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便安释义:便利安稳;便利安适。《后汉书·霍谞传》:“就有所疑,当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将士用命。”唐 刘禹锡《为京兆韦尹谢许折籴表》:“臣自理京邑,不先威刑,唯务便安,所期富庶。”《清史稿·仁宗纪》:“凡我君臣,当以忧盛危明之心,不为苟且便安之计。”
- 2.
僧録司释义:执掌寺院僧尼事务的官署。 唐 开成 中始设于京邑。《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当日就差押番去 临安府 僧録司,讨一道度牒,将乙侍者剃度为僧。”《明史·职官志三》:“十五年始置僧録司、道録司……设官不给俸,隶礼部。”《清会典·礼部十一·祠祭清吏司》“凡僧官道官皆註於籍”原注:“京师僧官曰僧録同,正印一人,副印一人。”参阅 宋 高承《事物纪原·道释科教·僧录》。
- 3.
内藏库释义:宋 初宫内贮藏金帛之库。宋 高承《事物纪原·京邑馆阁·内藏库》:“《宋朝会要》曰:太平兴国 三年十月,宣置在 银臺门 外。又曰:景德 四年十月,陈彭年 撰《内藏库记》。真宗 曰:太祖 以来,有 景福内库,太宗 改名 内藏库,所贮金帛,备军国之用,非自奉也。”
- 4.
及瓜释义:⒈《左传·庄公八年》:“齐侯 使 连称 管至父 戍 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言任期一年,今年瓜时往,来年瓜时代之。后因以“及瓜”指任职期满。唐 骆宾王《晚渡天山有怀京邑》诗:“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清 沉涛《交翠轩笔记》:“余及瓜时,吾乡 陆费 春帆 观察来代。”⒉指女子十六岁。泛指成年。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查氏女》:“有 查 氏女者,年已及瓜,慧中秀外,久失恃。”清 金人瑞《无题》诗之一:“胸无宝袜初如菽,额有燕檀正及瓜。”
- 5.
壅滞释义:⒈阻隔;堵塞。《魏书·太宗纪》:“九州之民,隔远京邑,时有壅滞,守宰至不以闻。”《镜花缘》第三五回:“根源既清,中无壅滞,自然不至为患了。”瞿秋白《饿乡纪程》九:“好一似病人四肢困顿……血气壅滞,颜色死灰,奄奄就毙了。”⒉谓被压抑而不得志。《后汉书·仲长统传》:“故下土无壅滞之士,国朝无专贵之人。”清 昭槤《啸亭杂录·先恭王家训》:“凡执权者,宜开人生路,不可博公直之名,致裁抑仕途,使进取之士壅滞怨望。”⒊积压。《周书·独孤信传》:“先是,守宰闇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讼,歷年不能断决。及 信 在州,事无壅
- 6.
孩稚释义:亦作“孩穉”。幼年;幼儿。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南朝 梁武帝《移京邑檄》:“一朝齏粉,孩稚无遗,人神怨结,行路嗟愤。”唐 元稹《告赠皇考皇妣文》:“惟 积 洎 稹,幼遭閔凶。积 未成童,稹 生八岁,蒙騃孩稚,昧然无识。”唐权 德舆《祇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羈孤望予禄,孩穉待我餔。”
- 7.
宝历释义:⒈见“宝历”。⒉亦作“宝歷”。指国祚;皇位。《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晋朝飨乐章》:“椒觴再献,寳歷万年。”《梁书·武帝纪上》:“虽宝历重升,明命有绍,而独夫丑纵,方煽京邑。”《魏书·世宗纪》:“朕幼承宝历,艰忧在疚,庶事不亲,风化未洽。”唐 欧阳詹《回鸾赋》:“应千年之宝歷,承八圣之重光。”明 梅鼎祚《玉合记·赐完》:“玉佩朝元,宝历迎祥。”
- 8.
岁漕释义:谓每年由水路运输粮食至京师或指定地点。宋 欧阳修《泗州先春亭记》:“泗,天下之水会也,岁漕必廪於此。”《宋史·食货志上三》:“宋 岁漕以广军储、实京邑。”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三:“嘉祐 四年,詔所运菽,减漕船三百艘。自是岁漕三河而已。”
- 9.
市称释义:⒈北魏 时在市场所置的官秤。《魏书·食货志》:“其京邑二市、天下州镇郡县之市,各置二称,悬於市门,私民所用之称,皆準市称以定轻重。”⒉俗称以旧制十六两为一斤的杆秤,与以十八两为一斤的老秤相对。
- 10.
市门释义:⒈市场的门。 古代市场出入有门,按时启闭。《韩非子·内储说上》:“因召市吏而誚之曰:‘市门之外何多牛屎?’”《魏书·食货志》:“其京邑二市,天下州镇郡县之市,各置二称,悬於市门。”宋 欧阳修《夷陵县至喜堂记》:“朱公 治是州……辟南北之街,作市门、市区。”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今日市门一駔侩,明日可以拖青紆紫矣。”⒉妓院的代称。《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虽市门之游,豪客不废;然女閭之遗,正人耻之,不得不谓之邪色。”参见“倚市门”。⒊星名。《星经》卷下:“市楼六星在市门中。”
- 11.
