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荣 [xiǎn róng]
1. 显赫而荣华。
英[illustrious and wealthy;]
显荣 引证解释
⒈ 显赫荣耀。多指仕宦。
引《楚辞·九辩》:“太公 九十乃显荣兮,诚未过其匹合。”
王逸 注:“吕尚 耆老,然后贵也。”
唐 元结 《喻友》:“人生不方正忠信以显荣,则介洁静和以终老。”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松圃 诗才清絶,不慕显荣。”
⒉ 指显学。显赫的学派。
引《吕氏春秋·务大》:“孔 墨 欲行大道於世而不成,既足以成显荣矣。”
⒊ 兴旺繁荣。
引汉 贾谊 《新书·修政语上》:“故治安不可以虚成也,显荣不可以虚得也。”
国语词典
显荣 [xiǎn róng]
⒈ 显达荣华。
引《韩非子·五蠹》:「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
《史记·卷六八·商君传》:「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显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正释义:⒈春秋 晋 统帅三军的六卿。 《左传·襄公二五年》:“自六正、五吏、三十帅、三军之大夫、百官之正长、师旅及处守者,皆有赂。”杜预 注:“三军之六卿。”孔颖达 疏:“三军将佐有六,与六正数同,故以六正为六卿也。”⒉臣子对国君之六种正当的品行。汉 刘向《说苑·臣术》:“故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何谓六正六邪?六正者,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几,得失之要,预禁乎不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天下称孝焉,如此者圣臣也。二曰虚心尽意,进善通道,勉主以礼义,论主以长策,将顺其美
- 2.
升迁荣辱释义:升:上升;荣辱:显荣与耻辱。指宦途上的升迁与降职、荣显与失意。
- 3.
宵锦释义:穿着锦衣夜行。喻显荣而不为众人所知。
- 4.
显身释义:谓使自己显贵。唐 元结《自箴》:“有时士教 元子 显身之道曰:于时不争,无以显荣;与世不佞,终身自病。”《红楼梦》第九回:“今日世兄一去,二三年就可显身成名的,断不似往年仍作小儿之态了。”
- 5.
晚荣释义:⒈指草木晚开花。 《素问·至真要大论》:“阴明司天,燥溼所胜,则木迺晚荣,草迺晚生。”唐 陈叔达《咏菊》:“但令逢採摘,寧辞独晚荣。”⒉指迟开的花。唐 令狐峘《硖州旅舍奉怀苏州韦郎中》诗:“江山入秋气,草木彫晚荣。”⒊晚年显荣。唐 聂夷中《客有追叹后时者作诗勉之》:“后达多晚荣,速得多疾倾。”
- 6.
晩荣释义:⒈指草木晩开花。⒉指迟开的花。⒊晩年显荣。
- 7.
朴愚释义:⒈质朴愚钝。常用为谦词。《汉书·南粤传》:“道里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宋 司马光《答周源同年书》:“光 生而朴愚,行能无所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臣之朴愚,必不敢奉詔。”⒉质朴愚拙。常用为谦词。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主司失意》:“臣性禀朴愚,材昧机变,皆为叨据,果窃显荣。”宋 曾巩《齐州谢到任表》:“不知苟曲以取容,但信朴愚而自守。”清 龚自珍《寒月吟》之二:“朴愚伤於家,放诞忌於国。”
- 8.
母凭子贵释义:1、古礼,庶子继位,其母亦因之显荣,故称。2、泛指母亲因儿子荣贵而荣贵。
- 9.
汙辱释义:⒈耻辱。《管子·形势解》:“中无情实则名声恶矣,修行慢易则汚辱生矣。”《史记·刺客列传》:“政 所以蒙汚辱自弃於市贩之间者,为老母幸无恙,妾未嫁也。”⒉指蒙受耻辱。唐 元结《恶圆》:“寧方为汚辱,不圆为显荣。”鲁迅《书信集·致黄源》:“因思《译文》与其污辱而复生,不如先前的光明而死。”⒊卑鄙;卑污。《管子·明法解》:“行货财而得爵禄,则汚辱之人在官。”宋 王得臣《麈史·知人》:“齐桓公 行甚污辱,而为五霸之盛者,盖能用 管仲 耳。”⒋指低下卑污之地。《淮南子·说山训》:“美之所在,虽汚辱世不能贱;恶之
- 10.
跗萼联芳释义: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 11.
跗萼载韡释义: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 12.
跗萼连晖释义: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 13.
跗蕚载韡释义:《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郑玄 笺:“鄂足得華之光明,則韡韡然盛興者,喻弟以敬事兄,兄以榮覆弟,恩義之顯亦韡韡然。”孔颖达 疏:“言兄弟和睦實强盛而有光暉也……言兄弟相親則致榮顯也。”因用以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唐 萧颖士《有竹》诗之六:“友僚萃止,跗蕚載韡。”参见“跗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