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贤 [pìn xián]
1. 谓以礼征召贤能。
聘贤 引证解释
⒈ 谓以礼征召贤能。
引《汉书·邹阳传》:“汉 兴,诸侯王皆自治民聘贤。”
《晋书·皇甫谧传》:“故上有劳谦之爱,下有不名之臣;朝有聘贤之礼,野有遁窜之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丘真人》:“聘贤选佐,将以安天下也。”
聘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元纁释义:即玄纁。 指黑色的币帛。古代帝王常以玄纁为征聘贤士的贽礼。
- 2.
刳舟剡楫释义:营造舟楫。语本《易·繫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后汉书·郎顗传》:“臣闻刳舟剡楫,将欲济江海也;聘贤选佐,将以安天下也。”清 魏源《筹海篇》:“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
- 3.
弓旌释义:⒈弓和旌。古代征聘之礼,用弓招士,用旌招大夫。《左传·昭公二十年》:“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孟子·万章下》:“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旂,大夫以旌。’”后遂以“弓旌”泛指招聘贤者的信物。《古文苑·邯郸淳<后汉鸿胪陈君碑>》:“初平 之元,禁罔蠲除,四府并辞,弓旌交至。”章樵 注:“弓旌,所以招聘贤者。”唐 窦常《早发金钩店寄奚十唐大二茂才》诗:“寄谢金门侣,弓旌误见招。”⒉借指延聘。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罗邺》:“崔安潜 侍郎廉问 江西,鄴 适飘蓬 湘 浦 间,崔
- 4.
弓车释义:⒈弓人和车人;亦指弓和车。 ⒉延聘贤人的车子。
- 5.
徵聘释义:⒈谓征召诸侯聘问。《左传·宣公九年》:“春,王使来徵聘。夏,孟献子 聘于 周,王以为有礼,厚贿之。”杨伯峻 注:“徵聘者,示意 鲁 遣使往 周 聘问也。”⒉谓朝廷以礼招聘贤才。今亦泛指招聘人员。《后汉书·黄琼传》:“先是徵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 素慕於 琼,乃以书逆遗之。”《宋书·隐逸传·翟法赐》:“违避徵聘,遁跡幽深。”唐 李绰《尚书故实》:“八分书起於 汉 时 王次仲。次仲 有道,詔徵聘,於车中化为大舃飞去。”《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若知县肯来相请,便似朝廷徵聘一般。”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 6.
戋帛释义:《易·贲》:“賁于丘园,束帛戔戔。”孔颖达 疏:“唯用束帛招聘丘园,以俭约待贤。”后因以“戔帛”指敦聘贤者的礼物。
- 7.
旌命释义:⒈表彰征召。⒉招聘贤士的命令;表彰的命令。
- 8.
旌帛释义:古时礼聘贤士所送的束帛。
- 9.
旌弓释义:亦作“旍弓”。 征聘贤士的旌旗和弓。语本《孟子·万章下》:“﹝招﹞大夫以旌。”《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引逸《诗》:“翘翘车乘,招我以弓。”晋 刘琨《答卢湛》诗:“旍弓騂騂,舆马翘翘。”《魏书·高允传》:“臣东野凡生,本无宦意,属休延之会,应旌弓之举,释褐凤池,仍参麟阁,尸素官荣,妨贤已久。”
- 10.
旌蒲释义:古时征聘贤士所用的旌帛和蒲车。
- 11.
玄纁释义:⒈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书·禹贡》:“厥篚玄纁璣组。”《左传·哀公十一年》:“公使大史 固 归 国子 之元,寘之新篋,褽之以玄纁,加组带焉。”杨伯峻 注:“此谓以红黑色与浅红色之帛作垫。”⒉后世帝王用作延聘贤士的礼品。《后汉书·隐逸传·韩康》:“桓帝 乃备玄纁之礼,以安车聘之。”三国 蜀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举措》:“玄纁以聘幽隐。”唐 陈陶《经徐穉墓》诗:“凤皇屡降玄纁礼,琼石终藏烈火诗。”宋 王禹偁《酬种放征君》诗:“玄纁与丹詔,恩礼诚非薄。”清 方文《送刘孔安北上》诗:“主圣相且贤,玄纁降茅茨。”
- 12.
翘弓释义:《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引逸诗:“翘翘车乘,招我以弓。”杜预 注:“古者聘士以弓。”后因以“翘弓”为礼聘贤才的典实。南朝 陈 周弘让《与徐陵荐方圆书》:“脱能登此仄陋,纶言是属,翘弓远賁,则山谷咸劝,足令廉风復振,懦夫能立。”参见“翘车”。
- 13.
翘车释义:《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引逸诗:“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后因谓礼聘贤士的车子为“翘车”。《文选·陆机<演连珠>之四》:“是以俊乂之藪,希蒙翘车之招;金碧之巖,必辱凤举之使。”吕延济 注:“翘车,使车也。”晋 葛洪《抱朴子·审举》:“故圣君莫不根心招贤,以举才为首务。施玉帛於丘园,驰翘车於巖藪。”《周书·沉重传》:“爰致束帛之聘,命翘车之招。”前蜀 韦庄《寄从兄遵》诗:“江上清风正钓鱸,九重天子梦翘车。”
- 14.
韦毂释义:用皮革包裹的车轮。施于御辇,取其行驶安稳。古代用以征聘贤才。
- 15.
鹤版释义:亦作“鹤板”。 征聘贤士的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