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省事 省事的意思
shěngshì

省事

简体省事
繁体
拼音shěng shì
注音ㄕㄥˇ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ěng xǐng,(1) 地方行政区域。【组词】:省份。省会。(2) 节约,不费。【组词】:省钱。省事。省吃俭用。(3) 简易,减免。【组词】:省略。省称。省写。(4) 中国古官署名。【例句】:中书省(①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②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5) 古代称王宫禁地。【组词】:省中。省闼(禁中)。(1) 检查。【例句】:反省(检查自己)。省察(考察)。吾日三省吾身。(2) 知觉,觉悟。【组词】:省悟。发人深省。(3) 看望父母、尊亲。【组词】:省亲。省视。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基本含义

省去麻烦,简化过程,减少工作量

省事的意思

省事 [shěng shì]

1. 减少事务;精简手续。

这样一改就省事多了。

[ save trouble, simplify matters; ]

2. 不费事;便利。

吃方便食品省事。

[ easy; ]

3. 视事,今称“办公”

[ handle official business work; ]

省事 引证解释

⒈ 视事;处理政务。

《后汉书·桓焉传》:“焉 復入授经禁中,因讌见,建言宜引三公、尚书入省事,帝从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丞相末年,略不復省事,正封籙诺之。自叹曰:‘人言我憒憒,后人当思此憒憒。’”

⒉ 懂事;明白事理。

唐 韩愈 《与崔群书》:“自省事已来,又见贤者恒不遇,不贤者比肩青紫。”
《红楼梦》第五一回:“那 袭人 是个省事的。”
《小说选刊》1981年第6期:“一把鼻涕一把泪,数落女儿不听话,不省事。”

⒊ 减少事务。引申为方便,不费事。

《淮南子·泰族训》:“省事之本,在於节用。”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不如且将刺客 周光 放回 楚 军,令他回报 楚王,使他早早退兵,免得二国干戈,多少省事。”
《老残游记》第十三回:“况且他是 黄老爷 叫的人,干我什么事呢?我情愿出钱,岂不省事呢?”
曹禺 《雷雨》第四幕:“要是太太愿意做主,不叫我见老爷,多麻烦。那就大家都省事了。”

⒋ 办事吏职名称。

《宋书·孔琳之传》:“尚书令省事 倪宗 又牵威仪手力击臣下人。”
《南史·王彧传》:“今既省録,令便居昔之録任,置省事及干僮,并依録格。”
《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康元年》:“秀(孙秀 )许诺,言於 伦(司马伦 ), 伦 纳焉,遂告通事令史 张林 及省事 张衡 等,使为内应。”
胡三省 注:“省事,亦吏职也。”

⒌ 指台省之事。

《新唐书·百官志一》:“左右僕射,各一人,从二品,掌统理六官,为令之贰,令闕则总省事,劾御史纠不当者。”


国语词典

省事 [shěng shì]

⒈ 懂事,明白事理。

唐·韩愈〈与崔群书〉:「自省事以来,又见贤者恒不遇,不贤者比肩青紫。」
宋·费唐臣《贬黄州·第二折》:「这小的虽小,倒也省事。你既问我,你听我与你说。」

⒉ 视事,处理政务。

《续汉书志·第五·礼仪志中》:「择吉辰而后省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丞相末年,略不复省事,正封箓诺之。」

⒈ 减少办事的手续。

《淮南子·泰族》:「省事之本,在于节用。」

⒉ 方便、不麻烦。

《老残游记·第一三回》:「干我什么事呢?我情愿出钱,岂不省事呢?」

费事


省事(sheng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省事是什么意思 省事读音 怎么读 省事,拼音是shěng shì,省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省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