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命 [dá mìng]
1. 犹知命。
达命 引证解释
⒈ 犹知命。
引《庄子·达生》:“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
《北齐书·儒林传·权会》:“有一子,字 子袭,聪敏精勤,幼有成人之量。不幸早亡,临送者为其伤慟, 会 唯一哭而罢,时人尚其达命。”
唐 武元衡 《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诗:“守道识通穷,达命齐荣辱。”
达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令释义:下达命令;发布命令:下令出击。 下令解散。
- 2.
了达释义:⒈佛家语。彻悟;通晓。《坛经·宣诏品》:“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唐 顾况《从江西道中寄齐相公》诗:“能依二諦法,了达三轮空。”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麼不能了逹?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禪。”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度数年之力,中国 要籍一切大义,皆可了达。”⒉超脱。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陶靖节》:“渊明 自作挽辞,秦太虚 亦效之。余谓 渊明 之辞了达,太虚 之辞哀怨。”⒊“了身达命”之略语。谓了悟人生,通达事理。元 无名氏
- 3.
传令释义:传达命令:传令兵。司令部传令嘉奖。
- 4.
传命释义:传达命令。
- 5.
传达释义:⒈把一方的意思告诉给另一方:传达命令。 传达上级的指示。⒉在机关、学校、工厂的门口管理登记和引导来宾的工作:传达室。⒊在机关、学校、工厂的门口担任传达工作的人。
- 6.
函令释义:用信函下达命令。
- 7.
号令释义:⒈军队中用口说或军号等传达命令:号令三军。 ⒉指挥军队行动的命令和指示。特指战斗时指挥作战的命令。
- 8.
号灯释义:军中夜间用以传达命令或报告军情的信号灯。
- 9.
号筒释义:旧时军队中传达命令的管乐器,筒状,管细口大,最初用竹、木等制成,后用铜制成。
- 10.
号角释义:古时军队中传达命令的管乐器,后世泛指喇叭一类的东西。 吹响了向高科技进军的号角。
- 11.
密令释义:⒈秘密下达命令、指令。⒉秘密下达的命令、指令。
- 12.
快行释义:⒈亦称“快行家”。亦称“快行客”。宋代宫廷中供奔走传达命令的吏役。⒉元代亦有之,蒙语为“贵由赤”。
- 13.
敕令释义:⒈皇帝下达命令。⒉皇帝下达的命令。
- 14.
敕符释义:古时朝廷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以竹木或金玉为之,上书文字,剖而为二,各存其一,用时相合以为证信。
- 15.
旨符释义:传达命令的凭证。
- 16.
治达释义:古代行射仪及祭礼时,射人在天子和诸侯之间传达命令,谓之“治达”。
- 17.
火牌释义:古代军中符信之一。凡兵丁至各地传达命令,皆给火牌一面。沿途凭牌向各驿站支领口粮。
- 18.
移符释义:转达符命。古时朝廷有事,遣使持符下达命令。
- 19.
符节释义:古代朝廷派遣使者、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时用做凭证的东西。用竹、木、玉、铜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两半,一半存留 于朝廷,一半给外任官员或出征将帅。使用时两半相合为信。
- 20.
赐命释义:敬称天子或尊长者下达命令。《左传·成公十三年》:“白狄 及君同州,君之仇讎,而我昏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 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宋史·钱彦远传》:“往时,元昊 内寇,出入五载,天下骚然。及纳款赐命,则被边长吏,不復銓择,高冠大裾,耻言军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