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 [shī shū]
1. 指《诗经》和《尚书》
例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英[ the Book of Sangs and the Book of History; ]
2. 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例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英[ boks; literatures; works; ]
诗书 引证解释
⒈ 《诗经》和《尚书》。
引《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
⒉ 泛指书籍。
引唐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 潘华 自恃家富,不习诗书,不务生理,专一闝赌为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松赞干布 爱好 汉 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 长安,入太学学习诗书。”
⒊ 诗作和书法。
引《宋书·谢灵运传》:“灵运 诗书皆兼独絶,每文竟,手自写之, 文帝 称为二宝。”
⒋ 诗作和书信。
引唐 白居易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劳将诗书投赠我,如此小惠何足论?”
国语词典
诗书 [shī shū]
⒈ 《诗经》和《书经》,亦泛指一切经书。
引《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义之府也。」
《三国演义·第二三回》:「不读诗书,是口浊也。」
例如:「饱读诗书」。
诗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初释义:开始;起初。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宋 吴泳《送鲜于漕》诗:“持此踰二年,相眎如一初。”《儒林外史》第二三回:“记得我一初到他那里时候,才送了帖子进去,他就连忙叫两个差人出来请我的轿。”
- 2.
三千弟子释义:《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后因以“三千弟子”指 孔 门弟子。
- 3.
丽姬释义:古美人名。后亦泛指美人。《穀梁传·僖公十年》:“晋献公 伐 虢,得 丽姬。”《庄子·齐物论》:“毛嬙、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陆德明 释文:“丽姬,晋献公 之嬖,以为夫人。”唐 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邹颠 蓐髮輭,丽姬 眉黛浓。”
- 4.
书术释义:指诗书术数。
- 5.
书林吐馥释义:通俗来讲就是读书读多了有气质的意思。书林:书很多,代表有才华。馥;香气;吐:散发出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 6.
仰高释义:⒈谓仰慕高尚的德行。语本《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汉班昭《东征赋》:“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宋曾巩《与定州韩相公启》:“虽未得就诸生之列,请益于诗书;犹足以闻长者之风,仰高于道谊。”⒉犹高攀。指与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 7.
伏匿释义:隐藏;躲藏。《楚辞·九辩》:“騏驥伏匿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唐 柳宗元《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宿工老师,不得伏匿,皆来会堂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阿英》:“盗纵羣队穷搜,凡伏匿巖穴者,悉被杀掳。”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秦 既焚烧诗书,坑诸生于 咸阳,儒者乃往往伏匿民间,或则委身于敌以舒愤怨。”
- 8.
余墨释义:⒈残留的墨汁。 ⒉遗留下来的或残存的书画。⒊诗书之馀,指不费主要精力而写成的文字。
- 9.
修旧起废释义:原指修诗书,兴礼乐。后引申为把旧有的修理好。把废置的利用起来。
- 10.
凌跨释义:⒈犹超越。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卫协》:“古画皆畧,至 协 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而妙有气韵。凌跨羣雄,旷代絶笔。”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柳柳州》:“杜子美、李太白 以英伟絶世之资,凌跨百代。”明 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唐 初承 陈 隋 之弊,多尊 徐 庾,遂至頽靡不振……而 卢昇之、王子安,务欲凌跨三 谢。”赵朴初《阳春曲》:“水边林下舞羣仙,飞动意,凌跨两千年。”⒉淩跨:超越。清 陈田《<明诗纪事丁籤>序》:“论者谓 弘 正 两朝,人才杰出,如 王伯安 之理学勋业,杨升庵 之博雅
- 11.
刘郎释义:⒈指 南朝 宋武帝 刘裕。 《宋书·符瑞志上》:“逆旅嫗曰:‘刘郎 在室内,可入共饮酒。’”⒉指 汉武帝 刘彻。唐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 刘郎 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⒊指 汉高祖 刘邦。宋 辛弃疾《六幺令》词:“长喜 刘郎 马上,肯听诗书説。”⒋指 三国 蜀 先主刘备。宋 王千秋《贺新郎·石城吊古》词:“要约 刘郎 铜雀醉,底事遽争 荆 楚。”⒌指 东汉 刘晨。相传 刘晨 和 阮肇 入 天台山 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唐 司空图《游仙》诗之二:“刘郎 相约事难谐
- 12.
