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显豁 显豁的意思
xiǎnhuò

显豁

简体显豁
繁体顯豁
拼音xiǎn huò
注音ㄒㄧㄢˇ ㄏㄨㄛ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ǎn,(1) 露在外面容易看出来。【组词】:明显。显著。显学(著名的学说或学派)。(2) 表现,露出。【组词】:显露。显示。显山露水(喻显示自己,引人注目)。(3) 旧时称有权势的或有名声地位的。【组词】:显贵。显赫。显要。(4) 敬辞,称先人。【例句】:显考(已去世的父亲)。显妣(已去世的母亲)。

huō huò huá,(1) 残缺,裂开。【组词】:豁口。豁子(残缺的口子)。(2) 摒弃;舍却。【组词】:豁出性命。(1) 开阔;宽敞。【组词】:豁亮。宽豁。(2) 开通;大度。【组词】:豁达。(3) 显赫;通达。【组词】:显豁。(4) 排遣;消散。【组词】:豁情散哀。(5) 免除。【组词】:豁免。 ◎ [豁拳]同“划拳”。

基本含义

指言行正直,不做假作恶,表现出真实的本性和态度。

显豁的意思

显豁 [xiǎn huò]

1. 显明;明白。

内容显豁。

[evident; be bright and clear;]

显豁 引证解释

⒈ 显明而通达。

唐 杜牧 《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诗:“唯有君子心,显豁知幽抱。”

⒉ 显著清楚。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后面虽看不见面貌,那个雪白的颈项,却是很显豁的。”
邹韬奋 《萍踪忆语》十八:“它能利用极流利畅达的文体和显豁明了的编法,把世界的新闻写成编成极易读的材料。”

⒊ 犹开阔。

唐 司空图 《泽州灵泉院记》:“其院东西显豁,直亘大川,端门洞闢,正与旭日相迓。”
《人民文学》1977年第6期:“他的作品意境显豁,语言明白,却有种使人吟味再三的力量,这是由于思想深刻所致。”

⒋ 出风头;显摆。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四折:“你得了斗来大黄金印一颗,为元帅,佐山河,倒大来显豁。”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莫不灵堂前要显豁。”


国语词典

显豁 [xiǎn huò]

⒈ 显明昭著。

唐·杜牧〈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诗:「唯有君子心,显豁知幽抱。」
《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贾子猷:『名子是后头一个雅。』店主人道:『然而不及头一个显豁。』」

⒉ 炫耀。

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你得了斗来大黄金印一颗,为元帅,佐山河,倒大来显豁。」


显豁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鲜明释义:⒈(颜色)明亮:色调鲜明。 ⒉分明而确定,一点也不含糊:主题鲜明。鲜明的对比。

显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发皇释义:⒈使开朗,显豁。⒉犹宣扬。⒊奋发;焕发。⒋犹阐明。⒌发达兴盛。⒍发展提高。⒎甲虫的一种。
    • 2.
      外辞释义:⒈泛指显豁之辞。 《穀梁传·隐公三年》:“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闕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有内辞也,或外辞也。”锺文烝 补注:“‘有’之疑为内辞,其辞最微……‘或’之疑为外辞,其辞较著。”⒉对外的言词。《礼记·曲礼下》“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唐 孔颖达 疏:“是在内从内辞,在外从外辞。”
    • 3.
      彰明释义:⒈颁示;昭示。 ⒉显豁,明显。
    • 4.
      朗豁释义:⒈明亮开阔。⒉显豁。
    • 5.
      炳如释义:⒈明显昭著貌;明白显豁貌。 ⒉容光焕发貌。
    • 6.
      烈烈释义:⒈猛火炎炽貌。 《诗·商颂·长发》:“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郑玄 笺:“其威势如猛火之炎炽。”宋 范仲淹《水火不相入而相资赋》:“水以流而顺,火以明而盛……烈烈汤汤,曰阴曰阳。”清 魏源《圣武记》卷一:“风北来,礮火及茅苇,野燎焰天,乘势薄敌营,兵火俱烈烈。”⒉鲜明灿烂貌。三国 魏 曹植《弃妇篇》:“丹华灼烈烈,璀璨有光荣。”唐 牟融《赠浙西李相公》诗:“长庚烈烈独遥天,盛世应知降謫仙。”《诗刊》1978年第3期:“成败百年战友情,丰碑酣笔丽于金。夜深无月非寂寞,烈烈繁星俱是君。”⒊引申为显豁,显著。
    • 7.
      爽豁释义:⒈犹爽朗。⒉显豁,清楚。
    • 8.
      畅白释义:显豁明白。
    • 9.
      豁落释义:⒈显豁。⒉豁达大方。⒊道教的符箓。道教有“七元豁落镇星精符”、“一元豁落日精之符”等。
    • 10.
      轩爽释义:⒈轩敞高爽。⒉开朗,爽快。⒊显豁明快。
    • 11.
      醒亮释义:犹显豁。
    • 12.
      鲜朗释义:鲜明,显豁。

显豁(xianh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显豁是什么意思 显豁读音 怎么读 显豁,拼音是xiǎn huò,显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显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