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 [wù hòu]
1. 生物的生命活动和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如植物开花、结果;动物蛰眠、迁徙以及始霜、解冻等。
英[phenology; natural phenomena that recur periodically;]
物候 引证解释
⒈ 动植物随季节气候变化而变化的周期现象。泛指时令。
引《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简文帝 《晚春赋》:“嗟时序之迴斡,叹物候之推移。”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诗:“楚 俗物候晚,孟冬纔有霜。”
清 史麟 《台城路·秋晚泛舟》词:“澹月襟怀,新晴物候,底事吟情潦草。”
陈去病 《晚抵丰镇》诗:“平畴弥望息边尘,蔬果駢闐物候新。”
国语词典
物候 [wù hòu]
⒈ 万物应节候而异,称为「物候」。如草木荣枯,昆虫发蛰,候鸟往来。
引南朝梁·简文帝〈晚春赋〉:「嗟时序之回斡,叹物候之推移。」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物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十二候释义: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一月六候,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它是根据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现象变化的征候,说明节气变化,作为农事活动的依据。《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七十二候纵説万类不齐,那礼家记事者,何以就敢毅然断为‘爵入大水为蛤’哉?此格物之所以难也。”按,七十二候之说,最初见于《逸周书》、《吕氏春秋》十二纪,汉 儒列于《礼记·月令》,又见于《淮南子·时则训》,《魏书》始入《律历志》。但各书所举月令物候互有出入,即 唐 王冰 注《素问》所引《吕氏春秋》七十二候,亦与今本《吕氏春秋》及历中所载
- 2.
信水释义:⒈古代对立春后 黄河 水流的称呼。 相传可以验证夏秋水势的大小。《宋书·河渠志一》:“説者以 黄河 随时涨落,故举物候为水势之名:自立春之后,东风解冻,河 边人候水,初至凡一寸,则夏秋当至一尺,颇为信验,故谓之‘信水’。”⒉指妇女月经。以其按月一至,准而有信,故名。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本期一索而得,不意信水復来,遂至破戒而再。”清 沉起凤《谐铎·营卒守义》:“不旬月,信水復来。明年诞一子。”
- 3.
候物释义:⒈占验物候。⒉应候之物,某一时令特有之物。
- 4.
农情释义:⒈犹农事。 唐 郑谷《咸通十四年府试木向荣》诗:“山川应物候,皋壤起农情。”⒉农业生产的情况。萧军《一幅画》:“王文书 作着往县里报的农情表。”
- 5.
寒事释义:秋冬的物候。
- 6.
常候释义:固定的物候。
- 7.
景候释义:节令;物候。
- 8.
月令释义:农历某个月的气候和物候。
- 9.
节令释义:某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节令不正。 端午节吃粽子,应应节令。
- 10.
莺莺燕燕释义:⒈莺和燕。比喻春光物候。语本 唐 杜牧《为人题赠》诗之二:“緑树鶯鶯语,平江燕燕飞。”宋 朱淑真《谒金门·春半》词:“好是风和日暖,输与鶯鶯燕燕。”元 张可久《寨儿令·忆鉴湖》曲:“风风雨雨清明,鶯鶯燕燕关情。”⒉喻指众多的姬妾或妓女。语本 宋 苏轼《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诗人老去 鶯鶯 在,公子归来 燕燕 忙。”王文诰 辑注:“李厚 曰:‘唐 贞元 中,有 张生 者,遇 崔氏 女於 蒲,小名 鶯鶯 ……’宋援 曰:‘《汉·外戚传》:成帝 尝微行,出,过 阳阿主,作乐。上见 赵飞燕 而悦之
物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十二候释义: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一月六候,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它是根据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现象变化的征候,说明节气变化,作为农事活动的依据。《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七十二候纵説万类不齐,那礼家记事者,何以就敢毅然断为‘爵入大水为蛤’哉?此格物之所以难也。”按,七十二候之说,最初见于《逸周书》、《吕氏春秋》十二纪,汉 儒列于《礼记·月令》,又见于《淮南子·时则训》,《魏书》始入《律历志》。但各书所举月令物候互有出入,即 唐 王冰 注《素问》所引《吕氏春秋》七十二候,亦与今本《吕氏春秋》及历中所载
- 2.
信水释义:⒈古代对立春后 黄河 水流的称呼。 相传可以验证夏秋水势的大小。《宋书·河渠志一》:“説者以 黄河 随时涨落,故举物候为水势之名:自立春之后,东风解冻,河 边人候水,初至凡一寸,则夏秋当至一尺,颇为信验,故谓之‘信水’。”⒉指妇女月经。以其按月一至,准而有信,故名。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本期一索而得,不意信水復来,遂至破戒而再。”清 沉起凤《谐铎·营卒守义》:“不旬月,信水復来。明年诞一子。”
- 3.
候物释义:⒈占验物候。⒉应候之物,某一时令特有之物。
- 4.
农情释义:⒈犹农事。 唐 郑谷《咸通十四年府试木向荣》诗:“山川应物候,皋壤起农情。”⒉农业生产的情况。萧军《一幅画》:“王文书 作着往县里报的农情表。”
- 5.
寒事释义:秋冬的物候。
- 6.
常候释义:固定的物候。
- 7.
景候释义:节令;物候。
- 8.
月令释义:农历某个月的气候和物候。
- 9.
节令释义:某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节令不正。 端午节吃粽子,应应节令。
- 10.
莺莺燕燕释义:⒈莺和燕。比喻春光物候。语本 唐 杜牧《为人题赠》诗之二:“緑树鶯鶯语,平江燕燕飞。”宋 朱淑真《谒金门·春半》词:“好是风和日暖,输与鶯鶯燕燕。”元 张可久《寨儿令·忆鉴湖》曲:“风风雨雨清明,鶯鶯燕燕关情。”⒉喻指众多的姬妾或妓女。语本 宋 苏轼《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诗人老去 鶯鶯 在,公子归来 燕燕 忙。”王文诰 辑注:“李厚 曰:‘唐 贞元 中,有 张生 者,遇 崔氏 女於 蒲,小名 鶯鶯 ……’宋援 曰:‘《汉·外戚传》:成帝 尝微行,出,过 阳阿主,作乐。上见 赵飞燕 而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