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ǔ yú, ◎ 同“余”,我。【例句】:予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予取予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任意索取)。 ◎ 给与。【组词】:予以。赐予。赋予。给予。生杀予夺(亦作“生杀与夺”)。
duó,(1) 抢,强取。【组词】:抢夺。掠夺。巧取豪夺。强(qiāng )词夺理。(2) 争先取到。【例句】:夺得最后胜利。夺魁。夺冠(guàn )。(3) 冲开。【组词】:夺门而出。(4) 丧失,削除。【组词】:剥夺。褫夺(剥夺)。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5) 晃动。【组词】:光彩夺目。(6) 决定如何处理。【组词】:请予裁夺。(7) 漏掉(文字)。【例句】:第八行夺一字。
1. 给予和剥夺。
例生杀予夺。
英[ give or deprive; ]
2. 指赞许和贬低。
例褒贬予夺。
英[ praise or belitt-le; ]
⒈ 赐予和剥夺。
引《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驭群臣:一曰爵,以驭其贵。二曰禄,以驭其富。三曰予,以驭其幸……六曰夺,以驭其贫。”
郑玄 注:“幸,谓言行偶合於善,则有以赐予之……夺,谓臣有大罪,没入家财者。”
《管子·七法》:“予夺也,险易也,利害也,开闭也,杀生也,谓之决塞。”
⒉ 引申为赏罚。
引明 王凤洲 《纲鉴会纂》卷四四:“范华阳 曰:‘今 僖宗 两无予夺,何以儆 全忠 而服 克用 耶!’”
⒊ 裁决,裁夺。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朝夕聚议,寒暑烦劳,背春涉冬,竟无予夺。”
唐 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蜀王 妃父 杨誉,在省竞婢,都官郎中 薛仁方 留身勘问,未及予夺。”
明 丘濬 《大学衍义补·谨详谳之议》:“使断疑狱者,以此为予夺轻重之权度。”
⒋ 褒贬。
引宋 周密 《<癸辛杂识>序》:“一时之闻见,本於无心;千载之予夺,狃於私意。”
清 嵇璜 《皇朝通志·凡例》:“自诸王及内外大臣之例,得请謚者,高下予夺,各如其分。”
1.人们对这里野生动物的生杀予夺,使这里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2.落在敌人手中的俘虏,生杀予夺全由他人决定。
3.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对百姓可以生杀予夺,百姓没有一点自主权。
4.在君主专制的社会,君王对臣民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5.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对百姓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6.商人往往成为官家生财的母鸡,生杀予夺皆操纵于官家之手,所谓“赵孟能贵之,赵孟亦能贱之”。
7.这位身居高职的人物手握对众多人口的生杀予夺大权。
8.历代封建王朝,皇帝对老百姓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老百姓则没有一点起码的政治权利。
9.今生,生杀予夺,翻云覆雨,且看她手段如何。
10.人道妖女多无情,生杀予夺等闲轻。
11.人类在地球上处于主宰地位,人类对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12.中国封建朝代,作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君主,百姓们的生杀予夺之大权,也毫无疑问地掌握在其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