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放下 放下的意思
fàngxià

放下

简体放下
繁体
拼音fàng xià
注音ㄈㄤˋ ㄒㄧㄚ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àng,(1) 解脱约束,得到自由。【例句】:把笼子里的鸟放了。放胆。放诞。放任。放肆。放歌。放怀。豪放。释放。(2) 散(sàn)。【组词】:放工。放假。放学。放晴(阴雨后转晴)。(3) 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组词】:放牧。放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动,放手不管,含贬义)。(4) 驱逐到远方去。【组词】:放逐。放黜。流放。(5) 到基层去。【例句】:放官(古时指任命为外地官员)。下放。(6) 发出。【组词】:放电。放毒。放光。发放。(7) 借钱给别人,收取利息。【组词】:放债。放贷。(8) 扩展。【组词】:放大。放宽。(9) 花开。【组词】:百花齐放。心花怒放。(10) 搁、置。【例句】:这件事情不要紧,先放一放。存放。放弃。放心。放置。(11) 至。【组词】:放乎四海。摩顶放踵。

xià,(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组词】:下层。下款。(2) 等级低的。【组词】: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例句】:两下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组词】:下卷。下次。下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组词】:下山。下车。下马。下达。(6) 使降落。【组词】:下半旗。下棋。(7) 进入。【组词】:下海。(8) 投送。【组词】:下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组词】:下班。下课。(10) 谦辞。【组词】:在下。下官。(11) 颁布。【组词】:下令。(12) 攻克。【组词】:攻下。(13) 卸掉。【组词】:下货。把他的枪下了。(14) 用,投入精力。【组词】:下工夫。(15) 退让。【组词】:争执不下。(16) 做出判断。【组词】:下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组词】:打三下。(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20) 少于。【例句】:不下二百人。(21) 动物生产。【组词】:鸡下蛋。

基本含义

指放弃、不再计较或不再执着于某事物或某种情感。

放下的意思

放下 [fàng xià]

1. 放在一边或放弃。

号召他们放下武器。

[ put down; lay down; ]

2. 从较高位置降到较低位置。

放下百叶窗。

[ pull down; ]

放下 引证解释

⒈ 把握着、提着或负载着的物件从高处放到低处。

《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佛曰:‘放下著。’ 梵志 遂放下左手一株花。”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只见刑房书吏拿了一宗案卷进来。 继之 叫且放下,那书吏便放下,退了出去。”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二章:“石得富 两手在秤杆上挪着秤锤系子,调转头说:‘东西放下,赶紧动手!’”

⒉ 搁置;停止进行。

《朱子全书》卷二:“虽是必有事焉而勿正,亦须且恁地把捉操持,不可便放下了。”
巴金 《真话集·悼念茅盾同志》:“一直到死,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


国语词典

放下 [fàng xià]

⒈ 放低。引申为不必挂虑。

《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果然不错,走到西鼎新衖口,看见『春申福』三个大字横匾,于是方才各各把心放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只见刑房书吏拿了一宗案卷进来。继之叫且放下,那书吏便放下,退了出去。」

拿起


放下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放手释义:⒈松开握住物体的手:放开手。他一放手,笔记本就掉了。⒉比喻解除顾虑或限制:放手发动群众。
    • 2.
      放弃释义:丢掉(原有的权利、主张、意见等):放弃阵地。工作离不开,他只好放弃了这次进修的机会。

放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块石头落了地释义:比喻放下了心。
    • 2.
      下埽释义:筑堤时把筑堤材料放下去。埽,用秫秸、芦苇、树枝等捆成的筑堤材料。清 周亮工《书影》卷三:“此今治河下埽之始,但今易以柳枝,苇条耳。”《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他在工多年,讲到那些里头--挑坝、下埽、加堤的工程,怎样购料,怎样作工,怎样省事,怎样赚钱--那一件也瞒他不过。”
    • 3.
      下帷释义:⒈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史记·儒林列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 董仲舒 不观於舍园,其精如此。”三国 魏 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才劣 仲舒,无下帷之思;家贫 孟公,无置酒之乐。”⒉引申指闭门苦读。南朝 梁 任昉《赠王僧孺》诗:“下帷无倦,升高有属。”《南史·王僧虔传》:“汝(僧虔 子 慈)年入立境,方应从宦,兼有室累,何处復得下帷如 王郎 时耶?”唐 李白《行行且游猎篇》:“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宋 晁冲之《和江子我竹夫人》诗:“下帷度日甘同梦,隐几终
    • 4.
      不当家化化的释义:同“不当家花拉”。《金瓶梅词话》第九五回:“﹝ 薛嫂 ﹞放下花箱,便磕下头去。
    • 5.
      不忍释卷释义:舍不得把书放下。形容看书入了迷。
    • 6.
      不落手释义:拿在手上,舍不得放下。
    • 7.
      丢下耙儿弄扫帚释义:放下这样,又做那样。比喻事情总做不完。
    • 8.
      丢开释义:⒈使开;放开。⒉撇去;放下。
    • 9.
      临食废箸释义:著:筷子。 临到吃饭却放下筷子吃不下。形容人心神不安。
    • 10.
      书不释手释义: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 11.
      买牛息戈释义:犹言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 12.
      买犁卖剑释义: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 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同“买犁卖剑”。
    • 13.
      买犊卖刀释义:犹言卖剑买牛。 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 14.
      买牛卖剑释义: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 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同“买犁卖剑”。
    • 15.
      倒戈卸甲释义: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 16.
      倒戈弃甲释义: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 17.
      偃节释义:放下符节。指完成使命归来。
    • 18.
      克尽释义:竭尽;尽到。 《太平天囯文书汇编·天历每四十年一斡旋诏》:“共抒铭刻代赎之念,克尽感功感德之心。”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三章五:“在他们自己的心理上,与其说为了帮忙我们,倒无宁是克尽他们的天职。”赖和《一杆“秤仔”》:“她心里的欣慰,使她责任心亦渐放下,因为做母亲的义务,已经克尽了。”
    • 19.
      公该释义:方言。 应该。秧歌剧《大家好》:“嗳,老王,老王,你们说赔碗动结放下就放下,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就不说二话。”秧歌剧《大家好》:“你老人家动弹了半辈子啦,也公该歇一歇啦。”
    • 20.
      兵销革偃释义:销毁兵器,放下甲盾。指太平无战事。

