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府 [běn fǔ]
1. 指自己所在的府署。
3. 旧时知府的自称。
本府 引证解释
⒈ 指自己所在的府署。
引清 孔尚任 《桃花扇·争位》:“列侯请了。小弟乃本府参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不多几天, 继之 回来了,又到本府去禀知。”
⒉ 旧时知府的自称。
国语词典
本府 [běn fǔ]
⒈ 古时知府、官府的自称。常见于小说、戏曲。
⒉ 自己所处的府城。
引《红楼梦·第一回》:「本府太爷的差人来传人问话。」
本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侵迫释义:⒈侵犯逼迫。《汉书·张敞传》:“方其隆时,感动天地,侵迫阴阳,月朓日蚀,昼冥宵光,地大震裂,火生地中,天文失度,祅祥变怪,不可胜记,皆阴类盛长,臣下顓制之所生也。”宋 苏轼《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盖缘臣赋性刚拙,议论不随,而宠禄过分,地势侵迫,故致纷紜,亦理之当然也。”《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前者本府失理於朝,遂致 交 人侵迫益甚。”⒉促迫。《南史·儒林传·顾越》:“臣年事侵迫,非有邀求,政是怀此不言,则为有负明圣。”
- 2.
公坐释义:⒈因公务犯罪。晋 葛洪《抱朴子·审举》:“又诸居职其犯公坐者,以法律从事。”《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庚子,太常博士 邓餘庆,坐受誓戒不及,在法,私罪当劾举主,詔释之。帝因谓宰相曰:‘连坐举官,诚亦不易;如此公坐,犹或可矜。’”⒉谓公众场合。《宋书·袁湛传》:“重(谢重)子 绚,湛 之甥也,尝於公坐陵 湛。”《元典章·吏部六·儒吏》:“本府州官公坐对众,将犯重刑人某至徒人某,对各人家属同行引审。”
- 3.
吊查释义:提取查阅。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坊厢始末》:“万历 三年,少泉 汪公 为京兆,弔查二县支销册。”明 沉榜《宛署杂记·铺行》:“本府循环季查,治厅年终弔查,按院查盘,任满委查,一应支解。”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清查之法》:“即或奉文办买某项,咨部尚未准销,亦必弔查。”
- 4.
弊絶风清释义:弊害之事绝迹,不正之风廓清。 语本 宋 周敦颐《拙赋》:“上安下順,風清弊絶。”明 汤显祖《牡丹亭·劝农》:“恭喜本府 杜太爺 管治三年,慈祥端正,弊絶風清。”清 林则徐《关防告示》:“隨時隨事,杜漸防微,庶幾弊絶風清,令行政肅。”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从前的‘赌痞’,现在自己在那里禁赌了,农会势盛地方,和牌一样弊绝风清。”
- 5.
拒敌释义:⒈抗拒敌人。《庄子·盗跖》:“跖 之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强足以拒敌,辩足以饰非。”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像》:“夫执介胄而后能拒敌者,故非圣人之所贵也。”《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备 不知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⒉抵挡,抵抗。《元典章·吏部六·司吏》:“比年以来,凡有强盗窃贼生发,劫夺民财,致伤人命,事主不能拒敌,必须报告巡检官。”《水浒传》第十三回:“我自到任以来,闻知本府 济州 管下所属水乡 梁山泊 贼盗聚众打劫,拒敌官军。”
- 6.
暴气释义:⒈暴躁的脾气。 ⒉嚣张的气焰。京剧《猎虎记》第七场:“上得堂来,本府不肯难为尔等,如今竟敢咆哮公堂,若不杀杀你的暴气,你们也不晓得王法的厉害。”
- 7.
本府释义:⒈指自己所在的府署。清 孔尚任《桃花扇·争位》:“列侯请了。小弟乃本府参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不多几天,继之 回来了,又到本府去禀知。”⒉旧时知府的自称。
- 8.
