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奔赴 奔赴的意思
bēn

奔赴

简体奔赴
繁体
拼音bēn fù
注音ㄅㄣ ㄈㄨˋ
结构AB式
词性动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ēn bèn, ◎ 急走,跑。【组词】:奔跑。奔驰。奔突(横冲直撞;奔驰)。奔流。奔腾。奔忙。奔波(劳苦奔走)。奔放(疾驰。喻气势雄伟,不受拘束)。私奔(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1) 直往,趋向。【组词】:投奔。奔东走。他都奔六十了(将近六十岁)。(2) 为某种目的而尽力去做。【组词】:奔命。

fù,(1) 往,去。【组词】:赴京。赴会。赴任。赴约。赴宴。(2) 投入(某种境地),参加(某种行列)。【组词】:赴战。赴敌(加入对敌作战)。赴难(nàn )。赴义。(3) 古同“讣”,讣告。

基本含义

指迅速地奔跑或赶往某个地方,也指急速地前往某处。

奔赴的意思

奔赴 [bēn fù]

1. 朝着一定的目的地奔去。

奔赴前线。

[hurry to;]

奔赴 引证解释

⒈ 奔丧。赴,讣。

《后汉书·延笃传》:“以师丧弃官奔赴,五府并辟不就。”
《南史·孝义传下·不佞》:“会 魏 剋 江陵,而母卒,道路隔絶,久不得奔赴。四载之中,昼夜号泣,居处饮食,常为居丧之礼。”
《元典章新集·吏部五·丁忧》:“闻丧奔赴,礼所当然。”

⒉ 谓急急忙忙奔向目的地。

《汉书·丙吉传》“习知边塞发犇命警备事” 唐 颜师古 注:“犇,古‘奔’字也。有命则奔赴之,言应速也。”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然毕力奔赴,终彳亍於絶潢断涧閒。”
碧野 《芦沟桥情思》:“祖国一声召唤,我们就纷纷奔赴民族解放战争的各个战场。”


国语词典

奔赴 [bēn fù]

⒈ 驱奔某一目的地。

如:「战士们奔赴战场。」


奔赴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投身释义:献身出力:投身于教育事业。
    • 2.
      赶赴释义:赶到(某处)去:赶赴现场。

奔赴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返回释义:回;回到(原来的地方):部队完成任务后返回驻地。

