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名 大名的意思
míng

大名

简体大名
繁体
拼音dà míng
注音ㄉㄚˋ ㄇ一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míng,(1) 人或事物的称谓。【组词】: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 起名字。【例句】:“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例句】: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 叫出,说出。【组词】:不可名状。 (5) 声誉。【组词】: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组词】: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 占有。【组词】:不名一文。 (8) 量词,用于人。【组词】:三名工人。

基本含义

大名指的是名声很大、声名远扬的名字或称号。

大名的意思

大名 [dà míng]

1. 某人的正式名字。

[ one's formal personal name; ]

2. 对方名字的敬称。

[ your name; ]

3. 显赫的名气。

[ great reputation; ]

大名 引证解释

⒈ 谓尊崇的名号。

《逸周书·谥法》:“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朱右曾 校释:“名谓号諡。”
《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寧有种乎!”
司马贞 索隐:“大名大名称也。”
《新唐书·陆贽传》:“古之人君,德合於天曰‘皇’,合於地曰‘帝’,合於人曰‘王’,父天母地以养人治物,得其宜者曰‘天子’,皆大名也。”

⒉ 谓好名声,大名望。

《穀梁传·襄公十九年》:“君不尸小事,臣不专大名。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则民作让矣。”
唐 韩愈 《与于襄阳书》:“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四折:“若使他仍前迎新送旧,贤弟,可不辱抹了高才大名!”

⒊ 敬称别人的名字。

《水浒传》第二七回:“你夫妻二位,高姓大名,如何知我姓名?”
《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先生大名,如雷灌耳。”
巴金 《沉落集·沉落》:“我并不崇拜名流,为什么一定要人知道他的大名呢?”

⒋ 人的正名,与字、小名相对。

杨沫 《乡思的朝和暮》:“他的名片上除了正中写着大名和别号外,右上角则是一排越来越多的官衔。”

⒌ 犹总名。

《诗·国风》 唐 孔颖达 题解:“《诗》者一部之大名,《国风》者十五国之揔称,不冠於《周南》之上,而退在下者,按 郑 注‘三《礼》’、《周易》、《中侯》、《尚书》,皆大名在下。”
参见“大题”。 章炳麟 《訄书·商鞅》:“法者,制度之大名。”


国语词典

大名 [dà míng]

⒈ 人享有极高的名誉声望。

《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

⒉ 尊称别人的名字。

《三国演义·第六七回》:「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先生大名,如雷灌耳。」

台甫


大名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台甫释义: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大名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乳名释义:小名;奶名。