放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块石头落了地释义:比喻放下了心。
    • 2.
      下埽释义:筑堤时把筑堤材料放下去。埽,用秫秸、芦苇、树枝等捆成的筑堤材料。清 周亮工《书影》卷三:“此今治河下埽之始,但今易以柳枝,苇条耳。”《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他在工多年,讲到那些里头--挑坝、下埽、加堤的工程,怎样购料,怎样作工,怎样省事,怎样赚钱--那一件也瞒他不过。”
    • 3.
      下帷释义:⒈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史记·儒林列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 董仲舒 不观於舍园,其精如此。”三国 魏 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才劣 仲舒,无下帷之思;家贫 孟公,无置酒之乐。”⒉引申指闭门苦读。南朝 梁 任昉《赠王僧孺》诗:“下帷无倦,升高有属。”《南史·王僧虔传》:“汝(僧虔 子 慈)年入立境,方应从宦,兼有室累,何处復得下帷如 王郎 时耶?”唐 李白《行行且游猎篇》:“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宋 晁冲之《和江子我竹夫人》诗:“下帷度日甘同梦,隐几终
    • 4.
      不当家化化的释义:同“不当家花拉”。《金瓶梅词话》第九五回:“﹝ 薛嫂 ﹞放下花箱,便磕下头去。
    • 5.
      不忍释卷释义:舍不得把书放下。形容看书入了迷。
    • 6.
      不落手释义:拿在手上,舍不得放下。
    • 7.
      丢下耙儿弄扫帚释义:放下这样,又做那样。比喻事情总做不完。
    • 8.
      丢开释义:⒈使开;放开。⒉撇去;放下。
    • 9.
      临食废箸释义:著:筷子。 临到吃饭却放下筷子吃不下。形容人心神不安。
    • 10.
      书不释手释义: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 11.
      买牛息戈释义:犹言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 12.
      买犁卖剑释义: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 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同“买犁卖剑”。
    • 13.
      买犊卖刀释义:犹言卖剑买牛。 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 14.
      买牛卖剑释义: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 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同“买犁卖剑”。
    • 15.
      倒戈卸甲释义: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 16.
      倒戈弃甲释义: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 17.
      偃节释义:放下符节。指完成使命归来。
    • 18.
      克尽释义:竭尽;尽到。 《太平天囯文书汇编·天历每四十年一斡旋诏》:“共抒铭刻代赎之念,克尽感功感德之心。”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三章五:“在他们自己的心理上,与其说为了帮忙我们,倒无宁是克尽他们的天职。”赖和《一杆“秤仔”》:“她心里的欣慰,使她责任心亦渐放下,因为做母亲的义务,已经克尽了。”
    • 19.
      公该释义:方言。 应该。秧歌剧《大家好》:“嗳,老王,老王,你们说赔碗动结放下就放下,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就不说二话。”秧歌剧《大家好》:“你老人家动弹了半辈子啦,也公该歇一歇啦。”
    • 20.
      兵销革偃释义:销毁兵器,放下甲盾。指太平无战事。

放下造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肯放下架子,不耻下问,你就可以学到许多新的知识。

2.即便在这样黑暗的遭遇下,他还没有放下他那枝如椽大笔,坚决保住他那颗新闻记者的良心。

3.应该向领导讲清自己的顾虑,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工作。

4.他说他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谁也不相信他了。

5.比赛前,王老师鼓励小兵放下所有的包袱,轻装上阵。

6.古语有云“兵不厌诈”,要想在战场上克敌制胜,就应该放下尊严,不择手段。

7.警察声色俱厉地喝住鄂徒,要他立即放下武器投降。

8.看到朋友们安然无恙,他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9.这本小说引人入胜,我一翻开就不愿放下来。

10.王先生忙里偷闲,放下了工作,陪孩子到郊外玩了一天。

11.学习上要克服困难,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12.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还犹豫什么呢?

13.他从前是个无恶不作的人,自得了那一次教训后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洗手不干了。

14.放下话筒,眉开眼笑,用口哨吹着一首快乐的曲子。

15.喽罗们看到头头逃之夭夭,立刻放下武器投降了。

16.你站在这桌子上,金鸡独立,那一条腿不许放下

17.秋风宛如一个心事重重的少女,她姗姗走过金黄的田地,徜徉于深幽的林间小路,她边走边唱,不是充满激情地唱,而是轻轻地哼唱,她还不时捡起几片落叶,玩弄一把又轻轻把它放下

18.未知的未来,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放下胆怯,拾起勇气;未知的未来,需要我们做好此时此刻此身,把握当下;未知的未来,需要我们带着一颗乐观向上的心,积极快乐的心。

19.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我们应该放下心中的包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放下顾虑,大胆的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放下陈旧的思想,大胆创新。

20.勇敢是当你发现朋友的缺点错误时真诚的劝告,勇敢是当你犯了错时勇于面对不怕责难改过的决心,勇敢是你甘愿放下玩乐时间埋头苦学的毅力,勇敢是你终于站在了你心爱的人面前的那句简单的告白。

放下(fangx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放下是什么意思 放下读音 怎么读 放下,拼音是fàng xià,放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放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