札子释义:⒈古代官方公文中的上呈文书。 用于向皇帝或长官进言议事。《水浒传》第十六回:“梁中书 道:‘我有心要抬举你,这献生辰纲的札子内,另修一封书在中间,太师面前重重保你,受道敕命回来。’”如:宋 王安石 有上皇帝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⒉古代官方公文中的下行文书。用于发指示或委职派差。清 遯庐《童子军·警鼓》:“我那县太爷,奉了本府大人的札子,説是民间私设的学堂,一概不准学习兵操,仰该县一律禁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不到十来天工夫,他便接连着奉了两个札子,委了筹防局的提调与及山货局的会办了。”⒊
- 9.
牙军释义:即牙兵。 《旧唐书·裴度传》:“魏博 节度使 田季安 卒,其子 怀諫 幼年不任军政,牙军立小将 田兴 为留后。”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四:“本府有牙军八千人,丰其衣粮,动要姑息,时人云:‘长安 天子,魏 府牙军。’”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七节:“﹝ 田承嗣 ﹞选强悍人一万充卫兵,称为牙军,给养特别优厚。”参见“牙兵”。
- 10.
硬綳释义:强硬;坚硬。 《官场现形记》第四二回:“怎么?他这箇知州腰把子可是比别人硬綳些?就把我本府不放在眼里?”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十一:“‘我一锄头送你见阎王!’在武器上 张桂贞 略占上风,话也硬绷些。”
- 11.
纠曹释义:亦作“糺曹”。 州郡属官录事参军的别称。职掌纠举六曹,勾稽失谬。唐 刘宽夫《汴州纠曹厅壁记》:“郡府之有録事参军,犹文昌之有左右辖,南臺之有大夫中丞也。纠正邪慝,提条举目,俾六联承式,属邑知方。”《太平广记》卷一六○引《异闻录·秀师言记》:“从此后六年,摄本府糺曹,斯乃小僧就刑之日,监刑官人即 九郎 耳。”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予参 成都 议幙,摄事 汉嘉,一见荔子熟。时 凌云山、安乐园 皆盛处,纠曹 何预 元立、法曹 蔡迨 肩吾 皆佳士,日相与同槃桓。”
- 12.
翠冠释义:⒈翠玉所饰之冠。 为古代贵族妇女所服用。宋 周密《武林旧事·皇后归谒家庙》:“皇后散付本府亲属、宅眷、干办、使臣已下……翠花、翠冠。”明 唐顺之《封孺人庄氏墓志铭》:“其封十五六年,余未尝为置一翠冠。”⒉鸟头上高耸的翠毛。北齐 刘昼《新论·知人》:“及凤之成,翠冠云耸,朱距电摇,锦身霞散,綺翮焱发。”
- 13.
请给释义:薪给;俸禄。 宋 司马光《乞不拣退军置淮南札子》:“或云朝廷欲拣在京禁军,年四十五以上,微有程切者,尽减下请给,并其妻孥徙置 淮南,以就粮食。”《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不过两个月,碾成了这个玉观音。郡王即时写表进上御前,龙颜大喜。崔寧 就本府增添请给。”
- 14.
贯恶释义:⒈一贯的罪恶。明 无名氏《民抄董宦事实》:“府示:本府备知 陈明 贯恶,已拏正罪。”⒉指恶贯满盈者。清 吴俊《过石湾感上年捕大盗何德广事》诗:“人心愤贯恶,天道怜氓蚩。”
- 15.
逃户释义:古代为逃避赋役,流亡外地而无户籍的人。《魏书·食货志》:“先是,禁网疏阔,民多逃隐。天兴 中,詔採诸漏户,令输纶绵。自后诸逃户占为细茧罗穀者甚众。”《新唐书·食货志一》:“监察御史 宇文融 献策:括籍外羡田、逃户,自占者给復五年。”《宋史·食货志二》:“逃户别立籍,令本府招诱归业。”清 邵廷采《田赋略》:“唐 之分崩离析也,由 宇文融 括羡田、逃户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