大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京释义:⒈古代都市 西京、东京、北京 的合称。唐 以 雍州 为 西京,河南 为 东京,太原 为 北京。唐 李白《秋日于太原南栅饯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天王三京,北都 居一。”王琦 注:“三京,谓 西京、东京、北京 也。”⒉古代都市 西京、东京、北京 的合称。宋 以 大名 为 北京,开封 为 东京,洛阳 为 西京。《宋史·仁宗纪二》:“﹝ 康定 元年六月﹞甲午,降三京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清 李赓芸《炳烛编》卷四:“謁 宋 李忠定 祠,祠东壁有石刻云:‘不愁芒屨长南謫,满愿灵旗助北征;酹彻一桮揩泪眼,烟云何处是
    • 2.
      上卿释义:⒈古官名。周 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左传·成公三年》:“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上下如是,古之制也。”⒉泛指朝廷大臣。唐 高适《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诗:“上卿才大名不朽,早朝至尊暮求友。”清 曹寅《商丘宋尚书寓近书院且订平山之游》诗:“遮道儿童喜,华輈拥上卿。”
    • 3.
      丹霞山释义:在广东省仁化县城南。山势绵亘,峰林陡峭,红崖丹壁。有三峰:宝珠、海螺、长老,海螺居中而最雄伟。有一线天、天柱山、锦石岩、海山门等胜景。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4.
      久仰大名释义:久仰大名是自己知晓谋人的一些事迹后,自己自动萌发出的仰慕之心(强调的是闻其名后,自己的主动景仰),且有暖意的感情色彩。
    • 5.
      久闻大名,如雷贯耳释义:客套语。 谓早已知道对方的声名。《三国演义》第三八回:“玄德 下拜曰:‘汉 室末胄,涿郡 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晚生久闻大名,如雷贯耳,要想拜见拜见。”
    • 6.
      九华山释义:旧称九子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南部。因有九峰,形似莲花,故名。主峰十王峰,海拔1 342米。多名胜古迹。
    • 7.
      乾坤弓释义:中国古代十大名弓之一,本是轩辕皇帝所铸,选用泰山南乌号之柘,燕牛之角,荆麋之弭,河鱼之胶精心制作了一张弓,名叫轩辕弓,蚩尤被黄帝轩辕用此弓三箭穿心而亡!
    • 8.
      五台山释义: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五峰耸立,峰顶平缓,主峰北台顶海拔3 058米。多名胜古迹。
    • 9.
      五台释义:山西省的县。 位于省东北部,为山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在其境内,主峰海拔3058米。佛教以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
    • 10.
      五岳释义: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我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
    • 11.
      五鹿释义:⒈春秋 时地名。 (1)卫 地。在今 河南省 濮阳县 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 公子 重耳 ﹞过 卫,卫文公 不礼焉。出於 五鹿,乞食於野人。”杜预 注:“五鹿,卫 地。”(2)晋 地。即 五鹿墟,又名 沙鹿。在今 河北省 大名县 东。相传 穆天子 东征曾舍于此。《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齐侯、卫侯 救 邯郸,围 五鹿。”杜预 注:“五鹿,晋 邑。”⒉指 西汉 五鹿充宗。(1)《汉书·朱云传》载,充宗 通晓 梁立《易》。尝凭借权势与诸儒辩《易》,诸儒不敢与争,惟 朱云 多次将他驳倒。故时语
    • 12.
      京都八景释义:指 北京 的八大名胜:蓟门烟树、金台夕照、太液晴波、琼岛春阴、玉泉垂虹、西山霁雪、卢沟晓月、居庸迭翠。或合“南囿秋风”、“东郊时雨”而为“京都十景”。
    • 13.
      佛山释义:市名。位于广东省 珠江三角洲北部。人口40万(1997年)。是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手工业历史悠久,是中国历 史上四大名镇之一。
    • 14.
      内禅释义:古代,帝王传位给内定的继承人称“内禪”。 晋 干宝《晋纪论晋武帝革命》:“尧 舜 内禪,体文德也;汉 魏 外禪,顺大名也。”后多指帝王身在而传位于子弟。唐 颜真卿《天下放生池碑铭》:“歷选内禪,生人以来,振古及 隋,未有如我皇帝者也。”宋 叶适《提举江州陈公墓志铭》:“孝宗 寻内禪,公即求补外。”《清史稿·礼志八》:“﹝ 乾隆 ﹞六十年,高宗 内禪,称太上皇帝。”
    • 15.
      冲卫释义:冲要的边区。《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大名,河朔 之衡衞,或暂驻鑾輅,扬言自将,以壮军威者,策之中也。”
    • 16.
      冲衞释义:冲要的边区。《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大名,河朔 之衡衞,或暂驻鑾輅,扬言自将,以壮军威者,策之中也。”
    • 17.
      决溢释义:亦作“决泆”。 亦作“决溢”。河堤溃破,水流泛滥。《汉书·沟洫志》:“河 水高於平地,岁增隄防,犹尚决溢。”汉 王充《论衡·效力》:“河 发 崑崙,江 起 岷山,水力盛多……如岸狭地仰,沟洫决泆,散在丘墟矣。”宋 苏辙《乞罢修河司札子》:“今年 深 瀛 等州堤防新復,未甚高厚,然皆不至决溢。”宋 张师正《括异志·大名监埽》:“凡一埽岸,必有薪茭竹捷桩木之类数十百万,以备决溢。”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大定 二十九年(一一八九年)正月,黄河 在 曹州 小堤之北决溢。”
    • 18.
      凤阳门释义:三国 魏 邺都(今 河北 大名 附近)城门名。
    • 19.
      出镇释义:出任地方长官。《宋书·庐陵献王义真传》:“﹝ 义真 ﹞出镇 歷阳。未之任而 高祖 崩。”宋 范正敏《遯斋闲览·刚果而和》:“程丞相 琳,性严毅,无所推下,出镇 大名。”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郑蒋翁婿》:“或云 蒋 方秉銓,郑 谋出镇,为势所胁取。”《红楼梦》第七八回:“贾政 乃道:‘当日曾有一位王爵,封曰 恒王,出镇 青州。’”郭沫若《<孔雀胆>故事补遗》:“西靖王 阿鲁 者,世祖 太子 真金 子 答剌麻八剌 之子,以 至顺 元年封 西靖王 出镇 陕西。”
    • 20.
      利漕渠释义:古运河名。东汉 建安 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 为 魏 公,建都于 邺,征集民工凿渠引 漳水,自今 河北 曲周 南,东至 大名 注入 白沟,借以沟通 邺 和四方的漕运,故名。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漳水》:“汉献帝 建安 十八年,魏太祖 凿渠引 漳水,东入 清洹 以通河漕,名曰 利漕渠。”此后不见记载。