务本释义:⒈致力于根本。《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 河 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习诗书,学礼易,从先进君子务本。忘食发愤,能正其身。”清 李渔《闲情偶寄·颐养·却病》:“有务本之法,止在善和其心。”⒉指务农。《管子·禁藏》:“故先慎於己而后彼,官亦慎内而后外,民亦务本而去末。”《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你今
- 13.
发迷释义:⒈开导迷惑。明 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发迷彻蔽,爱助激成,空同子 功德我者厚矣。”⒉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随便那一项,都有人发迷的,像这种真是发秀才迷了。”⒊显现迷惘的神情。《白雪遗音·马头调·二月春光》:“见卿独自守罗幃,手托香腮,杏眼发迷。”
- 14.
只教释义:⒈只使。后蜀 毛熙震《河满子》词:“相望只教添悵恨,整鬟时见纤琼。”⒉只要。《朱子语类》卷一一八:“先生笑曰:‘早间一服术附汤,午后又一服清凉散。’復正色云:‘只教读诗书便好。’”郁达夫《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只教你能保持你现在的这种纯洁的精神,只教你能有如现在想进大学读书一样的精神来宣传你的理想,难保你所属的一师一旅,不为你所感化。”
- 15.
圣小儿释义:犹神童。《魏书·祖莹传》:“莹 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戚呼为圣小儿。”
- 16.
外求释义:求之于外。 《穀梁传·庄公二十八年》:“古者税什一,丰年补败,不外求而上下皆足也。”《韩诗外传》卷一:“安命养性者,不待委积而富,名号传乎世者,不待势位而显,德义畅乎中而无外求也。”南朝 梁 沉约《伤王谌》诗:“长史体閒任,坦荡无外求。持身非诡遇,应物有虚舟。”唐 宋之问《送许州宋司马赴任》诗:“河润在明德,人康非外求。当闻力为政,遥慰我心愁。”宋 陆游《秋夜纪怀》诗:“垂世诗书在,儿童勿外求。”
- 17.
天钟释义:⒈上天钟秀,上天所赋予。唐 薛能《桃花》诗:“秀气自天钟,千年易难逢。”明 无名氏《赠书记·旅病托栖》:“又兼他明敏天钟,诗书寓目都成诵。”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五六:“一自天钟第一流,年来花草冷 苏州。”⒉见“天鐘”。⒊亦作“天钟”。道家的一种叩齿法。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广知》:“夫学道之人,须鸣天鼓以召众神也。左相叩为天鐘,卒遇凶恶不祥叩之。”《云笈七籤》卷三一:“叩齿之法,左右相叩,名曰扣天鐘。”参见“天鼓”。
- 18.
威刑释义:严厉的刑法。《左传·隐公十一年》:“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旧唐书·酷吏传序》:“盖仁义既废,然后齐之以威刑;威刑既衰,而酷吏为用,於是 商鞅、李斯 譎诈设矣。”明 吴承恩《秦玺》:“蔑仁义而重威刑,四海离矣;坏王制而焚诗书,黔首疑矣。”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如果官吏按户强迫买盐,势必用威刑逼勒百姓出钱。”
- 19.
子以四教释义:子以四教指教育一个人要从诗书礼乐、社会实践、忠诚守信、思想情操等方面去实行。
- 20.
