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妇 [lǐ fù]
1. 同里的妇人。
3. 泛指平民妇女。
里妇 引证解释
⒈ 同里的妇人。
引《汉书·蒯通传》:“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
明 高启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诗:“出宫非故颜,里妇犹相羡。”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序言:“乡人之酬酢,里妇之应接。”
⒉ 泛指平民妇女。
引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及暮将散,忽於曲岸见里妇携幼女,年方十餘岁。”
里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乞火释义:⒈求取火种。⒉《汉书·蒯通传》:“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緼请火於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鬭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故里母非谈説之士也,束緼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适可。臣请乞火於曹相国。”后因用“乞火”为向人说情、推荐的典故。
- 2.
副笄释义:古代贵族妇女的头饰。编发为假髻称副,假髻上所插的簪称笄。《诗·鄘风·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毛 传:“副者,后夫人之首饰,编髮为之。笄,衡笄也。”郑玄 笺:“副,既笄而加饰,如今步摇上饰。”清 钱谦益《曾祖母陈氏赠一品夫人制》:“乡里妇孺,晦昧百年。翟茀副笄,詔於幽穸。国恩至是,可谓隆矣!”
- 3.
束緼请火释义:用乱麻搓成引火物,持之向邻家讨火点燃。《汉书·蒯通传》:“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緼请火於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鬭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韩诗外传》卷七亦有此说,“緼”作“藴”。后用为求助于人之典。唐 李德裕《积薪赋》:“时束緼以请火,访蓬茨於善邻。”緼,一本作“藴”。亦省作“束緼”、“束藴”。唐 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君启》:“是以 临邛 遣妇,寄束緼於 齐 邻;邯郸
- 4.
里妇释义:⒈同里的妇人。 《汉书·蒯通传》:“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明 高启《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诗:“出宫非故颜,里妇犹相羡。”康有为《大同书》甲部序言:“乡人之酬酢,里妇之应接。”⒉泛指平民妇女。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及暮将散,忽於曲岸见里妇携幼女,年方十餘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