奔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股拢总释义:同“一股脑儿”。老舍《骆驼祥子》二二:“他心中痛快,身上轻松,仿佛把自从娶了 虎妞 之后所有的倒霉一股拢总都喷在 刘四爷 身上。”老舍《四世同堂》三六:“他把 日本 人在教育上的,经济上的,思想上的侵略,一股拢总都看成为对他这样不能奔赴国难的人的惩罚。”
    • 2.
      万里觅封侯释义:奔赴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 3.
      云赴释义:如云奔赴。形容众人奋力前往。
    • 4.
      云趋鹜赴释义:比喻从四方奔赴而至。
    • 5.
      众川赴海释义:众多的河流都奔赴大海。 比喻众多的力量汇集在一起。
    • 6.
      光昭释义:⒈彰明显扬;发扬光大。 《左传·隐公三年》:“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清 蒋士铨《桂林霜·客窜》:“弟辈一面声明开府,一面奔赴京师,要使臣节光昭,交情完密。”⒉照耀。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之二:“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南朝 宋 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郭沫若《天才与教育》:“我国历史上的 春秋 战国 时代,那时候天下的纷乱恐不输于我们现在了,然而它在我们的学艺史上却成为一个光昭百世的黄金时代。”
    • 7.
      刽子释义:执行死刑的人。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因召刽子,令每日执剑待命於庭下。”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二折:“刽子,将 孙子 释了缚者。”《水浒传》第四十回:“饭后点起士兵和刀杖刽子,约有五百餘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陆双全》:“侍郎临刑日, 双全 奔赴市曹,以重贿付刽子,速使其毙,免诸痛楚。”
    • 8.
      响赴释义:响应奔赴。
    • 9.
      复道释义:⒈楼阁或悬崖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 復,通“复”。《墨子·号令》:“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復道。”《史记·留侯世家》:“上在 雒阳 南宫,从復道望见诸将相与坐沙中语。”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復,音复。上下有道,故谓之復道。”《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六年》:“自 雍门 以东至 涇 渭,殿屋復道周阁相属。”刘白羽《敦煌秋日》:“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奔赴 莫高窟,攀缘于回廊复道之中,留连于岩窟洞天之内。”⒉指水陆两路。復,通“复”。唐 皇甫冉《送顾萇往新安》诗:“由来山水客,復
    • 10.
      奔赴释义:奔向(一定目的地):奔赴战场。奔赴边疆。他们即将奔赴新的工作岗位。
    • 11.
      捐躯赴难释义:躯:身体。 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
    • 12.
      排镩释义:即排矟。 《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七年》:“又发 江 淮 以南水手一万人,弩手三万人,岭 南排鑹手三万人,於是四远奔赴如流。”胡三省 注:“鑹,小矟也。”
    • 13.
      文轨释义:⒈文字和车轨。古代以同文轨为国家统一的标志。语本《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晋书·谢安传》:“安 方欲混一文轨,上疏求自北征。”唐 李德裕《谢恩不许让官表状》:“况今四表无事,六气斯和,簫勺可致於治平,文轨尽同於元化。”宋 王禹偁《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一戎而倒载干戈,万国而混同文轨。”郑观应《盛世危言·铁路》:“至今日而地球九万里风气大通,以日行百里计之,环球一周,累年不能达,文轨何由一,声问何由通乎?”⒉引申指疆域。《周书·乐运传》:“文轨之内,奔赴未尽;隣境远闻,使犹未至。”⒊
    • 14.
      旁午走急释义:纵横交错,往来奔赴。
    • 15.
      星赴释义:急速奔赴。
    • 16.
      渴骥奔泉释义:骥:骏马。如同骏马口渴思饮,飞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书法笔势矫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 17.
      渴鹿奔泉释义:如同鹿口渴思饮,飞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书法笔势矫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 18.
      电赴释义:比喻快速奔赴。
    • 19.
      电迈释义:形容快速奔赴。
    • 20.
      第二次握手释义:长篇小说。 张扬作。1979年出版。大学生苏冠兰与丁洁琼相爱,但遭苏父反对。丁赴美留学,成为著名的原子物理学家。留在国内的苏冠兰成了医学教授,并与父亲故友之女叶玉菡成婚。丁归国后,始知爱情的悲剧已无可挽回。便执意奔赴边疆,后为苏冠兰夫妇的诚意所感动,留在北京献身科研事业。