宫商释义:⒈五音中的宫音与商音。《毛诗序》“声成文”汉 郑玄 笺:“声成文者,宫商上下相应。”唐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下:“我情与君,亦犹形影宫商之不离也。”《老残游记》第十回:“你们所弹的皆是一人之曲,如两人同弹此曲,则彼此宫商皆合而为一。”⒉泛指音乐、乐曲。《韩诗外传》卷五:“人有六情,目欲视好色,耳欲听宫商。”宋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孟浩然 之诗,讽咏之久,有金石宫商之声。”清 龚自珍《秋夜听俞秋圃弹琵琶赋诗书诸老辈赠诗册子尾》诗:“曲终却是琵琶声,一代宫商创生面。”⒊泛指音律。《敦煌曲子词·内家娇
诗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初释义:开始;起初。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宋 吴泳《送鲜于漕》诗:“持此踰二年,相眎如一初。”《儒林外史》第二三回:“记得我一初到他那里时候,才送了帖子进去,他就连忙叫两个差人出来请我的轿。”
- 2.
三千弟子释义:《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后因以“三千弟子”指 孔 门弟子。
- 3.
丽姬释义:古美人名。后亦泛指美人。《穀梁传·僖公十年》:“晋献公 伐 虢,得 丽姬。”《庄子·齐物论》:“毛嬙、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陆德明 释文:“丽姬,晋献公 之嬖,以为夫人。”唐 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邹颠 蓐髮輭,丽姬 眉黛浓。”
- 4.
书术释义:指诗书术数。
- 5.
书林吐馥释义:通俗来讲就是读书读多了有气质的意思。书林:书很多,代表有才华。馥;香气;吐:散发出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 6.
仰高释义:⒈谓仰慕高尚的德行。语本《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汉班昭《东征赋》:“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宋曾巩《与定州韩相公启》:“虽未得就诸生之列,请益于诗书;犹足以闻长者之风,仰高于道谊。”⒉犹高攀。指与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 7.
伏匿释义:隐藏;躲藏。《楚辞·九辩》:“騏驥伏匿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唐 柳宗元《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宿工老师,不得伏匿,皆来会堂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阿英》:“盗纵羣队穷搜,凡伏匿巖穴者,悉被杀掳。”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秦 既焚烧诗书,坑诸生于 咸阳,儒者乃往往伏匿民间,或则委身于敌以舒愤怨。”
- 8.
余墨释义:⒈残留的墨汁。 ⒉遗留下来的或残存的书画。⒊诗书之馀,指不费主要精力而写成的文字。
- 9.
修旧起废释义:原指修诗书,兴礼乐。后引申为把旧有的修理好。把废置的利用起来。
- 10.
凌跨释义:⒈犹超越。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卫协》:“古画皆畧,至 协 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而妙有气韵。凌跨羣雄,旷代絶笔。”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柳柳州》:“杜子美、李太白 以英伟絶世之资,凌跨百代。”明 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唐 初承 陈 隋 之弊,多尊 徐 庾,遂至頽靡不振……而 卢昇之、王子安,务欲凌跨三 谢。”赵朴初《阳春曲》:“水边林下舞羣仙,飞动意,凌跨两千年。”⒉淩跨:超越。清 陈田《<明诗纪事丁籤>序》:“论者谓 弘 正 两朝,人才杰出,如 王伯安 之理学勋业,杨升庵 之博雅
- 11.
刘郎释义:⒈指 南朝 宋武帝 刘裕。 《宋书·符瑞志上》:“逆旅嫗曰:‘刘郎 在室内,可入共饮酒。’”⒉指 汉武帝 刘彻。唐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 刘郎 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⒊指 汉高祖 刘邦。宋 辛弃疾《六幺令》词:“长喜 刘郎 马上,肯听诗书説。”⒋指 三国 蜀 先主刘备。宋 王千秋《贺新郎·石城吊古》词:“要约 刘郎 铜雀醉,底事遽争 荆 楚。”⒌指 东汉 刘晨。相传 刘晨 和 阮肇 入 天台山 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唐 司空图《游仙》诗之二:“刘郎 相约事难谐
- 12.