大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京释义:⒈古代都市 西京、东京、北京 的合称。唐 以 雍州 为 西京,河南 为 东京,太原 为 北京。唐 李白《秋日于太原南栅饯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天王三京,北都 居一。”王琦 注:“三京,谓 西京、东京、北京 也。”⒉古代都市 西京、东京、北京 的合称。宋 以 大名 为 北京,开封 为 东京,洛阳 为 西京。《宋史·仁宗纪二》:“﹝ 康定 元年六月﹞甲午,降三京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清 李赓芸《炳烛编》卷四:“謁 宋 李忠定 祠,祠东壁有石刻云:‘不愁芒屨长南謫,满愿灵旗助北征;酹彻一桮揩泪眼,烟云何处是
    • 2.
      上卿释义:⒈古官名。周 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左传·成公三年》:“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上下如是,古之制也。”⒉泛指朝廷大臣。唐 高适《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诗:“上卿才大名不朽,早朝至尊暮求友。”清 曹寅《商丘宋尚书寓近书院且订平山之游》诗:“遮道儿童喜,华輈拥上卿。”
    • 3.
      丹霞山释义:在广东省仁化县城南。山势绵亘,峰林陡峭,红崖丹壁。有三峰:宝珠、海螺、长老,海螺居中而最雄伟。有一线天、天柱山、锦石岩、海山门等胜景。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4.
      久仰大名释义:久仰大名是自己知晓谋人的一些事迹后,自己自动萌发出的仰慕之心(强调的是闻其名后,自己的主动景仰),且有暖意的感情色彩。
    • 5.
      久闻大名,如雷贯耳释义:客套语。 谓早已知道对方的声名。《三国演义》第三八回:“玄德 下拜曰:‘汉 室末胄,涿郡 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晚生久闻大名,如雷贯耳,要想拜见拜见。”
    • 6.
      九华山释义:旧称九子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南部。因有九峰,形似莲花,故名。主峰十王峰,海拔1 342米。多名胜古迹。
    • 7.
      乾坤弓释义:中国古代十大名弓之一,本是轩辕皇帝所铸,选用泰山南乌号之柘,燕牛之角,荆麋之弭,河鱼之胶精心制作了一张弓,名叫轩辕弓,蚩尤被黄帝轩辕用此弓三箭穿心而亡!
    • 8.
      五台山释义: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五峰耸立,峰顶平缓,主峰北台顶海拔3 058米。多名胜古迹。
    • 9.
      五台释义:山西省的县。 位于省东北部,为山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在其境内,主峰海拔3058米。佛教以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
    • 10.
      五岳释义: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我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
    • 11.
      五鹿释义:⒈春秋 时地名。 (1)卫 地。在今 河南省 濮阳县 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 公子 重耳 ﹞过 卫,卫文公 不礼焉。出於 五鹿,乞食於野人。”杜预 注:“五鹿,卫 地。”(2)晋 地。即 五鹿墟,又名 沙鹿。在今 河北省 大名县 东。相传 穆天子 东征曾舍于此。《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齐侯、卫侯 救 邯郸,围 五鹿。”杜预 注:“五鹿,晋 邑。”⒉指 西汉 五鹿充宗。(1)《汉书·朱云传》载,充宗 通晓 梁立《易》。尝凭借权势与诸儒辩《易》,诸儒不敢与争,惟 朱云 多次将他驳倒。故时语
    • 12.
      京都八景释义:指 北京 的八大名胜:蓟门烟树、金台夕照、太液晴波、琼岛春阴、玉泉垂虹、西山霁雪、卢沟晓月、居庸迭翠。或合“南囿秋风”、“东郊时雨”而为“京都十景”。
    • 13.
      佛山释义:市名。位于广东省 珠江三角洲北部。人口40万(1997年)。是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手工业历史悠久,是中国历 史上四大名镇之一。
    • 14.
      内禅释义:古代,帝王传位给内定的继承人称“内禪”。 晋 干宝《晋纪论晋武帝革命》:“尧 舜 内禪,体文德也;汉 魏 外禪,顺大名也。”后多指帝王身在而传位于子弟。唐 颜真卿《天下放生池碑铭》:“歷选内禪,生人以来,振古及 隋,未有如我皇帝者也。”宋 叶适《提举江州陈公墓志铭》:“孝宗 寻内禪,公即求补外。”《清史稿·礼志八》:“﹝ 乾隆 ﹞六十年,高宗 内禪,称太上皇帝。”
    • 15.
      冲卫释义:冲要的边区。《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大名,河朔 之衡衞,或暂驻鑾輅,扬言自将,以壮军威者,策之中也。”
    • 16.
      冲衞释义:冲要的边区。《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大名,河朔 之衡衞,或暂驻鑾輅,扬言自将,以壮军威者,策之中也。”
    • 17.
      决溢释义:亦作“决泆”。 亦作“决溢”。河堤溃破,水流泛滥。《汉书·沟洫志》:“河 水高於平地,岁增隄防,犹尚决溢。”汉 王充《论衡·效力》:“河 发 崑崙,江 起 岷山,水力盛多……如岸狭地仰,沟洫决泆,散在丘墟矣。”宋 苏辙《乞罢修河司札子》:“今年 深 瀛 等州堤防新復,未甚高厚,然皆不至决溢。”宋 张师正《括异志·大名监埽》:“凡一埽岸,必有薪茭竹捷桩木之类数十百万,以备决溢。”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大定 二十九年(一一八九年)正月,黄河 在 曹州 小堤之北决溢。”
    • 18.
      凤阳门释义:三国 魏 邺都(今 河北 大名 附近)城门名。
    • 19.
      出镇释义:出任地方长官。《宋书·庐陵献王义真传》:“﹝ 义真 ﹞出镇 歷阳。未之任而 高祖 崩。”宋 范正敏《遯斋闲览·刚果而和》:“程丞相 琳,性严毅,无所推下,出镇 大名。”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郑蒋翁婿》:“或云 蒋 方秉銓,郑 谋出镇,为势所胁取。”《红楼梦》第七八回:“贾政 乃道:‘当日曾有一位王爵,封曰 恒王,出镇 青州。’”郭沫若《<孔雀胆>故事补遗》:“西靖王 阿鲁 者,世祖 太子 真金 子 答剌麻八剌 之子,以 至顺 元年封 西靖王 出镇 陕西。”
    • 20.
      利漕渠释义:古运河名。东汉 建安 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 为 魏 公,建都于 邺,征集民工凿渠引 漳水,自今 河北 曲周 南,东至 大名 注入 白沟,借以沟通 邺 和四方的漕运,故名。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漳水》:“汉献帝 建安 十八年,魏太祖 凿渠引 漳水,东入 清洹 以通河漕,名曰 利漕渠。”此后不见记载。

