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 jìng,(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组词】:经纱。经线。经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组词】:东经。西经。经度。经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组词】:诗经。易经。经书。经卷。经文。经义。经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经。经史子集。黄帝内经。(4) 治理,管理。【组词】:经理。经营。经商。经济。经纪。经天纬地。(5) 通过。【组词】:经过。经历。经验。经手。经办。经年累月。经久不息。(6) 禁受。【组词】:经受。经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组词】:经常。经费。荒诞不经。(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组词】:经脉。经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组词】:已经。曾经。(10) 缢死,上吊。【组词】:自经。(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组词】:月经。经血。(12) 古同“京”,数目。(13) 姓。
yì,(1) 才能,技能,技术。【组词】:工艺。技艺。文艺。艺人。艺术(①戏剧、曲艺、音乐、美术、建筑、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的总称;②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③形状独特而美观的)。艺苑奇葩。艺高人胆大。(2) 种植。【组词】:园艺。(3) 准则、法度、限度。【例句】:“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1. 亦作“经蓺”。
2. 儒家经书的统称。古称六经为“六艺”。
4. 犹经学。
⒈ 亦作“经蓺”。
⒉ 儒家经书的统称。古称六经为“六艺”。
引汉 王充 《论衡·艺增》:“经艺万世不易,犹或出溢,增过其实。”
《汉书·郊祀志下》:“八人不案经艺,考古制,而以为不宜,无法之议,难以定吉凶。”
⒊ 犹经学。
引《史记·儒林列传序》:“故 汉 兴,然后诸儒始得脩其经蓺,讲习大射乡饮之礼。”
唐 韩愈 《国子监论新注学官牒》:“委国子祭酒选择有经艺堪训导生徒者,以充学官。”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讲读官坐立》:“赐坐盖出优礼,祖宗或赐讲臣坐者,以其敷畅经艺也。”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序》:“本朝以经艺试士。”
⒈ 艺,六艺,古称六经为六艺。经艺泛指经书。
引汉·王充《论衡·艺增》:「经艺万世不易,犹或出溢,增过其实。」
⒉ 经术。「艺」文献异文作「蓺」。
引《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臣融朝夕教导以经蓺,不得令观天文,见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