奔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股拢总释义:同“一股脑儿”。老舍《骆驼祥子》二二:“他心中痛快,身上轻松,仿佛把自从娶了 虎妞 之后所有的倒霉一股拢总都喷在 刘四爷 身上。”老舍《四世同堂》三六:“他把 日本 人在教育上的,经济上的,思想上的侵略,一股拢总都看成为对他这样不能奔赴国难的人的惩罚。”
    • 2.
      万里觅封侯释义:奔赴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 3.
      云赴释义:如云奔赴。形容众人奋力前往。
    • 4.
      云趋鹜赴释义:比喻从四方奔赴而至。
    • 5.
      众川赴海释义:众多的河流都奔赴大海。 比喻众多的力量汇集在一起。
    • 6.
      光昭释义:⒈彰明显扬;发扬光大。 《左传·隐公三年》:“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清 蒋士铨《桂林霜·客窜》:“弟辈一面声明开府,一面奔赴京师,要使臣节光昭,交情完密。”⒉照耀。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之二:“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南朝 宋 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郭沫若《天才与教育》:“我国历史上的 春秋 战国 时代,那时候天下的纷乱恐不输于我们现在了,然而它在我们的学艺史上却成为一个光昭百世的黄金时代。”
    • 7.
      刽子释义:执行死刑的人。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因召刽子,令每日执剑待命於庭下。”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二折:“刽子,将 孙子 释了缚者。”《水浒传》第四十回:“饭后点起士兵和刀杖刽子,约有五百餘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陆双全》:“侍郎临刑日, 双全 奔赴市曹,以重贿付刽子,速使其毙,免诸痛楚。”
    • 8.
      响赴释义:响应奔赴。
    • 9.
      复道释义:⒈楼阁或悬崖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 復,通“复”。《墨子·号令》:“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復道。”《史记·留侯世家》:“上在 雒阳 南宫,从復道望见诸将相与坐沙中语。”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復,音复。上下有道,故谓之復道。”《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六年》:“自 雍门 以东至 涇 渭,殿屋復道周阁相属。”刘白羽《敦煌秋日》:“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奔赴 莫高窟,攀缘于回廊复道之中,留连于岩窟洞天之内。”⒉指水陆两路。復,通“复”。唐 皇甫冉《送顾萇往新安》诗:“由来山水客,復
    • 10.
      奔赴释义:奔向(一定目的地):奔赴战场。奔赴边疆。他们即将奔赴新的工作岗位。
    • 11.
      捐躯赴难释义:躯:身体。 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
    • 12.
      排镩释义:即排矟。 《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七年》:“又发 江 淮 以南水手一万人,弩手三万人,岭 南排鑹手三万人,於是四远奔赴如流。”胡三省 注:“鑹,小矟也。”
    • 13.
      文轨释义:⒈文字和车轨。古代以同文轨为国家统一的标志。语本《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晋书·谢安传》:“安 方欲混一文轨,上疏求自北征。”唐 李德裕《谢恩不许让官表状》:“况今四表无事,六气斯和,簫勺可致於治平,文轨尽同於元化。”宋 王禹偁《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一戎而倒载干戈,万国而混同文轨。”郑观应《盛世危言·铁路》:“至今日而地球九万里风气大通,以日行百里计之,环球一周,累年不能达,文轨何由一,声问何由通乎?”⒉引申指疆域。《周书·乐运传》:“文轨之内,奔赴未尽;隣境远闻,使犹未至。”⒊
    • 14.
      旁午走急释义:纵横交错,往来奔赴。
    • 15.
      星赴释义:急速奔赴。
    • 16.
      渴骥奔泉释义:骥:骏马。如同骏马口渴思饮,飞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书法笔势矫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 17.
      渴鹿奔泉释义:如同鹿口渴思饮,飞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书法笔势矫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 18.
      电赴释义:比喻快速奔赴。
    • 19.
      电迈释义:形容快速奔赴。
    • 20.
      第二次握手释义:长篇小说。 张扬作。1979年出版。大学生苏冠兰与丁洁琼相爱,但遭苏父反对。丁赴美留学,成为著名的原子物理学家。留在国内的苏冠兰成了医学教授,并与父亲故友之女叶玉菡成婚。丁归国后,始知爱情的悲剧已无可挽回。便执意奔赴边疆,后为苏冠兰夫妇的诚意所感动,留在北京献身科研事业。

奔赴造句

1.那时,日本侵略军入侵我国,爱国志士目睹山河破碎,莫不忧心如焚,纷纷奔赴抗日救亡前线。

2.同学多年,如今都要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分手之前,真感到恋恋不舍。

3.抗日战争时期,许多进步青年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

4.战争爆发后,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奔赴前线。

5.这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奔赴西藏,支援边疆建设。

6.为了救国,许多热血青年奔赴抗日前线。

7.抗战时期,爱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

8.抗战时期,革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

9.哥哥大学毕业后,毅然奔赴祖国的边疆,决心在那里干一番事业。

10.他告别了父老乡亲,奔赴抗洪第一线。

11.战士们连夜启程,奔赴灾区第一线。

12.地震发生后,抢险人员立刻奔赴灾区。

13.一接到上级命令,驻地人民子弟兵迅速奔赴抗洪前线。

14.灾情发生后,当地负责人立即奔赴灾区,察看灾情。

15.哥哥大学毕业后,满怀豪情奔赴祖国的边疆。

16.含笑谈论起我们青春时期曾经的爱情,说出你即将奔赴祖国的边防我们分别时彼此间互道珍重的点点滴滴。

17.就这样,一个人出生,一个人奔赴死亡,渺小到周围的人根本顾不上惊诧,就已经忘了悲伤的起因。

18.那一场绝望的花开花谢,与锦衣夜行的月一起,奔赴一个未知的结局。

19.时隔30年以后,那个大个子又大手一挥,上山下乡成为城里人的时尚,许多北京人又奔赴延安,在那里成了知青。

20.各路大军日夜兼程奔赴抗洪第一线。

奔赴(ben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奔赴是什么意思 奔赴读音 怎么读 奔赴,拼音是bēn fù,奔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奔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