大名造句

1.久闻大名,想见见他本人,今天如愿以偿了。

2.先生大名,如雷灌耳,小弟献丑,真是班门弄斧了。

3.久闻老兄大名,如雷贯耳,只恨相识太晚。

4.刘德华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5.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能当面请益,真是三生有幸。

6.大名鼎鼎的张师傅做木工活技术已经出神入化了。

7.滕王阁修建在重峦叠嶂之间,因地制宜,美不胜收,是四大名楼之一。

8.不要用大名鼎鼎的权威来吓唬人,我只相信真理。

9.李先生在画坛上大名鼎鼎,是位极为杰出的画家。

10.我就是大名鼎鼎的浪子,很爱冲浪的孩子。

11.对于大名鼎鼎的李自成的故事,我想没有多少人知道。

12.他的父亲在金融界里大名鼎鼎。

13.这位大名鼎鼎的发言人曾到萨克拉门托州议会去过。

14.他是大名鼎鼎的老师,人们都喜欢他。

15.您的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请多指教。

16.小人久闻员外大名,如雷贯耳。

17.他的大名在音乐界早已如雷贯耳,爱乐者几乎无人不晓。

18.先生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

19.久仰久仰,您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

20.肖飞的大名在敌占区里已如雷贯耳。

大名(dam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名是什么意思 大名读音 怎么读 大名,拼音是dà míng,大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