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里排 里排的意思
pái

里排

简体里排
繁体裏排
拼音lǐ pái
注音ㄌㄧˇ ㄆㄞ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ǐ li,(1) 居住的地方。【组词】:故里。返里(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例句】: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例句】:一里(等于五百米)。里程牌。(4) 衣物的内层。【组词】:被里。(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组词】:里外。心里。这里。那里。(6) 姓。

pái pǎi,(1) 除去,推开。【组词】:排出。排斥。排水。排外。排挤。排山倒海。排忧解难。(2) 摆成行列。【组词】:排列。排队。排字。排印。排笔。排场。(3) 排成的行列。【组词】:排头。前排。(4)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5) 练习演戏。【组词】:排戏。(6)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组词】:木排。竹排。排运。 ◎ 〔排子车〕用人力拉运东西的一种车,多用于运货。

基本含义

指在某个范围内,按照次序或等级排列。

里排的意思

里排 [lǐ pái]

1. 明代赋役法,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馀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每年轮流由里长一人、甲首一人,催征租税;凡十年一周,曰排年。某一年轮值充当的里长,称“里排”。清初仍之。

里排 引证解释

⒈ 明 代赋役法,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馀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每年轮流由里长一人、甲首一人,催征租税;凡十年一周,曰排年。某一年轮值充当的里长,称“里排”。 清 初仍之。参阅《明史·食货志一》、《清史稿·食货志二》。

明 沉榜 《宛署杂记·马政》:“宛平 地亩与各衙门什伍犬牙。民贫,驾言餘地,售之贵介;里排不敢问,则为逃絶。而册载虚数,实犂然如旧。”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徵》:“催徵花户钱粮,惟凭里长;而里甲之总催,又有轮充排年。其里排,往往地方猾棍、熟惯衙门者钻充,或在城之豪蠹包揽。”


里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内进释义:旧式房屋的里排庭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我正在付价给他,忽然内进里跑出一个 广东 人来。”
    • 2.
      汗孔释义:汗腺在皮肤表面的开口,汗从这里排泄出来。也叫毛孔。
    • 3.
      汗毛孔释义:汗腺在皮肤表面的开口,汗从这里排泄。也叫毛孔。
    • 4.
      肛门释义:直肠末端的口儿,粪便从这里排出体外。
    • 5.
      里排释义:明 代赋役法,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馀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每年轮流由里长一人、甲首一人,催征租税;凡十年一周,曰排年。某一年轮值充当的里长,称“里排”。清 初仍之。明 沉榜《宛署杂记·马政》:“宛平 地亩与各衙门什伍犬牙。民贫,驾言餘地,售之贵介;里排不敢问,则为逃絶。而册载虚数,实犂然如旧。”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催徵》:“催徵花户钱粮,惟凭里长;而里甲之总催,又有轮充排年。其里排,往往地方猾棍、熟惯衙门者钻充,或在城之豪蠹包揽。”参阅《明史·食货志一》、《清史稿·食货志二》。
    • 6.
      钻充释义:钻营并充任。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编审·慎选户长》:“从来报丁户长多係积年奸递、土棍钻充,希图取利。”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佥粮里》:“其里排,往往地方猾棍、熟惯衙门者钻充,或在城之豪蠹包揽。”

里排(lip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里排是什么意思 里排读音 怎么读 里排,拼音是lǐ pái,里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里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