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 [wǔ fāng]
1. 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
例五方土音。——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英[all directions (south,north,east,west and centre);]
五方 引证解释
⒈ 东、南、西、北和中央。亦泛指各方。
引《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孔颖达 疏:“五方之民者,谓中国与四夷也。”
唐 颜真卿 《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陆海殷凑,五方浩剧。”
清 黄遵宪 《羊城感赋》之一:“百货均输成剧邑,五方风气异中原。”
国语词典
五方 [wǔ fāng]
⒈ 东、西、南、北及中央。
⒉ 中国与四夷。
引《礼记·王制》:「五方之民,皆有性也。」
五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五释义:指五行中的土运。旧时以五方配五行,中央属土,故称。
- 2.
九谷释义:⒈古代九种主要农作物。九谷名目,相传不一。《周礼·天官·大宰》“三农生九穀”郑玄 注:“司农 云:‘九穀: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麦。’九穀无秫、大麦,而有粱、苽。”《氾胜之书·种穀》:“小豆忌卯,稻、麻忌辰,禾忌丙,黍忌丑,秫忌寅、未,小麦忌戌,大麦忌子,大豆忌申、卯,凡九穀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则多伤败。”晋 崔豹《古今注·草木》:“九穀:黍、稷、稻、粱、三豆、二麦。”⒉谷物的总称。晋 束晳《补亡诗》之三:“靡田不殖,九穀斯茂。”《新唐书·王仲丘传》:“请因祈穀之坛,徧祭五方帝。五帝者,五行之
- 3.
乡学释义:⒈古代地方学校,与“国学”相别。 周 代特指六乡州党的学校。《汉书·食货志上》:“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入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其有秀异者,移乡学於庠序;庠序之异者,移国学於少学。”《礼记·乡饮酒义》“主人拜迎宾於庠门之外” 汉 郑玄 注:“庠,乡学也。”《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夏 曰校, 殷 曰序, 周 曰庠” 宋 朱熹 集注:“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⒉指乡村学塾。《二刻拍案惊奇
- 4.
书计释义:文字与筹算。 六艺中六书九数之学。《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计。”《汉书·食货志上》:“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南史·后妃传下·陈武宣章皇后》:“后善书计,能诵《诗》及《楚辞》。”
- 5.
五位释义:⒈谓天数五和地数五。前者为奇数,一、三、五、七、九;后者为偶数,二、四、六、八、十。⒉指岁、月、日、星、辰。⒊谓五行。⒋犹言五方。⒌指五方之神。⒍九五之位,指帝位。⒎土层较深的优质土壤。⒏指侯、大夫、卿、公、辟五种等级。⒐指宋时童贯等五人为皇帝分工修建的宫室。⒑算术上的第五个数位。即个十百千万之万位。
- 6.
五佛释义:又名五智如来、五智佛、五方佛、五圣,或称五禅定佛。指密教中以大日如来为首的五尊佛,有金刚界五佛与胎藏界五佛1之别。
- 7.
五华释义:⒈五色仙花。⒉谓五色光华。⒊道教谓五方之气。
- 8.
五德释义:⒈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⒉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温、良、恭、俭、让。⒊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智、信、仁、勇、严。⒋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玉有仁、智、义、礼、信五德。⒌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⒍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蝉有文、清、廉、俭、信五德。⒎东、西、南、北、中五方种的五色谷物。
- 9.
五方头释义:五方头南沙群岛岛礁之一,为五方礁一礁石。
- 10.
五方幢释义:五方旗。
- 11.
五方色释义:古代以青、赤、黄、白、黑五色分别代表东、南、中、西、北五方。
- 12.
五民释义:⒈指褊急之民、狠刚之民、怠惰之民、费资之民、巧谀恶心之民。⒉指《诗》《书》谈说之士、处士、勇土、技艺之士、商贾之士。⒊指士、农、商、工、贾。亦泛指五方之民。⒋指士、农、工、商贾、兵。
- 13.
五气释义:⒈指五脏之气。气,指脏腑的功能活动。⒉五行之气,五方之气。⒊中医谓寒、暑、燥、湿、风五气。⒋五种情感。
- 14.
五父释义:⒈地名。 在今 山东省 曲阜县 东南。《左传·襄公十一年》:“季武子 将作三军……乃盟诸 僖閎,诅诸 五父 之衢。”杜预 注:“五父衢,道名,在 鲁国 东南。”清 钱谦益《答唐训导论文书》:“五方之音,变而为鸟语;五父 之逵,变而为鼠穴。”⒉春秋 鲁桓公 之弟 公子佗 的称号。《左传·隐公六年》:“五父 諫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杜预 注:“五父,陈 公子佗。”⒊唐 李揆 对 李辅国 的尊称。《新唐书·宦者传下·李辅国》:“李揆 当国,以子姓事之,号‘五父’。”
- 15.
五神释义:⒈五脏之灵气。⒉指五脏。⒊指五帝。⒋五德。⒌五方之神,指勾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亦称五行之神。
- 16.
五精释义:⒈中医学名词。 指心、肺、肝、脾、肾五脏的精气。⒉五方之星。
- 17.
五行阵释义:唐 李靖《兵法》说,各路军旗按所在方位作五色:赤,南方火;白,西方金;皂,北方水;碧,东方木;黄,中央土。 其后 宋 阮逸 伪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就根据五方之色而称为五行阵。参阅 清 汪宗沂 辑《卫公兵法辑本》卷中。
- 18.
五衢释义:⒈通五方的大路。⒉谓枝杈五出。
- 19.
五达释义:⒈通达五方的大路。⒉泛指四通八达的大路。
- 20.
五风释义:⒈五方之风。⒉中医谓肝风、心风、脾风、肺风、肾风。⒊五日刮一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