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狼虎 狼虎的意思
láng

狼虎

简体狼虎
繁体
拼音láng hǔ
注音ㄌㄤˊ ㄏ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áng, ◎ 哺乳动物,形状很像狗,性残忍而贪婪,昼伏夜出,能伤害人畜。毛皮可制衣褥。【组词】:狼狈。狼奔豕突。狼吞虎咽。狼子野心(喻凶恶残暴的人的狂妄欲望和狠毒用心)。引狼入室(喻引进坏人)。

hǔ,(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组词】: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2) 勇猛、威武。【组词】: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

基本含义

形容凶猛残暴的人。

狼虎的意思

狼虎 [láng hǔ]

1. 狼与虎。比喻凶恶残暴的人。形容吃东西贪婪快速或衣物等损耗急骤。

狼虎 引证解释

⒈ 狼与虎。

汉 焦赣 《易林·大畜之复》:“狼虎结谋,相聚为儔,同嚙牛羊,道絶不通,病我商人。”
《说岳全传》第七一回:“来至一个村中,俱是恶狗,形如狼虎一般。”

⒉ 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追逮证验,穷根寻叶,狼虎满路,狴牢充塞。”
唐 温庭筠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鸞皇婴雪刃,狼虎犯云屏。”
《三国演义》第二六回:“欲离万丈蛟龙穴,又遇三千狼虎兵。”


狼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低捋释义:卑贱的(职务)。捋,低劣。元 曾瑞《端正好·自序》套曲:“百年身隙外白驹过,事无成 潘 鬢双皤。既生来命与时相挫,去狼虎丛服低捋。”
    • 2.
      容纵释义:宽容放纵。汉 焦赣《易林·损之既济》:“狼虎之乡,日争凶訩,受性贪饕,不能容纵。”《元典章·户部八·市舶》:“如官吏知情受赂容纵,如或觉察得知,定是依条断罪。”鲁迅《南腔北调集·关于翻译》:“所以翻译和创作,应该一同提倡,决不可压抑了一面,使创作成为一时的骄子,反因容纵而脆弱起来。”郭沫若《沸羹集·人乎,人乎,魂兮归来》:“为人而除害人者,则愈猛而愈善。对害人者而容纵之,则愈宽而愈恶。”
    • 3.
      投畀豺虎释义:(把坏人)扔去喂豺狼虎豹。比喻对坏人的强烈憎恨。《诗经·小雅·巷伯》:“取彼谮人,投畀豺虎。” 畀(bì):给予。
    • 4.
      狼吞虎噬释义: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 5.
      狼虎释义:狼虎,汉语词汇,意思是狼与虎,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 6.
      狼虎药释义:药性较猛的药。《红楼梦》第五一回:“旧年我病了,却是伤寒,内里饮食停滞,他瞧了,还説我禁不起麻黄、石膏、枳实等狼虎药。”
    • 7.
      狼虎谷释义:山谷名。在今 山东 莱芜 西南。唐 中和 四年(公元884年)农民起义军领袖 黄巢 失败,自杀于此。《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时溥 遣将 陈景瑜 与 尚让 追战 狼虎谷 …… 巢 乃自刎,不殊,言 因斩之。”
    • 8.
      狼顾虎视释义:如狼虎视物。 形容威严而凶狠。
    • 9.
      虎狼药释义:又称虎狼之剂或狼虎之剂,词义是指病人经受不起的烈药。
    • 10.
      黄巢释义:(?—884)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公元875年率领数千人在曹州(今山东曹县)起义。与王仙芝汇合后,起义力量更加壮大。公元878年王仙芝死后被推为领袖,称冲天大将军。公元881年攻下唐都城长安,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齐。起义军没有建立根据地,又未乘胜追歼唐朝残余势力,使唐王朝得以重新纠集力量向起义军反扑,被迫撤出长安。公元884年在泰山狼虎谷战败自杀。
    • 11.
      黄巢起义释义:唐代末年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初起于公元875年,领导者王仙芝、黄巢。王仙芝死后,黄巢独立作战,自称黄王,号称冲天大将军。随后起义军转战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福建、江西各地。公元881年攻克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不久为唐军包围,公元883年退出长安。次年黄巢率残军退至山东泰山狼虎谷,兵败自杀(一说为其甥林言所杀)。

狼虎(lang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狼虎是什么意思 狼虎读音 怎么读 狼虎,拼音是láng hǔ,狼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狼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