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覆 [sān fù]
1. 三处伏兵。
2. 三度打败。
4. 三度复审。
三覆 引证解释
⒈ 三处伏兵。
引《左传·隐公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
杜预 注:“覆,伏兵也。”
《宋史·刘锜传》:“﹝ 刘錡 ﹞遂设三覆以待之。”
⒉ 三度打败。
引《战国策·燕策二》:“﹝ 齐 ﹞遂与兵伐 宋。三覆 宋,宋 遂举。”
⒊ 三度复审。
引宋 文莹 《玉壶清话·李先主传》:“时天下罹乱,刑狱无典,因是凡决死刑,方用三覆五奏之法。”
三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决囚灯释义:亦作“决囚灯”。南唐 李后主 于佛前燃灯,以其明灭决定罪犯应否判处死刑,故称。元 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中:“曾景建《金陵百咏·决囚灯》诗云:‘五详三覆始施刑,明灭兰膏岂足凭。可惜当年杀 严续,无人为益决囚灯。’序云:‘后主 听死囚,然佛灯决之。囚家赂左右窃益膏油,輒得不死。’”
- 2.
宫绦释义:⒈宫中特制或仿照宫样所制的丝带。⒉宫縚:孔子弟子南宫括,又称南宫縚,省称为“宫縚”。《孔子家语·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於《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宫縚之行也。”参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3.
宫縚释义:孔子 弟子 南宫括,又称 南宫縚,省称为“宫縚”。《孔子家语·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於《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 宫縚 之行也。”参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4.
正案释义:⒈正式审定的名单。 《文明小史》第一回:“发出案来,接着便是正场、初覆、二覆、三覆,不到半月都已考完。发出正案,跟手考试武童。”《清会典事例·礼部·录送乡试一》:“又覆准:顺天 録遗之贡监生员,学政务与正案一体详造年貌籍贯全册咨送,以便监试按册查覈。”⒉正式案件。《老残游记》第十八回:“﹝ 白公 ﹞又向 子谨 道:‘此刻正案已完,可以差个人拿我们两个名片,请 铁公 进来坐坐罢。’”
- 5.
素膳释义:蔬食。《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且陛下每决一重囚,必令三覆五奏,进素膳,止音乐者,重人命也。”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今上初即位,詔每月三日、七日、十七日、二十七日皆进素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