御药院释义:官署名。掌禁中医药,后兼管礼文。宋 高承《事物纪原·京邑馆阁·御药院》:“唐 尚药局有内药院,宋朝 太宗 至道 三年,又置御药院於禁中也。《东京记》曰,掌合和御药。”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勾当御药院 阎士良 闻之,遽见上。”宋 程大昌《考古编·御药院掌礼文》:“御药院本以按验祕方,合和御药为职,今兼受行典礼,及贡举事。”
- 12.
散绮释义:展开美丽的绸缎。 比喻绚丽的云霞。语本 南朝 齐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餘霞散成綺,澄江浄如练。”元 姚燧《江梅引·谢王子勉提刑送江梅》词:“暮霞散綺 楚 天外,几片轻飞。”明 屠隆《綵毫记·夫妻玩赏》:“春来 云梦 天似水,水边楼阁参差,十二雕阑霞散綺。”
- 13.
晚岁释义:⒈晚年。唐 杜甫《羌村》诗之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宋 叶适《高令人墓志铭》:“晚岁,三子始育,始有宅居。”清 沉钦圻《赠徐元叹》诗:“晚岁依空门,菴名落木归本根。”⒉岁暮。隋 孙万寿《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诗:“晚岁出 函关,方春度 京口。”⒊谓欠收。喻不得志。《文选·曹植<赠徐干>诗》:“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李善 注:“无晚岁、多丰年,喻必荣也。”《北史·杨侃传》:“亲朋劝其出仕,侃 曰:‘苟有良田,何忧晚岁?但恨无才具耳。’”
- 14.
朋游释义:⒈见“朋游”。⒉亦作“朋游”。朋友交往。《后汉书·朱穆传论》:“朱穆 见比周伤义,偏党毁俗,志抑朋游之私,遂著《絶交》之论。”南朝 陈 周弘让《与徐陵荐方圆书》:“与吾朋游,积有年岁。”⒊朋友。唐 杜审言《赠苏味道》诗:“舆驾还京邑,朋游满帝畿。”宋 曾巩《和贡甫送元考元考不至》:“朋游所欣附,争欲致绸繆。”清 朱彝尊《折桂令》曲:“归去来休,闲把君恩,説与朋游。”
- 15.
朝列释义:犹朝班。 泛指朝廷官员。晋 潘岳《<秋兴赋>序》:“摄官承乏,猥厠朝列。”唐 孟浩然《仲夏归南园寄京邑旧游》诗:“因声谢朝列,吾慕 潁阳 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知节 又歷詆朝列,(审刑)、审官、两制、三馆、諫官、御史都无其人,其薄人厚己如此!”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復赋诗纪事,徧示朝列,外议始息。”
- 16.
棘林释义:⒈棘木之林。晋 左思《吴都赋》:“西蜀 之於 东吴,大小之相絶,亦犹棘林萤燿而与夫樳木龙烛也。”⒉古代断狱的处所。《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自萌俗浇弛,法令滋彰,胏石少不寃之人,棘林多夜哭之鬼。”李善 注引《春秋元命苞》:“树棘槐,听讼於其下。”⒊古代指九卿之位。南朝 陈 徐陵《让五兵尚书表》:“不期 枚乘 老叟忽降时恩,冯唐 暮年见申明主,擢宰京邑,朝坐棘林。”⒋古代传说中的东方荒远之地。《淮南子·墬形训》:“八殥之外,而有八紘……东方曰 棘林,曰 桑野。”
- 17.
棘寺释义:⒈泛指九卿官署。《北齐书·邢邵传》:“美榭高墉严壮於外,槐宫棘寺显丽於中。更明古今,重遵乡饮,敦进郡学,精课经业。”唐 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棘寺游《三礼》,蓬山 簉八儒。”⒉大理寺的别称。古代听讼于棘木之下,大理寺为掌刑狱的官署,故称。唐 刘长卿《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诗:“棘寺初衔命,梅仙 已误身。”宋 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五月二十五日,亮 方得离棘寺而归。”《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近者 沉长卿 以谤訕被乡人讼送棘寺。”
- 18.
江练释义:谓江水澄澈、平静如同洁白的绸子。语本 南朝 齐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餘霞散成綺,澄江静如练”。
- 19.
沈浮释义:⒈亦作“沉浮”。在水上出没。语出《诗·小雅·菁菁者莪》:“汎汎杨舟,载沉载浮。”晋 葛洪《抱朴子·正郭》:“无故沉浮於波涛之间,倒屣於埃尘之中,遨集京邑,交关贵游。”唐 曹松《岳阳晚泊》诗:“白波争起倒,青屿或沉浮。”清 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一:“鱼鸟沉浮,水木明瑟。”鲁迅《故事新编·铸剑》:“换了六回松明之后,那老鼠已经不能动弹,不过沉浮在水中间,有时还向水面微微一跳。”⒉升降起伏。引申为盛衰、消长。《庄子·知北游》:“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淮南子·原道训》:“是故圣人将养
- 20.
浄练释义:洁净的白绢。常用以形容清澈的江水。语出 南朝 齐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餘霞散成綺,澄江静如练。”唐 元稹《泛江翫月》诗:“委波添浄练,洞照灭凝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