’詔依年例,调军
- 16.
门摊释义:⒈按户分摊的税。《元史·成宗纪二》:“江 南 宋 时行两税法,自 阿里海牙 改为门摊,增课钱至五万锭。”《元典章·户部八·办理合行事理》:“民间若有门摊课程,止依 至元 十九年例徵收。”清 吴伟业《捉船行》:“发回仍索常行费,另派门摊云雇船。”⒉在沿街店铺门前摆设的售货摊。阿英《海上买书记》:“隔了两天,我去一家门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