务本释义:⒈致力于根本。《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 河 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习诗书,学礼易,从先进君子务本。忘食发愤,能正其身。”清 李渔《闲情偶寄·颐养·却病》:“有务本之法,止在善和其心。”⒉指务农。《管子·禁藏》:“故先慎於己而后彼,官亦慎内而后外,民亦务本而去末。”《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你今
- 13.
发迷释义:⒈开导迷惑。明 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发迷彻蔽,爱助激成,空同子 功德我者厚矣。”⒉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随便那一项,都有人发迷的,像这种真是发秀才迷了。”⒊显现迷惘的神情。《白雪遗音·马头调·二月春光》:“见卿独自守罗幃,手托香腮,杏眼发迷。”
- 14.
只教释义:⒈只使。后蜀 毛熙震《河满子》词:“相望只教添悵恨,整鬟时见纤琼。”⒉只要。《朱子语类》卷一一八:“先生笑曰:‘早间一服术附汤,午后又一服清凉散。’復正色云:‘只教读诗书便好。’”郁达夫《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只教你能保持你现在的这种纯洁的精神,只教你能有如现在想进大学读书一样的精神来宣传你的理想,难保你所属的一师一旅,不为你所感化。”
- 15.
圣小儿释义:犹神童。《魏书·祖莹传》:“莹 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戚呼为圣小儿。”
- 16.
外求释义:求之于外。 《穀梁传·庄公二十八年》:“古者税什一,丰年补败,不外求而上下皆足也。”《韩诗外传》卷一:“安命养性者,不待委积而富,名号传乎世者,不待势位而显,德义畅乎中而无外求也。”南朝 梁 沉约《伤王谌》诗:“长史体閒任,坦荡无外求。持身非诡遇,应物有虚舟。”唐 宋之问《送许州宋司马赴任》诗:“河润在明德,人康非外求。当闻力为政,遥慰我心愁。”宋 陆游《秋夜纪怀》诗:“垂世诗书在,儿童勿外求。”
- 17.
天钟释义:⒈上天钟秀,上天所赋予。唐 薛能《桃花》诗:“秀气自天钟,千年易难逢。”明 无名氏《赠书记·旅病托栖》:“又兼他明敏天钟,诗书寓目都成诵。”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五六:“一自天钟第一流,年来花草冷 苏州。”⒉见“天鐘”。⒊亦作“天钟”。道家的一种叩齿法。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广知》:“夫学道之人,须鸣天鼓以召众神也。左相叩为天鐘,卒遇凶恶不祥叩之。”《云笈七籤》卷三一:“叩齿之法,左右相叩,名曰扣天鐘。”参见“天鼓”。
- 18.
威刑释义:严厉的刑法。《左传·隐公十一年》:“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旧唐书·酷吏传序》:“盖仁义既废,然后齐之以威刑;威刑既衰,而酷吏为用,於是 商鞅、李斯 譎诈设矣。”明 吴承恩《秦玺》:“蔑仁义而重威刑,四海离矣;坏王制而焚诗书,黔首疑矣。”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如果官吏按户强迫买盐,势必用威刑逼勒百姓出钱。”
- 19.
子以四教释义:子以四教指教育一个人要从诗书礼乐、社会实践、忠诚守信、思想情操等方面去实行。
- 20.
宫商释义:⒈五音中的宫音与商音。《毛诗序》“声成文”汉 郑玄 笺:“声成文者,宫商上下相应。”唐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下:“我情与君,亦犹形影宫商之不离也。”《老残游记》第十回:“你们所弹的皆是一人之曲,如两人同弹此曲,则彼此宫商皆合而为一。”⒉泛指音乐、乐曲。《韩诗外传》卷五:“人有六情,目欲视好色,耳欲听宫商。”宋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孟浩然 之诗,讽咏之久,有金石宫商之声。”清 龚自珍《秋夜听俞秋圃弹琵琶赋诗书诸老辈赠诗册子尾》诗:“曲终却是琵琶声,一代宫商创生面。”⒊泛指音律。《敦煌曲子词·内家娇